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动态分层作业设计——以部编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3

基于“双减”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动态分层作业设计——以部编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例

王团勇

福建省漳州市华侨中学

【摘要】“双减”政策背景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作业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鼓励创新作业类型方式,设计分层作业、探究性作业或实践性作业,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训练。2022年版历史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坚持创新导向,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鼓励育人方式的创新,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而项目式学习就是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探索与设计,都需要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转化为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实践,凝练为素养[1]。这些正好与“双减”政策对作业改革的新要求不谋而合。笔者尝试对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进行项目式学习的动态分层作业设计,让学生通过对驱动性问题的探究,达到对核心知识的建构和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双减,项目式,动态分层作业设计

近几年来,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减负”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因此,2021年7月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从培育时代新人的高度对减轻学生负担作出明确部署,提出具体要求。

一、“双减”背景下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动态分层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1.实施作业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学校作业管理乱象丛生,有些教师在作业安排上也是缺乏规划和组织,安排作业不加精挑细选,盲目练题,未能注意到学生个性差异。加上各学科老师只重自己学科发展,缺乏协调,导致学生一夜之间需要完成多张学科作业,无形中成为“作业负翁”。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就需要我们重新给作业“赋能”,优化作业设计,实施作业改革。只有解决现今传统作业质量低下、负担过重、一成不变等问题,充分发挥作业作为考试外的辅助手段,才能让学生实现真正减负增效。

2.项目式学习的动态分层作业设计是作业改革的创新尝试

实施作业改革,就需要理清思想,找对方向,寻找一种新的理念指引作业的“再创生”。项目式学习是基于创设真实的情境性问题,主张学生通过持续的探究性活动来解决问题,进而加深对核心知识的理解,来促进学生跨情境的迁移。它具有真实性、个性化、创造性、新颖性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正好与作业改革需要完成的目标相一致,值得将两者挂钩。因此,以项目式学习理论为指导,探索作业设计的新思路,设计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动态分层作业模式,一改传统作业的弊端,致力于提升学科作业精度,创新作业形式,加强作业统筹管理,提升课堂实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真正做到给学生学习减负。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项目式学习动态分层作业设计

1.明确作业目标,确立项目主题

要在了解新中国建立和巩固的基础上,认识到新中国建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通过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指导学生自主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依据上述内容目标,笔者设计确立了两个学习主题:一是为什么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二是如何理解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开始。

2.分段作业设计,完成预定任务

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知识基础等方面各不相同,存在着差异。因此,分层作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学情,实行作业动态地分层布置。笔者根据八下历史第1课教学内容和学业要求作了如下作业分层设置,既有作业时间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又有多元作业分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作业要求,使因人施教真正落到实处。具体如下:

任务一:课前预习

★(1)报纸是历史的见证者,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材料,观察下列报纸,你能找出哪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相关历史信息?(考察学生史料论证)

★(2)通过自主学习课文并以思维导图等形式构建本课知识框架。

任务二:课中导学

69c23f61bb6d5cca16b5e086e2ca1241(1)
82e1ea694ad0be6c3e6c68d18e0104c★★(1)同学们都逛过微博吧,想象一下,如果在1949年10月1日这天就有微博,那微博热搜会是什么样子?结合所学知识想象当时的微博热搜榜,并参与发表微博评论,谈谈你的感受(考察学生家国情怀)。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材料二:当雄伟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1)材料一中这次会议指的是什么会议?通过什么文件?这个文件起什么作用?

(2)材料一中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体现了这次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任务三:练习巩固

★1.1949年3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进京赶考”指的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进行三大改造

C.共产党人面临执政和建设的新任务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2.“70年的肝胆相照,70年的团结一致,70年的荣辱与共,这一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爱国统一战线的决心与智慧,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峥嵘岁月。”材料中“这一制度”初步建立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一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改造)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

A. 标志着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C. 标志着中国实现了国家统一

D. 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任务四:课后延伸

★★★1.2022年北京举行冬季奥运会,成为奥运史上第一座双奥运城市。北京再一次站在历史的舞台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结合近现代史所学知识,请同学们回顾在北京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制作成历史时间轴(考察学生时空观念)。并以北京的发展历程来谈谈你的感想。

IMG_256IMG_256

★★★★2.以“走进政协”为题,搜集资料,展开研究,分小组选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以下选题进行实践考察,在全班交流并介绍考察结果。

选题一.走进政协:查阅资料或采访身边的政协委员,以“政协会议知多少”为主题,制作一份历史小报,并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报,介绍你所了解的政协会议。(要求:主题内容应包括政协职能、地位、召开时间、政协委员人员构成、产生方式、政协提案地位等;版面设计合理,色彩协调,有创作者的感悟思考)——(考察学生唯物史观)

选题二.回望历史:了解第一届政协的召开,以一名小记者的身份,为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写一份新闻评论。(要求:史实准确、新闻要素齐全,简洁明了,思维层次丰富,论点准确,史论结合)

选题三.继往开来:关注政协会议的召开,为即将召开政协会议写一份你的微提案。(要求:反映问题实事求是,建议要具体可行)

案由:

提案人:

现状分析:

主要问题:

思考与建议:

三、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动态分层作业设计启示

1.作业设计要坚持目的性原则

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因此,在开展历史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动态作业设计时,要通过在贴近现时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利用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实践、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论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如上述任务二:课中导学中的★★1.结合所学知识想象当时的微博热搜榜,并参与发表微博评论,谈谈你的感受。通过这样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继承革命前辈的遗志,为实现中国梦而继续努力奋斗!

2.作业设计要坚持分层性原则

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受个体智力发展、所接受教育程度、外部环境和遗传因素等影响,存在着差异性。传统的作业布置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不现实的。而项目式学习的动态分层作业设计,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布置不同类别、不同梯度的作业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能力层次自主选择。成绩一般的学生做★和★★类型题目,成绩中等的学生完成★、★★和★★★类型题目,成绩优秀的学生完成所有类型题目(见下表)。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他们是动态发展的。通过这种项目式学习的动态分层作业设计,既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整体素质。

题目难度

★★

★★★

★★★★

分层考虑

必做

合作讨论

选做

能力超越

3.作业设计要坚持真实性原则

项目学习强调通过驱动问题或真实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需要,通过创设情境将一个设计好的项目呈现在学生面前,依托情境的真实来帮助学生获得直观的体验,从而更准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3]。作业作为学科知识延伸的有机组织部分,是课堂教学知识的巩固与拓展,其本质属于学习活动的深入行为,也应该进行合理地规划与设计。因此,在作业设计时,将课堂教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创设贴近现实生活实际的情境,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项目式学习的动态分层作业设计把作业完成的过程转变成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来获得新知的过程,是对作业改革的有益摸索和尝试。希望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我们所有教师能根据学情、教情,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为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夏雪梅:《素养时代的项目化学习如何设计》,《江苏教育》,2019年第22期。

[2]2022年版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3]郑婵淇、薛国军:《基于项目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05期。

本文系2021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动态分层作业设计研究”(编号MJYKT2021-203)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