文化自信与语言运用并重,让阅读教学更赋灵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3

文化自信与语言运用并重,让阅读教学更赋灵性

  李 豹

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   邮编:366000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贯彻语文核心素养。笔者在阅读教学上进行了尝试,从实例出发,就教学设计中文化自信与语言运用并重,开展灵性阅读教学。彰显文化自信,突出以文化人导向;重视语言运用,整体规划学习内容。

    关键词:初中;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跨媒介;语言运用;任务群

2023年 11月19日,第三届语文教育大会在重庆举行,会上,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以视频形式带来一场题为《关于语文新课标等问题的思考》的讲座,为全国教师们答疑解惑。其核心内容就是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初中阶段把“文化自信”放在了首位,语言运用次之;而高中阶段则把“语言建构与运用”放在首位,形成“一带三”的关系。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贯彻语文核心素养呢,笔者在阅读教学上进行了尝试,现从实例出发,就教学设计中文化自信与语言运用并重,开展灵性阅读教学。

一、彰显文化自信,突出以文化人导向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没有必要争论“工具性”和“人文性”孰轻孰重。一堂好的语文课,必然是“工具性”和“人文性” 相扶相携,自然渗透。不充分体现“工具性”的课,没有语文味。而“人文性缺乏”的语文课,肯定是缺少直达人心的力量的。更何况,我们的课程内容(新课标P18)中“主题与载体形式”就明确给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形式,这些都需要在教学中得到体现,通过教学让学生认同,并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那么如何在教学设计中注入“文化导向”呢?那就是着力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端融合。就是我们在经典文本中发掘出“最适合这个时代,最适合这个时代的学生”的“精神资源”,并且以这个“精神资源”为基础,进一步开发出最有用的“语用资源”,把这样的“精神资源”和“语用资源”带入你的教学设计,争取让经典文本的学习别开生面。我的做法是利用跨媒介的手段指导学生灵性阅读。举个简单的例子,九年级上册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涉及到经典作品《红楼梦》,不要说引导中学生读《红楼梦》,就是成人要静下心来读《红楼梦》,也是有难度的。我在教学设计中引用了《蔣勋细说红楼梦》音频中的内容,于是有了以下设计:

师:文章绘声绘色写了贾府众多人的笑,你怎么看待这些笑?

生1:文章写了刘姥姥在出洋相,说笑话,刻画了一个乡下农妇的丑态,在我们眼前展现一个语言粗俗,见识面狭窄的、滑稽可笑的形象。

师:这么说,作者对刘姥姥的态度是贬低,真的这样吗,大家可以再深入阅读,联系这本说主旨去思考。

生2:文章第7段写各人的笑,各具形态: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可以看出她是个率真、爽朗的人;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写出了他的天真、顽皮;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体现她的含蓄、文静。

师:你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很到位,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呢?

生3:王夫人笑的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表现的是作为一个长辈的克制、稳重;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表现她的仁慈、慈爱;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写出了她干脆、爽利的性格;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奶母,叫“揉揉肠子”,写出了她稚气、娇柔的性格……

师:同学们把着眼点落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上,分析得很准确。我们回到刚才讨论的那个话题,作者对刘姥姥的情感态度到底是怎么样的?请听蒋勋细说红楼梦片段:

音频内容:我们常常讲说刘姥姥进大观园,变成我们在笑土包子,比如说,哎,你真是土包子刘姥姥进大观园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富贵荣华。 可是我觉得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场戏,我们不妨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是聪明的刘姥姥在笑或者捉弄所有的贵族的夫人跟小姐。这些夫人们从来不出它们的园里,他们根本不知道人生是怎么回事。 我们看到王熙凤是很捉弄刘姥姥的,她就把很多的花插得她一头都是,那李纨很厚道地跟刘姥姥说,她把你打扮成老妖精了,你把花摘下来丢到她脸上去,可是刘姥姥也不会生气,她说哎呀,我这个头不晓得修了几辈子的福气,今天竟然让王熙凤帮我插这么多的花。 这里面有一种智慧,让你们笑笑有什么不好,好像她自己做了一个傻瓜,故意让这些贵妇人笑,她知道这些贵妇人们多么苦闷,那我今天让她们哈哈一笑,也许她们可以睡个好觉。 我觉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刘姥姥也反而像一个菩萨一样,度化了这些生活苦闷的贵妇人们。

师:听完蒋勋说红楼,大家有什么想法?

