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关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敬凯雁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31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非常重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学校必须认识到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简单分析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探讨了优化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对策,助力提升教育质量,推动高职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现状;应对策略

引言: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有效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同时还能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有效提升。但是,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育人过程,它的具体实施过程十分复杂,所以,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只有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弄清楚,并探讨出一套合适的创新创业教育策略,才能够真正地让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目标得以实现,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一、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理念落后

理念对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具有引领作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一些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落后,主要表现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能把国家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方针运用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去;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混为一谈,把搞就业等同于创新创业,这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本意是相悖的。由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的落后,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也存在偏差。在学生看来,他们的核心工作就是学习专业知识,在他们离开学校以后,要去做的事情就是把创新创业作为自己的工作来做,所以在某些时候,他们会对创新创业教育感到抗拒,这就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教育方法单一

首先,在一些高职院校中,由于其教学方式陈旧,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其次,高职院校对学生参与的国家和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十分关注,并将学生在竞赛中获奖作为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却有选择性地忽略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1]。最后,在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一些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并不属于学校教务处,而是属于学校团委。所以,在高职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被称作“业余教育”,附属于专业教育,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缺乏牢固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专业课老师没有把有关的创新创业的知识整合到课程的授课当中,导致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之间的严重脱节,这对学生从专业课程中汲取创新创业技能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因此,无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造成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存在着薄弱环节,不能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不能保证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得到稳定的发展。

(三)师资力量不足

在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中,教师队伍是由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和辅导员组成的。他们来自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度不高的各专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在实践技能和创业经验方面也不够丰富。与此同时,由于这些教师每天的工作任务较多,导致高职院校对他们的岗前训练不足,他们既缺乏基础理论,又缺乏实际教学经验。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无法掌握相对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导致他们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缺少了先进的理论支持,导致他们处于消极的状态,从而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实施效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一)转变教育理念

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学校领导思想的培养力度。组织学校领导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题教育活动,并邀请权威专家对相关的政策进行解释,让学校领导可以在思想上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此同时,要强化对学校领导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领导艺术的培训,让他们学会如何调动教师和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让高职院校可以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创新创业教育效益。其次,教师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应积极指导专业教师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要在职称评定和奖励上多做工作,使专业教师自觉地接受和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的结合学习。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思政老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把创新创业教育当作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关键部分,把创新创业教育真正地融合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对学生的经营观念进行培养。最后,学校要端正学生的思想。要充分发挥一、二课堂的作用,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2]

(二)构建优质师资队伍

首先,增强教师创新创业素养。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起搏器”。一方面,教师要始终坚持终生学习的理念,在专业知识中扎根,持续地学习前沿的理念和教育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中,应该为教师的综合能力提供一个灵活的提升空间,以及一个有利的载体,让教师能够到企业中去进行实践,从而让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既要注重理论水平,也要注重实践教学。同时,选派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参加有关的培训,促进教师创新意识的提升,促进创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其次,加强教师培养与管理工作。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崇高的道德素养。并定期组织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经验分享与交流会,以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此外,还应该聘请企业专家、教育名家等优秀人才来充实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建立起一支知识和技能兼备的师资队伍。最后,建立创新创业骨干教师档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从高校教师和企业人才中,进行导师选拔,建立教师资料库。通过聘请优秀的指导教师参加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走进学校做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

(三)强化校企合作

在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中,由于形势的持续变化,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一条有效的交流通道,以便能够及时地把握企业在生产活动中遇到的难点。以市场为导向,应用动态化调整原则,使教师能够将企业的难点和需要融合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提升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引导他们建立起一个困难的攻坚小组,这样才能够将学校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充分地体现出来,让他们能够想到企业的所想,也能够为企业解除烦恼。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该和企业的科研部门一起,组建一个以企业技术骨干为主导,以在校大学生为支持的课题研究队伍,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来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3]。在教学实践中,要从观念上对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进行积极探讨,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操作过程,加强对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的培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改善,健全配套教材和实践平台,从而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刘剑友,周晓莹.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实践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01):89-91.

[2]曹婷,王书君,刘江月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2(14):133-135.

[3]黄真真.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改革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