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乐读书吧”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基于“快乐读书吧”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王琳

安康市汉滨区汉滨小学  陕西省安康市  725000

摘要:“快乐读书吧”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板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基于“快乐读书吧”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有助于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让学生成为阅读活动中的主体。文章探究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策略,以期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快乐读书吧”;应用策略

引言:

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曹文轩教授认为,在语文教科书中应增加文学作品内容,以挖掘文学在思想、认知、个性、阅读、写作、审美等方面的价值。语文教材所选的文学作品,都是经典之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快乐读书吧”这个平台,开展阅读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多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终身阅读习惯[1]

一、“快乐读书吧”设置的教学价值

叶圣陶先生说:“课外阅读是传播知识的源泉,是灵活发达思维的源泉,也是丰富深刻思想的源泉。”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可以从学生的学习中看出,因此,有必要重视阅读教学,特别是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设置为阅读课程提供了新思路,有效地将课外阅读融入到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其设置的教学价值有以下三点:

第一是激发学生的独立阅读意识。“快乐读书吧”的设计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水平。最终目标是将相关内容延伸到课堂之外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包括在阅读中获得幸福感,从而促进学生独立阅读意识的培养[2]

第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阅读的载体,“快乐读书吧”不仅扩展了阅读内容,还为学生与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互动提供了平台,让学生在阅读时有所思、有所问、有所悟,有助于营造课堂氛围。此外它还可以更好地展示阅读的魅力,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阅读的种子。

第三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学习是提高语言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快乐读书吧”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平台,让他们获得更多的阅读知识,拓宽知识视野,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快乐读书吧”教学策略探微

(一)以图示为工具,梳理阅读内容

基于“快乐读书吧”展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图示为主要工具,让他们在绘制图示、解析图示的过程中梳理阅读内容,如人物关系、主要情节等。当学生能够掌握绘制图示的方法和技巧后,自然也能提升阅读的水平。

1.以图示为工具,梳理主要情节

一般情况下,“快乐读书吧”中的整本书,其内容相对复杂、情节十分丰富,当学生读到后面的情节时,很容易忘记之前的内容。为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绘制情节图示,让他们梳理主要情节,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也可以帮助学生理顺作者的创作思路。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绘制情节梳理示意图。

首次出海→营救落难船长”→被海盗俘虏→搭救“星期五”→经营巴西种植园→漂流到“绝望岛”

2.以图示为工具,梳理人物关系

“快乐读书吧”中的推荐阅读书目大多为小说,这些小说中往往涵盖丰富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外国名著中的人物往往名字复杂,这些复杂的名字给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增添了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绘制图示,让他们以图示为工具,梳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学生可绘制人物关系图。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以图示为工具,对名著中的人物关系进行梳理,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名著中复杂的人物名字、理解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而且,在学生梳理人物关系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其对个别情节的理解。

综上所述,当教师明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后,可以指导学生绘制图示、解析图示,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名著的内容以及名著中复杂多变的情节,让学生阅读思维可视化。而当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绘制图示的方法后,他们便可在阅读过程中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二)以问题为载体,开启针对性课外阅读

宋代思想家朱熹有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话强调了“疑问”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在应用“快乐读书吧”版块展开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析阅读的内容,并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好习惯,如此方可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而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阅读,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清单以及文本批注两种方式。

1.利用问题清单展开提问

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阅读书目,大多与单元内的单篇文本或单元主题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在单篇阅读的基础上,对学生阅读中难以理解的问题、可能遇到的疑惑,进行统一的整合和归纳,并制作成问题清单,利用问题清单展开提问,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寻找答案、解答疑惑。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推书目为《鲁滨逊漂流记》,教师可以结合同一单元《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阅读教学经验,为学生制作一个问题清单,以此展开提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到外国名著的阅读活动之中。在问题清单的指示下,学生可以按照清单中的具体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从名著中搜寻问题的答案,这样的阅读方式可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也能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解决产生的疑问。

2.利用文本批注解答疑惑

文本批注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手段。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如果他们遇到了难以理解的字词、语句、情节或是优秀的语言素材等,便可在文本旁边或者文本空白处写下批注,并在阅读后细细品味、深入思考。例如,当学生获得问题清单后,可以按照清单中的问题,通过圈画、文字批注等方式,全面总结问题的答案。当遇到难以解答的疑问时,学生可在空白处做好标记,并在小组讨论中集中解决问题。基于“快乐读书吧”展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第一阶段,教师以问题为载体,为学生设计问题清单、引导学生制作文本批注。借助这些方式,学生可以全面把握整本书的内容、写作手法等,这能为其后续的高阶阅读活动铺垫基础。

(三)重视家校合作,养成阅读习惯

“快乐读书吧”板块设置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读几本书,而是要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完成一部作品的阅读任务不是终点,而是新的阅读过程的开始。小学生生性爱玩,正处于自控力差的阶段,而且由于教师不能长期监督学生的阅读,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建议和帮助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样重要。亲子阅读可以看作是“快乐读书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笔者注重与家长互动,帮助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快乐读书吧”在促进学生阅读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协作,真正实现家校合作。比如,在教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时,笔者就以“快乐读书吧”为载体,为学生和家长安排亲子阅读任务,让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中国民间故事》,再让学生和家长比赛讲民间故事,看谁记得多,看谁讲得有趣。在讲故事比赛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故事内容的认知,还有效提升了阅读效果。

结束语

总之,教师将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多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快乐读书吧”板块的阅读引领作用,积极营造书香氛围,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常态,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洪茹茹.“快乐读书吧”,开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之门[J].文理导航(上旬),2020,(12):20-21.

[2]周慧.巧借快乐读书吧优化语文课外阅读[J].名师在线,2020,(3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