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狂人日记》教学札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鲁迅《狂人日记》教学札记

刘翔

苏州科技大学        215000

摘 要: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收获。饱含反封建的革命情怀,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经典的狂人形象。他是反抗者、启蒙者,他还是一个孤独的叛逆者,一个勇敢的战士,一个带有忏悔意识的清醒者。鲁迅的作品无情地撕去封建家族表面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虚伪本质。鲁迅精神因此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并学习。

关键词:鲁迅;狂人日记;反封建

鲁迅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家,他的作品活跃在中学小学的课本上,他的名言无数次出现在各类文章的字里行间,甚至他的一些生活片段已经成为当今网络时代的经典名梗。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言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鲁迅?或者说鲁迅对今天的中国社会有怎样的意义[1]

先不着急说出答案,带着问题与思考,我们一同走进鲁迅与《狂人日记》。鲁迅的生平已经被介绍的太多,这里不做赘余的说明。就目前可见的资料,在发表《狂人日记》的时候,开始使用“鲁迅”这个笔名。后世对鲁迅有诸多评价,这里我们选取毛泽东对鲁迅经典性的定义: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文化思想的先驱。将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三个重要头衔,通通归于鲁迅一人身上,无疑表达了毛泽东对鲁迅的文学作品、鲁迅的革命思想、鲁迅的无产阶级人民立场的高度认可与赞扬。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它的时代背景。有创造性价值的新事物往往诞生于风云际会的时代,鲁迅的这部作品正是如此。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二百余年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但革命成果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清朝已经崩塌,但曙光并未照耀中华大地。随后,二次革命失败,张勋复辟,军阀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虽然当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封建统治的思想体系仍然制约和影响着广大人民的精神世界。面对如此混乱的社会现实,鲁迅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像有一间铁屋子,许多人被关在里面出不来。那该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一个打破常规的狂人站出来。为了生存下去,必须呐喊!必须反抗!后来,鲁迅有一部小说集,名字就是《呐喊》,再往后,有一位鲁迅研究的学者,李欧梵,专门写了一本书,名字就是《铁屋中的呐喊》。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狂人日记》的创作源流、基本内容和结构层次。其实早在19世纪上半叶,俄国作家果戈里就写过一本《狂人日记》。鲁迅应该看过果戈里的这部作品。鲁迅、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在体裁、形式和表现方法上,虽有某些相同或近似,但鲁迅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借鉴。回到作品,鲁迅的《狂人日记》,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作品由序言开始,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部分。可以说,《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经典名作。它的出现,标志着白话文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进入文本细读环节,关注最容易被读者忽略的序言。《狂人日记》的序言容易被忽略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序跋作为正文本之外的副文本,经常被选择性的无视,都想着这个序有什么好读的?其次,《狂人日记》的序是文言文,读起来佶屈聱牙,特别是当下,习惯了白话文阅读习惯的读者读起来比较费劲。但其实这个序包含大量信息!因为这个序比较长,我现在用白话文大致翻译一下。就说有兄弟两人,先不说他们的姓名,都是我中学时代的好友,因为分开多年,基本没什么消息。最近听说其中一个生了重病,我回家乡探望。后来才知道生病的是其中的弟弟,而且病已近痊愈到其他地方当候补官员去了。于是哥哥展示两册日记,来看看弟弟当时生病的窘态。我读了日记之后,就知道弟弟患了“迫害狂”的病。日记中语无伦次,又有很多荒唐言语。没写日期,只有墨迹不一样所以知道不是一天完成的。现在摘录其中一篇,供医生们研究。