生4:蒋老师解读红楼角度新颖,他没有乏味的名词考证,也没有无中生有的脑补,而是带着勾连生活的态度去体会一个小人物的生存不易,真是太棒了!

生5:我赞成蒋老师认为刘姥姥的行为是一中智慧的观点,凤姐和鸳鸯拿她取笑,她虽心知肚明,却仍积极配合,是因为她甘愿博众人一笑,讨贾母等人的欢心,以报答贾府曾资助自己的恩情,同时也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好处。这表现了刘姥姥的聪明、圆滑,深谙生存之道。

……

就是这样的一个媒介运用,让学生红楼兴趣被很大程度地激发起来。也就是说,蒋勋老师就是现在学生的“最近认知区”,或者说,是在现代人的“最近认知区”开发出了经典名著《红楼梦》的新的 “精神资源”。蒋勋老师的努力,赋予了经典名著新的活力,让红楼阅读成了新时尚。而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这个媒介,学生们的灵性阅读自然就产生了。

新版课标第四学段(7-9年级)明确规定,可以借助多种媒介阅读名著。

再举个例子,我在上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时,运用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六神磊磊读唐诗”这一媒介,以下是课堂片段实录:

师:刚才我们一起探讨这首诗的内容,我们知道乐观旷达是苏轼的人生写照,那为什么这首诗中却处处表现“孤独”“幽恨”“惊”“冷”呢?

生1:诗人因乌台诗事件获罪,虽幸免一死,但被贬到黄州后,仍惊魂未定,梦寐惶恐,所以有这样的感受。

师:你能够联系写作背景分析,知人论世,很好!但老师仍有疑惑,就是苏轼的这种孤独、遗恨与他的乐观旷达是否矛盾?大家不妨深入阅读,小组讨论下。

生2:我们小组认为不矛盾。这首词运用了借物抒怀的手法。词的上阕写深夜院中所见景色。前两句营造了一种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后两句先是描写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重重的“幽人”形象,随即又引出“孤鸿”这一形象。“幽人”“孤鸿”就是诗人自己,词的情感虽有孤独、幽恨之意,但重点还是落在独来独往、志趣高洁上。

生3:我们小组也认为没有矛盾,这应该是苏轼痛定思痛后的短暂情绪,他刚刚获罪,不想连累他人,或许他还想试探下平日里那些往来的人是否真诚……特别是“拣尽寒枝不肯栖”更表现出他对理想的坚守,他不忘初心,会一直走下去。

生4:我们组任务有矛盾。因为词中一切意象都是残缺、凋零和寒冷的。月亮是残缺的,梧桐是稀疏的,人是幽的,鸟是孤独的,枝是寒的,连整个沙洲是冷的。可见苏轼当时是何等的惨凄心境。苏轼的词虽然大多表现乐观旷达,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苏轼也是人,他也会有孤独遗憾的时候。

师:同学们的讨论结果让我大开眼界,都能贴着语言文字去感悟,也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老师最近在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六神磊磊读唐诗”,其中就有他对这首词的看法,分享给大家看看。

公众号内容:尽管这首词看来仍旧不失紧张、忧虑、寒冷、孤单等等,但实际这已像是曙光前的最后一缕黑暗,等到“缺月”散去,苏轼迎来的将是黎明乍破后的光辉和温暖,以及自身的豁然开朗。原本怀有儒家忠直的他,接下来将拥有的是道家的放旷。一时的“缺月挂疏桐”终将变作“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之后对于人生的跌宕起伏、风霜雪雨,都能够满不在乎的、云淡风轻的说一声“也无风雨也无晴”。关于苏轼的写作,可以分为两半。乌台诗案之前,和乌台诗案以后。在此之前是嫉恶如仇,迅猛刚烈的“豪”,面对看不惯的,都是“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当他从杭州赶赴密州是:“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你看他的口气,真是很像杜甫,一样吹嘘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能力,同时又都怀有“致君尧舜上”的高远理想。但你又明显感觉到,他比杜甫更加飞扬豪纵,“致君尧舜”这样一件极难的事情,在他看来,再简单不过了。等到了密州之后,更是“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威风凛凛派头,就渴望着“何日遣冯唐”这样一个机会,想要去“射天狼”。完全是高歌猛进、锐意进取的强劲势头。而乌台诗案之后,来到黄州的苏轼,尽管仍不失有“豪放”之作,但此际已更偏于“放”。就像《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豪放词中的经典代表作,上阙“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豪情满满,最终也归于下阙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潇洒放手

