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中“鸣凤之死”的悲剧艺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巴金《家》中“鸣凤之死”的悲剧艺术分析

范茹

河北外国语学院

内容提要: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是以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这个城市为背景,所讲的是高家这个典型的封建大家族内部的矛盾及发展变化,高家也是我们中国封建社会,包括家族制度的一个反映。《家》中塑造了很多下层人民的形象,而鸣凤是这类形象中非常典型的一个。通过对鸣凤悲惨遭遇的刻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对底层人民的剥削及对女性的压迫,表现了对封建制度的控诉和抨击。鸣凤之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批判意义,鸣凤之死这一悲剧的深刻性值得被反复探究和深入分析。

关键词:巴金 鸣凤悲剧命运 封建制度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很多人物性格鲜明、有代表性的典型形象。比如著名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家》当中,作者就基于自己对于当时社会背景下各层次人物的理解,用自己独有的笔触刻画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征的人物形象。而在巴金精心刻画的被损害、被侮辱的青年女性形象中,丫鬟鸣凤可谓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很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她身为高家的小丫鬟,性情刚烈、心灵纯洁,虽身份卑微,却拥有一颗不甘于服从命运、敢于抗争的心,是一个因爱而生,为爱而活的悲剧人物形象,她终因无法跨越等级制度的高墙,成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让读者为之动容。在这部作品中,巴金以其特有的细腻的现实主义笔触对这个典型的女性悲剧人物形象进行了塑造,对于文学史和当时社会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就“鸣凤之死”的悲剧艺术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鸣凤之死”基于封建制度的裹挟

巴金的《家》描写的是中国四川成都20世纪20年代初期,高家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的发展变化情况。高家也是我们中国封建社会,包括家族制度的一个反映。在巴金的笔下,乍一看上去,高家“一家人读书知礼、事事如意”,令人羡慕;然而内在本质,高家却是一个深受封建制度侵蚀的落后家族。作为高家的一个小丫鬟,鸣凤之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于当时封建制度的裹挟。

封建社会诞生了宗族制度,受到宗族制度的影响,继而产生了男尊女卑等封建陋习,进而造成了无数爱情婚姻悲剧,封建思想就像一块巨大的黑网笼罩并束缚着千千万万像鸣凤一样的悲惨女性。其一,在《家》中,鸣凤和三少爷觉慧的爱情是不被封建制度接受的,他们阶级不对等,地位不匹配,与封建社会的婚姻和门第观念对立,注定不能圆满。即便像梅和大少爷觉新这样门当户对的爱情,都会完全不顾当事人的感受,一味地被家族阻拦,酿成悲剧,更别说是鸣凤二人。在封建社会,婚姻爱情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并非你情我愿就能幸福终生。其二,封建制度下,丫鬟女仆就是主人的附庸,可以随意被打骂,甚至被买卖,何谈人权。因此高老太爷不必征求鸣凤同意,可以任意将这个微不足道的丫鬟当作礼物送给“死教会”的老恶棍、年已花甲的冯乐山做小妾。高老太爷作为高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忠实拥护者,他完全可以决定鸣凤的命运。其三,封建思想的侵蚀下,即使是觉慧这样受过新式教育、有着进步思想的青年同样没有意识到要拯救鸣凤,并且觉慧在封建思想的侵蚀下,也完全没有进步到能够为了鸣凤一个丫鬟去和封建礼教抗争。对于高家,所有的人都要听命于高老太爷,否则便是不忠不孝,这也是封建思想中所谓的“愚孝愚忠”。所以觉慧没有对鸣凤之死负责。对于鸣凤,可以说觉慧是她生命中唯一的光,当她倾注在觉慧身上的唯一希望破灭之时,唯有死亡是她可以控制的事情。

《家》中,巴金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对于长期统治中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于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年轻人表以同情。当然,这也是造成“鸣凤之死”这一悲剧结局的一种必然。

二、“鸣凤之死”源于自我封建思想的侵蚀

鸣凤生性活泼、聪颖,深深喜欢着高家三少爷觉慧。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鸣凤被逼嫁给冯乐山。在刚得知消息时,她希望周太太可以救她,但求助未果。出嫁前的一个晚上,鸣凤到觉慧屋里找他寻求帮助,但觉慧只顾忙自己的事情,并没有对鸣凤当时的状态和求助予以关注。鸣凤含泪离开了觉慧的住处。绝望中,怀着对觉慧深深的爱,投进了晶莹的湖水中。鸣凤在极度绝望之下的跳湖行为,给自己保持了所谓的贞节。