序之后,便是《狂人日记》第一节到第十三节的白话文正文。《狂人日记》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文言小序,二是白话正文,写序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点,文言与白话两种完全不同的文体出现在同一篇文章里,形成的对比就如同狂人这样的启蒙斗士与这“吃人”本质的旧社会的格格不入。第二点,文言文小序的添加使得整个小说的叙事方式显示出一种复杂性,一方是“我”,一方是“狂人”,“我”与“狂人”双重叙述视角形成序言与正文间的距离,从而使作品充满张力。我们翻开日记,开始进入狂人的世界。这里挑选有代表性的几个章节分析。先看第一节。“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第一句。这句话值得推敲,我们可以想一下,一般人写日记怎么会从晚上开始写呢?再看后面的叙述,月亮明明大部分时间都有,怎么可能三十年不见了呢?再看原文,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这里,我们引用作家余华的论述:看到赵家的狗这里吓了一跳,心想这个鲁迅有点厉害,一句话就让一个人物精神失常了。要知道,写好一个疯癫的人其实是相当有难度的。第一节短短五句话,直接把一个鲜活的狂人形象展示出来。再看节选的第三节,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明白了什么呢?那就是仁义道德全是吃人!封建礼教全是吃人!整个社会的百姓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所以都要吃人! 这段文字犹如一把锐利的刀,深刻揭示了历史、道德与人性的内在关系。每页上的“仁义道德”就像是歪歪斜斜的树木上悬挂的标签,“吃人”的发现则如同黑夜中的闪电,揭示了这个世界的黑暗面,让我们对所谓的道德和人性产生了深深的疑问。而对于“吃人”这个概念,它并不仅仅指向历史上野蛮的食人行为,更象征着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的暴力和压迫现象。怎样理解礼教“吃人”?这里指精神上吃人。鲁迅在谈到《狂人日记》成因时说:“偶阅《通鉴》,乃知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鲁迅就写了很多吃人的现象:古人易子而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人肉可以煎着吃,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徐锡麟被吃,狼子村的人吃人,人血馒头等。这里插一句,徐锡麟是晚清革命义士,刺杀了满清当时的安徽巡抚恩铭,事后寡不敌众被捕,最后惨遭剖腹挖心之酷刑,壮烈捐躯。这位绍兴同乡的英雄事迹极大的震撼了鲁迅。接着我们看第九节内容,狂人与其他人辩论吃人的事情到底对不对,这是文章的核心问题,也是全文的高潮部分。来人起初断然否认,根本没有吃人这事,你不要胡说。在狂人拿出确凿的证据后,又只好说:也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这句话其实就是变相的承认了吃人的事实,只是避重就轻,把吃人的理由归之于传统习俗,也就是所谓的“这是从来如此。”对于这一点,狂人马上提出质疑,予以回击“从来如此,便对么”这是迎头一击,更是灵魂一问!也就是说,这种陋习即便是习惯和传统,也应该抛弃。来人无言以对,只好强词夺理说“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错”。我们看到,要敢于质疑,约定俗成的不一定是真理,老祖宗传下来的也有可能是糟粕。回归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就是要辩证的看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狂人是反抗者、启蒙者。更为深刻的是,他还是一个孤独的叛逆者,一个勇敢的战士。《狂人日记》第一节到第十一节,狂人发现别人吃人。他无谓恐惧、挺身而出劝说别人停止吃人。但第十二节开始,狂人进一步升华了,他从一个指责别人的说教者,变成了一个带有忏悔意识的清醒者。他对自己的认知深刻的提升与飞跃之后,更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虚妄与失败,把希望从自己身上挪开了。革命的意义和价值,在鲁迅这里出现了清醒的思考。面对外部环境无休止的纷乱与黑暗,一味地指责与劝说显然是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的。中国社会的病症,需要设身处地的中国化解决方式。当然,狂人目睹这些人家惨剧之后的忏悔精神,更是意味深刻的。狂人并没有将自己与吃人的罪责完全撇开,他意识到自己也是有罪的,也有可能在无意之中成了吃人的人,也不能完全推掉自己身上的责任,他的身上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忏悔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我们几乎找不到这样一种大胆而直白的自我忏悔表达,因此小说中的这一层主题思想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性。这意味着鲁迅作品超越了其同时代作家的原旨意涵,对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有着独到的思想见解。

作者对于反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批判并不是口号式的,而是切中本质、振聋发聩的。“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天,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纸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小说通过狂人的幻觉刻画了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到处可见的“白厉厉的牙齿”,无情地撕去封建家族表面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虚伪本质[2]。鲁迅1925年在《灯下漫笔》中痛切地指出:“大小无数次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女人和小儿。”其后的小说,在“仁义道德吃人”这一思想的各个层面深入开掘和具象化。《孔乙己》、《白光》控诉了封建教育观念、科举制度的残毒贻害知识分子的罪恶;《阿Q正传》暴露了封建正统观、等级观吞噬国民灵魂的罪恶;《祝福》控诉了封建节烈观毁灭善良劳动妇女的罪恶;《药》表现了统治阶级及其爪牙对革命者的迫害、对普通民众的欺诈等等。如果说《狂人日记》是对整个封建营垒的一次总体性猛轰,那么其后的作品则是对各个明碉暗堡的重点性爆破。

最后一节,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特别注意!这里没有用感叹号,而是用的省略号,发出了这声最凄厉最无助的呐喊以后,全文结束。作为一般读者,大家看完“序”以后,都是带着好奇心来“观摩”狂人的。而看完整篇文章之后,鲁迅的文章抛出这样一个致命的问题,你们是继续满怀优越感站在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文言文世界去观摩狂人,还是潜移默化的被狂人打动,自觉的站在狂人一边,白话文一边?狂人那些凄厉的呐喊,是否会让你觉得刺耳?从此,中国现代文学史被鲁迅粗暴的撕开一道裂口。最后,我们回望课程开始之时的提问,我想……大家心中已然有了答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上海数万民众自发悼念,并赠送“民族魂”旗帜。鲁迅精神因此被称为中华“民族魂”,永久的镌刻在时代丰碑之上。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北京:朝华出版社,2018年版,第5页。

[2]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7页

作者简介:刘翔,男,四川眉山人,文学博士,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