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新教材提升学生英语读后续写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依托新教材提升学生英语读后续写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梁燕

太原市成成中学校  (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读后续写题目考查学生的读和写的综合能力,新教材体系非常适合开展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本文将探讨依托教材提升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新教材;读后续写能力

读后续写题目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和写的综合能力,学生首先需要认真阅读原文,梳理事件的关键信息,如人物、情节、主题等。并且要研读所给的两个段首句,构思规划如何接续写作,同时展开合理想象,恰当运用丰富的英语语言来表达,确保与原文情节衔接合理,结尾进行合理的主题升华,最后完成150字的文章。新题型的出现对于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师生都是全新的挑战。而新教材语篇题材多样、体裁丰富,语言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因此新教材体系非常适合开展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本文将探讨依托教材提升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做好“读”的指导与训练

“读得通和读得好”是“写得对和写得好”的前提和保证。如果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原文则无法写出合乎逻辑的续写段落。而高考题的“读后续写”的语篇基本节选自英文原著,语言地道,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讲述西方人物的故事,内容涉及弘扬正能量如助人和感恩、自我成长、人与动物相处、家庭和谐等主题。如果学生进行深入和细致的阅读,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直接去讲解读后续写,学生则只能被动接受,无法培养思维能力,也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每个单元都有“Understanding Ideas”和“Developing Ideas”两个大语篇,还有一些小语篇,语篇题材多样,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话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语篇,引导学生“带着任务整体阅读”,学会从what、why、how三个方面来解读语篇:what即分析语篇的内容和主题;why即语篇的深层内涵,如作者的意图和情感态度等;how即语篇的文体特征、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这样的探究式阅读,学生与阅读文章积极互动,以问导思,从而引发情节构思的深度思维,并推动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实践证明,问题链的形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读”的问题,从而为随后的读后续写做好铺垫,逐渐减少写作畏惧感。

二、做好“写”的铺垫

利用新教材的语篇,学生有了一定量的输入,整体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接下了是“续写”的起步。写的难度远大于读,学生词汇量的不足、细节描写语言匮乏、文章的连贯性缺乏、情节推理不合理等都制约着学生的读后续写质量。

(一.)科学利用教材词汇教学,提升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1. 增加词汇的串联密度,来加大学生的词汇储量。如:confuse(v.)→be confused about (adj.)→ a confusing situation (adj.)→ do … confusingly(adv.) 这些同源词及词组可以让学生在早读时大声朗读背诵,日积月累中加大词汇量和词汇的灵活运用能力。

2.词汇学习中,多利用同义词及反义词的输入来扩大词汇量。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词汇时思考用学过的同义词或同类词或反义词来进行替换,并向学生推荐英文同义词网站来自主学习。如学到figure表示“认为,以为”时,引导学生一起总结了常见的还有think, suppose, note, believe, guess, consider, conceive, feel, imagine, assume, hold, conclude等, 反义词有suspect, doubt, question, disbelieve等。这样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表达,增加词汇教学的趣味性。

3.合理借鉴教材中的优美句型和语法结构,培养学习能力。

在学习阅读英语课文时,文章中会出现很多非常好的语法结构或句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学会合理使用。如必修一教材的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中出现了一句话“With 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 I breathed deeply.”这个结构“With 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 I...”可以用来描写个人在情绪紧张时的动作。教师提供不同场景,让学生来练习实践。必修一的后三个单元复习了定语从句,学生在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练习并交流。

4.语言形式和功能的结合。

教师要建立结构化知识,在思维框架上输入语言。如课文中出现了“make progress”这个短语,教师应该强调这个词组功能是表示“教师对我的积极影响”,这样的好处是学生不只停留在怎么造句,更是学会了在什么场合下使用这些表达。同样,在学完一个单元的话题后,教师就要与学生一起来整理这个话题下的语块,如描述老师的可以从 “general information”、“personalities”、“teaching style”、“positive influence”等方面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就能系统的知识网络,为续写语言的储备打好基础。

5.学习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学生在实际写作会出现衔接不自然,不合乎逻辑、突兀等情况,而教材中的语篇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段落中的显性和隐性衔接手段,学思结合。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学生因为语言储备不足,词不达意的现象逐渐消失了,并且呈现出“想写”、“敢写”和“乐写”的势头,为下一步的续写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三.做好“说写结合”、“读写结合”

(一)说写结合,增强学生自信。

1. 教师安排学生根据教材单元话题每天写1-3个句子,在课堂上进行口头展示。如让学生描述“被老师误解而感到的委屈”,或者“刚进入高中校园时的激动与紧张”。学生在互相学习中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表达欲望。老师也能及时反馈,有助于学生写的能力的逐步提高。

2. 想象语境口头编述故事。教师给予段落的第一句话,让学生自由发挥,用3-5句话来表达想象的故事情节,学生准备3分钟,再进行口头表达,然后集体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语言奖”。

(二)课文读后改写,体现学用结合。

  教材中的课文能辅助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善于利用语篇中的“事件冲突”,给予学生一段的首句,然后进行续写来“解决矛盾”,这样的“读写结合”既可以利用原文的一些细节,也可以有自己的创作,学生有话可说,有据可查,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效能感和成就感。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段落,遮住除首句外的其它部分,让学生续写,再对照原文。这样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慢慢提高读后续写能力。

总之,依托教材,做好“读”的指导与训练,做好“写”的铺垫,做好“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读后续写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刘建军.新高考背景下高一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初探.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2,52-61.

3.张媛. 新教材体系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能力训练微观研究. 智力,2023,41-44.

4.江云菊.巧用新教材开展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校园英语202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