鸣凤作为高家的丫鬟,长期受到传统封建思想的教育,形成封建的固定思维,逆来顺受,认为自己本就是低下的、卑微的、不被人尊重的。对于觉慧对自己的恋爱,年轻美丽的鸣凤也有憧憬,但是在封建礼教的侵蚀下鸣凤也会意识到两个人的不可能,觉得这是个幻想,会在心里劝自己打消和觉慧在一起的念头。以至于当听说觉慧希望自己成为三奶奶时,鸣凤甚至惊慌地叫起来:“不,不,你快不要去说!太太一定不答应。这样一来,什么都完了。请你不要去说。”因为受封建思想洗礼的鸣凤早已认定自己“没有这样的命”。在封建制度的规训下,鸣凤和梅、瑞珏等传统女性一样,把爱情当作生命的全部,当失去爱情时,便只有走向消亡。这种依赖男性和无私奉献的爱情观,束缚着她们,让她们不敢反抗,只能用生命无声地抗争。加之作为女性的鸣凤受到早逝的大小姐的影响,自认为薄命女子的唯一出路便是死亡。巴金在《家》中是这么写的:“他是属于另一个环境的。他有他的前途,他有他的事业。他应该做一个伟大的人。她不能够妨碍他,她不能够把他永远拉在她的身边,她应该放弃他。他的存在比她更重要。她不能让他牺牲他的一切来救她。她应该去了,在他的生活里她应该永远的去了。事情已经到了这样,如果不牺牲她,便无可挽回了。然而对她来说,他比她自己还更宝贵,她甘愿牺牲自己。她这样想着,就定下了最后的决心

……”于是在她自己这种封建思想的侵蚀下,最终选择了自杀这条路,以彰显自己柔弱婢女的自尊和反抗。试想,鸣凤求助无果后,除了自杀,难道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吗?造成鸣凤之死的,终究是鸣凤自己。巴金将鸣凤设置为投湖而亡,是对当时封建社会的控诉,是为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女性发声。

鸣凤的死并没有使这场悲剧结束,高家的另一个丫鬟婉儿,代替鸣凤走上了这条不归路,悲剧依旧还在上演着。这就是巴金锋利的现实主义笔触所带给读者的悲愤和痛楚,也映照和加深了“鸣凤之死”悲剧的深刻性。在鸣凤与自我的一番番对话中,我们听到了巴金控诉的呼声,也预感到封建社会的必然崩塌和灭亡。也正因为如此,《家》中还表现了具有觉醒意识的新青年和封建制度、封建家族抗争的情形,比如觉慧。这样一群像觉慧一样觉醒的青年们,势必会在新的革命思想的洗礼下,与封建势力斗争到底,直至封建制度的灭亡。

三、巴金的写作目的注定“鸣凤之死”的悲剧

作家巴金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从小便目睹封建家族的腐败,并对其存有深厚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五四”时期,受到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巴金对于封建制度的抵触情绪找到了发泄口,他积极参加各种反抗封建主义的社会活动,并且把与封建势力抗争到底及民主主义革命当做自己的追求。1923年,巴金自己他那个封建家庭走出来,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接受新式的学习。1927年,巴金到欧洲留学,在那里巴金接触到新思潮,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彻底和封建家庭断绝。巴金的这些人生经历对于他在长篇小说《家》中成功塑造丫鬟鸣凤等角色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巴金创作长篇小说《家》,目的就是要以“五四”时期一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作为当时封建制度的缩影,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腐朽,以及封建大家庭当中的各种丑恶现象,并控诉封建专制制度对当时那一代年轻人的压制和摧残。当然,在《家》当中,巴金也着重描述了接受新思潮洗礼的年轻人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对他们的抗争精神予以歌颂。据此,在根本上揭示了封建制度、封建家族灭亡的必然性。《家》用自己独有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浪潮下,一边誓死抗争、一边困难前行的画面。

在那个封建思想控制一切的年代,人性被泯灭,悲剧即命运。我们在鸣凤的身上,看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像鸣凤一样的弱势群体挣扎的困境,目睹鸣凤这样艺术形象的独特性和悲剧性,方可认识到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基于作者这样的创作目的,那么像鸣凤这样的典型人物形象,作家势必会将其描述刻画为悲剧的结局,以彰显自己对于封建制度、封建家族的控诉。如此分析,这也是“鸣凤之死”这一悲剧的又一种必然。

四、结语

巴金在长篇小说《家》中塑造了很多社会底层人物形象,可以看出,在这些人物群像中丫鬟鸣凤很有代表性,她死于封建制度的裹挟,死于自我封建思想的侵蚀。巴金在创作《家》的过程中,“有时丢下笔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有时大声念自己刚写完的文句有时叹息呻吟流眼泪有时愤怒有时痛苦。”可以看出,巴金已经和小说中人物融为一体,设身处地地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愁。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巴金就是以他特有的细腻的现实主义笔触,将自己的激情和情感毫不吝啬地倾注在作品中被剥削、压迫和蹂躏的人物身上。这也是他能够成功塑造鸣凤这一典型女性悲剧形象的重要原因。

王国维将人间悲剧分为三种,第三种是“由于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鸣凤的悲剧,就是如此。巴金曾在《关于<家>十版代序》中写道:“我在小说里写鸣凤因为不愿意到冯家去做姨太太而投湖自尽,不是小说作者代鸣凤出主意要她走那条路;是性格、教养、环境逼着她(或者说引诱她)在湖水中找到归宿。”鸣凤之死的悲剧,是合力的结果,是多方造成的结局,虽然结局不美好,但意义却是进步的。在那个等级观念深重的旧社会,鸣凤用自己弱小的身躯给予封建制度强烈的嘲讽。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鸣凤之死”这一悲剧具有非凡的文化意义,这一点不容忽视。无疑,《家》奠定了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它就是矗立在文坛上的一座挺拔的雪山,也必将放射出永久的光芒,历久弥新地吸引着我们不断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探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