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 多维对话——《琵琶行》教学中的形式“悖论”和情感溯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问题导向 多维对话——《琵琶行》教学中的形式“悖论”和情感溯源

秦淑娟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关于诗歌产生的根源问题,中唐诗人白居易继承了诗歌言志缘情的文学传统,他曾在《策林六十九》中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诸歌诗矣。”①《琵琶行》可谓是一篇内涵深刻、形式瑰丽的生动注脚。但在全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新颖的教学设计、有效的课堂生成来实现本篇课文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完美融合仍非易事。笔者试着以下面几个问题为主轴,做了一些举步维艰却饶有兴致的探索。

(一)似诉平生不得志?

众所周知,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描写琵琶女为客弹曲和自叙身世的过程,联想到自己被贬江州的现实经历,生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②的感慨。因此,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将此句作为全篇的文眼,采用比较学习法将二人的才华经历罗列对比。此种方法定位精准、视域广博,但从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思维提升与发展的角度审视,则有主题预设和思维定向之嫌,不利于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和自主探索意识。因此,笔者将似诉平生不得志作为全篇的问题(而非结论),居然发现了全篇的行文漏洞,即序言与文章无法自洽

似诉平生不得志出现在正文第二段,在琵琶女转轴拨弦之后,正式弹奏《霓裳》《六幺》之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琵琶女才刚刚调弦准备弹曲,白居易就听出了她似诉平生不得志的弦外之音。按照全篇的行文逻辑,客人与琵琶女邂逅相遇、以曲交心的过程是:闻其声问其人声停欲语迟邀相见遮面而出调弦弹奏《霓裳》《六幺》自叙身世(第三段集中写)——赠其诗再弹一曲。但诗前序言陈述出来的过程是:闻其声问其人自叙身世快弹数曲再补叙身世赠其诗再谈一曲。两相比较不难发现,正文中的琵琶女开始是一个娇羞寡言的女子,弹完两曲之后才与客人倾心而谈;序言中的琵琶女即问即答、再弹再言,彰显了一个善于言谈、落落大方的女子形象。行文顺序不同导致琵琶女的形象出入较大,笔者就于此设置了一个问题,两种叙述方式哪种更真实,似诉平生不得志放在此处恰当与否?

全班同学围绕这两个问题各抒己见,正反两方都得出了能够自圆其说的答案。正方的观点是恰当,理由是琵琶女调弦的音律比较舒缓沉重,让作者联想到自己送客浔阳与被贬江州的遭遇,不免悲从中来,臆测琵琶女也同样不得志。反方的观点是不恰当,理由是一个秋夜独身的琵琶女此时与客人并不熟络,所以并未将自己的身世告知于客,白居易仅凭几句曲调就说她不得志有些牵强。第一种观点淡化了叙述方式,采用文本内部互相映证的方法挖出了作者的经历(第四段),其实这也暗合了西方文学理论(特别是结构主义)的说法,即文学的叙事掩藏着更深层的结构,即人类的深层心理结构或社会结构。第二种说法默认了正文的叙述格局,认为这句生硬而突兀的插入语确实与邻近的诗行有种格格不入之感,这也符合文学形式中的重要要素——作品结构的基本内涵。笔者没有对此作孰是孰非的判断,而是顺水推舟地提出下面两个问题——“白居易有何遭遇以及为何采用正文的写法

(二)知人论世——谁不得志?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④“知人论世是常见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但笔者没有按照常规做法将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灌输给学生,而是顺承学生上面提出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笔者于课前分发了有关白居易的人物简介、生平经历、逸闻趣事等阅读材料,课堂上师生共同制作完成了一份白居易的简历(内含基本信息、人物履历、文学成就、人生铭言等),并将全班分作三个小组,每个小组从不同的人物角度(湘灵、元稹、唐宣宗)为白居易写了一封推介信。

