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实物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展示和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家庭实物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展示和应用

罗远兰1  罗远芳2

1重庆市永川区凤凰湖中学校  402160

2重庆市永川区文昌路红旗小学校  40216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改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刮起了一阵阵国学热、文物热之风。通过鉴宝等一系节目,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物遗迹等相关知识都有了一定了解。这些也给我们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特点,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同样需要较多地运用实物史料,从而贴近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感知历史,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社会和生活进行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此,本文围绕家庭实物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展示和应用为题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庭实物史料;展示与应用

1实物史料的含义

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由人类遗留下来的(包括与人类活动有关的)遗迹(宫殿、居址、基地等)、遗物(劳动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品等)称之为实物史料。实物史料可分两个等次:经过科学的勘察、发掘所获取,有确切的地层关系和年代依据,称为第一手材料;非专业工作者破土获取,离开了原生地层关系或传世的文物,经研究者根据可靠材料进行类比确定其年代后,也可以视同第一手材料;研究者根据第一手材料研究后写成较有系统的论文、专著,称为第二手材料。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作为实物史料,其外延还有很多。实物史料,固然包括遗址遗物,这些真实可见,真实存在的事物本身。它们是确实的存在,可以进行直观感受,甚至可以进行触摸的。但由于其自身的珍贵性、不可移动性等局限性,我们有时并不能拿到相关实物,不能到实地进行查看。这些无疑给中学实物史料的运用造成了很大困难。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时间与距离的界限逐渐被打破,世界地球村,天涯若比邻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也就为实物史料在中学中的运用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实物史料的外延也因此而得到扩大。因此,笔者认为,在现代中学历史教学当中,考古文物、传世文物的实物,实物的图片、影像资料,实物教具模型等,均是非常好的实物史料。将实物实体、实物模型、实物声像资料极大限度的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当中,将极大的改善课堂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浅析家庭实物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展示和应用

2.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物资源

初中历史教材呈现的实物图片不仅典型,而且是学生容易接触到的史料。学生阅读历史教材中的注解,便可以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例如,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中有一幅图《陶院落(模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陶院落的外观,结合教材中的注解了解其用途,思考陶院落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情形、原因是什么。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需要学生识记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统一货币,也就是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的货币。很多学生不熟悉半两钱形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教材中的六国货币、秦半两的实物图片,辅以问答,帮助学生理解与布币、刀币、蚁鼻钱相比,秦朝的圆形钱币更容易制作,相较于刀币来说它不易折断、损坏,相比布币它更方便打磨且能够将货币串起来、方便携带。经过对比分析,学生不仅记住了秦半两的形制,还享受到了思考的乐趣。

2.2多种途径搜集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实物史料。由于条件有限,很多情况下教师只能通过仿真器物,让学生间接接触实物史料。得益于科技的发展,教师获取实物图片和实物教具模型的方法逐渐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无法使用珍贵文物进行教学、学生无法亲临现场感受历史的遗憾。例如,教师可以实地考察博物馆、遗址、遗迹、纪念馆等实物史料丰富的场所,拍摄适合用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实物照片;可以依托网络,访问线上博物馆、虚拟展厅、数字文物库等,从中获取实物史料;可以制作实物模型,作为实物的替代品;等等。以教学八年级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微课《从土地执照看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以凤城市档案局中的“土地执照”作为切入点,先引导学生“回到”解放战争时期,了解解放区农民得到了确认土地所有权的权利,再由此深入分析土地改革的社会背景。“土地执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土地改革的历史见证,既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等特点,将其用于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3反思

与其他史料一样,实物史料也存在真伪和错误解读的现象。因此,实物史料也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实物史料不像文献史料那样可以直接解读,它所呈现的是局部历史,需要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解读。解读实物史料需要研究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资料,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去思考,获取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由于实物史料所处的时代太过久远,因此我们有可能歪曲其反映的现象,阻碍历史真相的还原。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多种形式的史料结合起来使用,切忌使用单一史料孤立地对实物史料进行解释,而要通过文献史料,甚至是多种出处的文献史料与其他史料共同验证实物史料的真伪,务必使求证过程科学,结论真实、客观。多项史料的互证及解释能够在丰富历史课堂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历史思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有所发展,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完全依赖,能够通过简单的推理解决问题。但是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并不完善,而能力的发展又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应当从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区域开始,先出示容易理解、易于分析的实物史料,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难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栋.实物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24-01-29].DOI:CNKI:CDMD:2.1018.144862.

[2]黄桂尧.实物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1(17):2.

[3]陈淑媚.论抢救搜集红色革命口述史的重要性及其征集方法[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0):5.DOI:CNKI:SUN:WWJS.0.2018-10-028.

【注:本文系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课题“基于新课标的初中历史实物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课题编号:PJY2022135)的阶段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