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程背景下语感的培养与迁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聚焦新课程背景下语感的培养与迁移

王玉安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实验学校  

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一篇文章,有的学生朗读时字正腔圆、感情充沛,即使是初读也流利顺畅抑扬顿挫。而有的学生读起来却是嗑嗑巴巴,不要说声情并茂,就连正确停顿、适当语速也达不到。

写作课上,有的学生总能敏锐地抓住心底的细微感受,精当表达,甚至洋洋洒洒倚马千言。而有的学生却言语干枯,通篇口水话,生硬粗糙,甚至上、下句毫无关联。

课堂上,有的学生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迅速意会诸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自然景观的丰富内涵。而有的同学却想象匮乏,理解肤浅,甚至漠然置之,对再美的文学作品也毫无呼应。

我想,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明白:这些孩子,他们缺少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语感!

什么是语感?

我的理解:语感就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能力具备了相当水平,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为一接触语言文字,即产生正确的全方位的丰富接触,能快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感知文义、体味情感、领略意境。

举例来说,会读古诗的人,一见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诗句,眼前立即会浮现莽莽旷野里有稀疏的树影,天空低矮,似与树连接在一起。孤独的诗人,泛舟清清江水中,月影浮动,随波微漾的画面。进而感受诗人的愁绪,获得审美的享受。而换了语感能力差的人,在运用惯常的分析理解手段之前,仅能领略一鳞半爪,甚至曲解其意。

语文教育的主题目标是培养学生清晰、深刻、敏捷的语感品质,那么这种看似不可捉摸的虚无缥缈的资质,是否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可以通过反复实践、科学训练、潜移默化中形成与强化呢?

在教学中,如何由浅入深地对学生们进行语感的培养与迁移训练呢?

一、在诵读中形成语感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特别强调琅琅成韵。吟咏是眼、口、手、耳、脑多种感官协调的过程,在瞬间对语音、语调、节奏、轻重缓急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一个物我两忘的境界。古代私塾中的语文启蒙教育,就是通过吟咏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的。现在看来学生跟着先生摇头晃脑之乎者也,固然有其弊端,但朗读对培养学生语感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

所谓读多自然晓,只有在有声的语言中再现艺术形象,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读出味道、意境、美感。

针对初一的学生,我较多采取这种诵读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朗读训练:一篇较长的课文从第一桌的学生开始朗诵,若有读错、漏字、添字、回读……等一切细微的差错,就停下由下一位学生接着朗读。全班同学看书侧耳倾听,寻找错误的蛛丝马迹。

这种方法,目的是训练学生把文章读准,读通,形成正确的语流,逐步做到不错一字,不多一字,不少一字,不倒一字。特别是那些较易读错的多音字、生僻字,意思复杂的长句,还有标点符号所引起的不同长短的停顿等等,都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形成语感的好材料。这样的训练,既帮助学生分清语言结构,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也无形中训练他们听读准确、反应灵敏的能力,这是形成浅层语感的方法之一。

当然,仅仅停留在读对的阶段,是谈不到深层的语言感知的,还要读美!

朗读不仅要求我们把文字读出来,还要以饱满激昂的感情去完成它,把自己融入到文字中,在作者曲承转折的意境中追寻语言文字的真正魅力。

在读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带领学生以一种轻缓舒徐的语调朗读,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进入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生活图景,把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在张弛有度、轻松明快的气息之中表现出来。而朱自清的另一篇佳作《背影》的朗读,则在苍凉、悲哀的韵味中让学生感受那难以抹去的父爱眷恋。抓住重点段落,反复品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平缓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与这些词汇一起进入学生脑海的,一定还有平实真挚的父爱!

研究表明,由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会使学习者留下声音映像,这种映像如果受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就会自然而然从记忆中流出。所以,少一些分析讲解,多一点朗诵吟咏,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揣摩中内化语感

叶圣陶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语感的获得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必须鼓励学生揣摩推敲,甚至咬文嚼字。

考究某个字或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微言大义,仔细琢磨出色句子、段落的妙处及蕴涵的艺术魅力,学生在分析、比较、体会后,语感必然不断增强进而内化。

诗僧齐已写了一首《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改为,这一字之变,早梅的便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齐已佩服得称郑谷为一字师。古人如此炼字,我们也当用心推敲。语感的会意特征决定了人们要获得它,需要对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位,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

重点字词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原来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处处匠心独具,而又不见穿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语感自然越来越好。

培养语感还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训练他们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言有尽而意无穷,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或一个简单场景的理解,也需要展开想象,教师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在脑中复活这些场景,如人物是什么样子、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是怎样的语调和神情、什么样的动作等。这些不单单是对作品内容的简单复原,它包含着学生的许多创造。诚如萨特所说: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你预测句子的末尾,预测下一个句子,预测下一页书。你等待它们来证明你的预测是否正确。在这种阅读状态下,学生的创作和作者的创作齐头并进,不断交流,创作与欣赏合为一体,阅读的愉悦和收获自不必说。语言文字是书面符号,但它是有意味的书面符号。品味语言、揣摩语言,就是要品出它的意味,这需要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去感受和理解。走进作品的语言,走进作品的艺术境界,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提升语感,内化语感。

三、在实践体验中激活语感

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去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叶圣陶这样表达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的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的理解就更深刻,感悟就更具体。

以鲁迅的《故乡》为例,回到故乡,见到家乡的人、景、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童年的好伙伴闰土之间隔着可悲的厚障壁。学生对这种因地位悬殊、际遇迥异而造成的疏离,理解很浅层。不如让学生说说自己童年的伙伴,说说记忆里的趣事,再说说若干年后,同学们也会因为个人际遇及家庭的改变而产生生活上的差距,那时,友谊还是一成不变的吗?文中的与闰土,除了不同的生活轨迹,造成他们深深隔膜的还有些什么?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书本中的人物拉近了距离,那么,的悲哀与无奈,似乎也不难理解了。

于漪老师曾说过要让学生走进语文,不只是听客观介绍,隔墙看花。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走进语文?就是去体验实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不是要把这一千个哈姆雷特变成标准化的一个,而是通过莎士比亚原作中的这一个去丰富、提升学生心目中的这一个。衡量语感品位高低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它是否具有独特性,能否见别人未见,感别人未感,所以,来自学生自身的体验实践弥足珍贵!

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虽然语感是一种不好量化的能力素养,但绝对不是不可触摸的神秘地带。只要在教学中高度重视读,同时强调知识教学围绕语感展开,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投入,在现实的语文情景中感悟语言的魅力,让语言规律与意蕴进入他们的心灵,就能形成积极的、创造的力量!

参考文献

叶圣陶《语文教育理论》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王尚文《语感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   广西教育出版社

     《唐宋绝句选注析》                山西人民出版社

盛海耕《品味文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