生:六神磊磊真是独辟蹊径的解读,原来苏轼的“豪放”还可以分开理解,乌台诗案前主旋律是“豪”;乌台诗案后更倾向“放”了,说得好有道理啊!

将目光放低,凡是凸显文化自信的媒介都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审视生活的每个角落,往往会给我们的阅读带来全新的发现。

二、重视语言运用,整体规划学习内容

   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语文课程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回答“什么是语文”。语文这个学科究竟能对人的发展起什么作用,人们有时想得太简单,认为语文就是一个工具;有时又想得太复杂,希望语文教育能把公民所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品质全都培养起来,结果让语文课程有些不堪其重。《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师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运用是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课程标准给“语言运用”定了个位,为语言运用设置的场景是“丰富的语言实践”。

   我听过一些老师的课,他们把课型定位“语用型”,于是就把阅读课上成机械的语言训练课,那样的课脱离了“具体的语言情境”,似乎是在把玩语言,而不是有效的沟通交流。我认为的灵性阅读,哪怕是旨在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应该是在阅读的前提下,在具体的文本情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那么创设学习情境就至关重要了。在这一点上,我尝试了“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方法,一方面我选取语言特质相似的多个文本构成“阅读场”;另一方面我选取不同视觉的语用点的群文来构筑“阅读场”,通过灵性阅读与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如: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将其中的《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第10-11段)、《登勃朗峰》(第4-5段)、《一滴水经过丽江》(第7段)这三篇文章语言特质相似的段落组成一个“阅读场”,设置以下任务群,以表格形式呈现,让学生阅读、归纳、总结、领悟出游记定点写景的方法。

(游记)

任务一:细读文本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10、11段

《登勃朗峰》

4、5段

《一滴水经过丽江》

第7段

任务二:探究展开方式

概写+细写

描写+抒情

概写+细写

描写+抒情

概写+细写

描写+抒情

任务三:找出观景角度

平视、细看

仰视、遥望

仰视、远眺

任务四:理清写景顺序

冰体——冰流苏——

冰山上的裂纹

云形——云色——云神

游人——亭台楼阁——花与树——玉龙雪山、蓝天——潭水映照雪山

任务五:感悟写景方法

虚实结合

主客相融

巧用修辞

充满动感

排比铺陈

正、侧结合

任务六:学写一段游记

运用概写+细写、描写+抒情的段落展开方式,选取一定的观景角度,选择恰当的写景顺序和方法,描绘校园一角。

学生们在任务驱动下,很快就进入文本阅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游记中定点写景的方法,提高了语言运用的能力。

又如: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三章》一课,我设置这样的一个任务群:

任务一:梳理三篇文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解。

任务二:梳理三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探究三篇文章的思路有何异同点?

任务三:探究三篇文章论证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

任务四:以“孟子是个真正的大丈夫”为观点,写一段辩论词。

这样,学生们在阅读与交流中,明白了辩论词的写作要点,即观点明确,一以贯之;思路缜密,层层递进;善用手法,气势磅礴。并在课堂上得以应用,语言运用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当然,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另外两个因素——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存在于语文学习中,也存在于语文活动中。提升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力,更是语文教学的追求之一。总之,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在语文教学中是缺一不可的,随着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深入人心,虽然它是以内隐的形式呈现,却真真实实存在,是语文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恒久目标。 

参考文献:

  1. 司艳平,古诗文同质同人群文教学13例
  2. 郑国民、李宇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3. 王君,更美语文课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古诗文跨媒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jkzx2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