在序言中,白居易交代了写作的背景: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第二年,偶遇琵琶女作《琵琶行》。所以,白居易被贬江州事件是理解全篇思想情感的关键。阅读资料中提到白居易被贬的两大理由:第一,宰相武元衡于815年被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越职言事;第二,母亲看花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新井诗,有害名教。笔者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找出815年时白居易任何职、有无越职以及白母何时去世、赏花诗写于何时两个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新的学习情境中深度学习(1976年,美国学者马顿和塞廖明确提出这个概念),积极主动、批判性地建立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这一整合交流的过程,他们有了重大发现

815年,白居易任太子左赞善大夫。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他们发现这个职位可以掌侍从翊养,职比谏议大夫,可见白居易上书言事、讽喻直谏并未越职。事实上,白居易在任左拾遗时,频繁上书、言事直接,得罪了很多权贵。唐宪宗就曾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⑤那白居易被贬跟母亲去世或新井诗有关吗?811年,白母去世(白居易离职丁忧三年),新井诗作于805年左右,可见此事也不过是强加的罪名。但在母亲去世之前两年

——809年,白居易在母亲以死相逼下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可能这件事才是当权者欲言又止的根源。白居易自11岁遇见邻女湘灵便一见钟情,两人经过近20年的相处和10余年的相恋,依旧感情甚笃。期间白居易曾两次恳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白母皆因封建门户之见拒绝了,并在往后的近8年里严禁二人相见。事君失言,是谓不忠;不顺母意,是谓不孝,所以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白居易被贬的实质在于违逆了封建社会的不忠不孝之观念。正确有否,笔者认为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个探索文字材料蛛丝马迹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方法,理解了白居易被贬江州为何成为他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

因此,白居易只是听了琵琶女三两声的调弦之音,就听出了琵琶女不得志的弦外之意。笔者在此又设置了一个问题——琵琶女到底得志吗?通过引导学生细读第四段琵琶女的经历,可见此言不差矣。在前面所有内容的铺垫调研基础之上,笔者再用常规的对比方法让学生找出二人才华、爱好、经历之异同,学生的接受度和理解力就更高了。另外,经细读文本,大家发现文章内部相互指涉的地方极多,比如是音乐将两人的情感链接起来,爱好音乐的白居易贬谪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的浔阳,偶得一支琵琶曲,自然有同类相怜之感。

(三)写作形式之争——哪种叙述更可信?

作品叙述方式和写作顺序属于文学形式中的结构要素,是语言单位通过一系列的组合所构成的系统,包括词汇间的搭配、句子间的搭配、作品中各种叙述成分的搭配关系。我们在前面提到了正文与序言叙述不太吻合的矛盾,笔者于此设置了又一个问题序言与正文叙述,那种方式更可信,让大家以同样的方式自由讨论、各家争鸣。说序言的有之,因为问而不答非礼也;说正文的有之,因为文学创作现实生活,不得志不仅奠定了文章的整体基调,也为后文琵琶女和诗人自己的身世之谜埋下伏笔。通过批判性地阅读,有些同学还发现了文中很多不一致的细节,比如序言中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与正文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矛盾。文章写于被贬的第二年,序言所言之意是第二年听闻琵琶女身世后才触及自己的伤心事,正文却说去年被贬之后就卧病难安。哪种更可信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被贬江州的白居易情感与思绪都是复杂的,细处的逻辑混乱更见其迁谪意味之深婉。

整篇教学采用问题主导的方式,但通过爬梳文章内外的细节不难发现,这些问题也不成为问题,毕竟琵琶女所言、白居易所写、师生所读之间已经在复杂的思想与漫长的时空中有所了。但师生在提出问题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力趋在文章内部之间发现写作的多声对话,尝试与作品一起完成再生成、再创作,这种追问的能力和求索的姿态远超过问题和答案本身。

参考文献:

《策林六十九》,中唐·白居易著。

《琵琶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62页。

③⑥《文学理论基础》,阎嘉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第88-89页。

《孟子·万章下》(第八节),战国·孟轲著。

《旧唐书·列传》(第116卷),后晋赵莹主持编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