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元素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传统文化元素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策略

陈小丹

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  浙江金华  321075

摘要:作为视听艺术的重要构架,音乐在学生审美情趣、艺术素养等发展领域,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层次开发,将其精准、深入、充分融合至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则势必更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升华,以及健全人格的培植。同时,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浸润、洗礼、熏陶,可切实丰富高中音乐教学形式,且会进一步开掘学生审美潜能、丰富学生认知体验。因此,教师在落实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时,应以适度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为铺垫,为学生从传统文化时空赏析、甄别、感知音乐之宽泛外沿、丰富内涵而助力。以通过音乐鉴赏教学与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来实现对传统高中音乐教学模式的革新,且让其更好作用于学生鉴赏水平、能力的发展,以及音乐核心素养的培植。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融合;策略

华夏传统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且呈现形式极为多样。其中所沉淀下来的诸多音乐元素,不仅对学生思想、认识、情感等有着极强的洗礼、浸润、感染作用,且是丰富高中音乐教学形式的必然教育素材。而以传统文化元素为载体,就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开展方式、实施途径进行适度革新、全面优化,则不仅更利于音乐欣赏教学之感染力、生命力的释放,且会为学生深度领略传统音乐文化元素的内涵、魅力、韵味而提供支持。可以说,传统文化元素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融合,既是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现实需要,更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坚实保证。因此,教师在探索传统文化元素融合至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领域的有效策略时,应以具体教学内容为参考,通过对与之相关的各类传统音乐文化素材、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借助与利用,就鉴赏教学的开展方式、指导途径进行适度革新。让学生在传统文化元素的引领下,从多维时空切入,在感知、品味、思考、判别、分析中萌生起更为迫切的探究欲望、鉴赏热情。且在深层次、全方位领略传统文化之风采中,获得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发展,以此来增强鉴赏教学的吸引力、实效性、生命力,且为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塑造而奠基铺路。

一、借助传统文化元素优化音乐鉴赏教学设计,切实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音乐本身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诸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古典诗文中,均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而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度借用,就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进行适度优化,则势必更利于学生认知体验的切实丰富。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指导时,应以充分开发、整合、运用各类传统文化元素为支撑,就教学设计进行适度优化,为学生从传统文化视角去审视、感知、品味所学音乐作品的特色与韵味而助力。以通过音乐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注入鲜活血液,让学生在获得情感、思想、认识等陶冶中,获得鉴赏热情、兴趣、欲望的进一步调动,且沉浸于音乐所营造的和谐课堂生态内,获得鉴赏水平、审美情趣的发展。例如,在《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学中,可以辅助性诗词为依托,让学生在悠扬音乐旋律所创设的情境内,去探寻音乐与诗文的衔接点、契合点,逐步获得鉴赏兴趣的激发。而在《舞剧的灵魂》鉴赏教学中,则可以各民族的舞蹈元素为支撑,组织学生在品鉴汉族舞蹈中的秧歌、旱船,维吾尔族舞蹈中的木卡姆舞,苗族舞蹈中的跳月舞等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的丰富,为传统文化元素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入而助力。此外,可结合教学需要,在鉴赏中引入《高山流水》、《广陵散》、《十面埋伏》等传统器乐名曲,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洗礼,来丰富其认知体验,激发其鉴赏兴趣与热情。

二、依托传统文化元素革新音乐鉴赏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

很多传统音乐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大都深受当时的时代背景、民俗文化、历史因素等影响。而通过对不同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外沿剖析,为学生鉴赏水平的提高而奠基,则势必更利于鉴赏教学丰富性、实效性的强化。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学生音乐鉴赏水平、能力等培养时,应以切实发展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意识为抓手,在精选传统文化素材的基础上,对学生提供持续性、深层次指引。让其在深入了解先关鉴赏作品之背景、内容、文化渊源等过程中,领略其精髓,获得对不同鉴赏方法的深入内化、充分驾驭,为鉴赏教学与传统文化紧密融合而拓宽渠道。例如,在《阳关三叠》鉴赏中,可运用媒介视频向学生展示其创作历程,以及作品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来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认知视域,为学生从时代背景、主要内容、思想情感、创作意图等领域开展对所学音乐作品的鉴赏而提供参考。而在歌曲《我的祖国》、合唱《黄河大合唱》、交响曲《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等鉴赏中,则指引学生从分析其情感出发,对乐曲进行品鉴与赏析,来领略其中所表达的深厚爱国情感,在教给学生基本的鉴赏方法基础上,提升其鉴赏水平,且为学生深入传承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而搭建平台,来确保传统文化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拓宽音乐鉴赏教学路径,深度培植学生的核心素养

为帮助学生从音乐视角切入,深入领略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之精华、韵味。教师在开展鉴赏教学实践时,应注重对浓郁的鉴赏氛围营造、鲜活的鉴赏活动构建。让学生在尝试、体味、感知中理解传统文化之魅力、风采,进而获得传统文化传承积极性的触发。同时,应以鉴赏教学为依托,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在传统文化引领下互动、交流、分享的机会,以此来提升鉴赏教学的丰富性,使传统文化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融入方式更加鲜活生动。例如,在《看秧歌》鉴赏指导中,可利用电子乐器演奏与“秧歌”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初步感知乐曲之风韵中,从别样视角去认识、了解“秧歌”这一传统文化,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或组织学生通过模仿的方式,在“表演”秧歌中体味其中的民俗风情,文化特色,为学生在重审传统音乐文化之内涵中获得审美素养的发展而助力。而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鉴赏中,则可结合学生鉴赏水平发展程度,顺势选取节令、民族、古典器乐等相关的内容,就鉴赏策略进行适度革新。让学生在深入剖析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中获得认知蜕变,来塑造其音乐核心素养。此外,可适度借用端午节、春节、国庆节等所蕴含的传统节日音乐文化,组织学生从开展音乐鉴赏,来培植其核心素养,以切实拓宽音乐鉴赏路径,为音乐鉴赏教学与传统文化紧密融合而拓宽渠道。

四、结论

总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理解力、认同感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其不仅是培植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认知体验的关键途径,更是促进学生从多维时空审视不同音乐元素之内涵、韵味、特色的必然选择。而将传统文化融合至高中音乐教学的各环节、全过程,为学生从传统文化视角去理解音乐之魅力而助力,则势必更利于音乐鉴赏教学实效的切实强化,且会为学生核心素养培植而助力铺路。同时,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浸润下,学生的音乐欣赏热情、兴趣也会得到进一步激发,这又会为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提供持久支持。因此,教师在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来优化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设计时,应以学生已有知识储备、鉴赏水平等为参考,就鉴赏中涉及的方法指导、理论解析等,以最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迁移至传统文化时空。让学生在传统文化元素的引领下,通过深度探究与感知品鉴,逐步获得音乐理解力、感知力、审美力的发展。以通过传统文化元素与音乐鉴赏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中获得认知发展需要的满足而拓宽渠道。

参考文献:

[1]谢雨菡.赏析传统音乐  增强文化自信——以高中《音乐鉴赏》民族音乐教学为例[J].艺术评鉴,2023(07):139-142.

[2]张亚.传统文化元素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策略[J].山西教育(教学),2022(0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