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浅谈初中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谭小玲

重庆市潼南第一中学校   402660

摘要:初中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一部分,不仅仅是教导音乐技巧和知识,更是为学生提供了情感表达、创造力发展和团队协作的平台。然而,当前的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趣味性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并提出有效措施,以改进初中音乐教育的质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初中音乐;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引言

初中音乐教育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音乐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培养音乐艺术方面的兴趣和技能,还能提高审美情感、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此外,音乐教育也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缓解学习压力,促进情感宣泄。因此,初中音乐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门丰富多彩的课程,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对其未来学习和生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初中音乐教育中现存的问题

(一)缺乏趣味性

缺乏趣味性是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体系的一项显著问题,在追求教育标准和理论知识的广泛传授中,音乐的本质乐趣似乎被忽视了。学校音乐课程的设计通常过于偏向传授音乐理论、乐谱阅读和技巧训练,而忽略了音乐的创造性和表达性,这导致了学生渐渐将音乐课堂视为枯燥、无趣的必修科目,而非一个能够启发他们内在音乐潜力、情感表达和创造性发展的机会。由于音乐教育变得过于功利化,学生可能感到学习音乐已不再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而仅仅是应付考试和达成学分的任务,这不仅影响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创造力和音乐表达能力。因此,迫切需要改革初中音乐教育,使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和乐趣,同时保持学术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将有助于塑造更富创造力、音乐敏感性和表达力的学生,使他们能够更全面地受益于音乐教育。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引发了深刻的反思,许多学生可能感到音乐课程无法与其未来职业和学习目标相契合,因此对学习音乐缺乏积极性,这一观点可能受到社会普遍对职业取向和竞争性学科的重视的影响,从而导致了音乐课程被视为次要,甚至可有可无的学科。然而,这种看法忽略了音乐教育的多层次价值,音乐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审美素养,还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影响了他们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强调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这些技能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学术成功同样非常重要。此外,音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力,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并在学习压力大的现代社会中起到了一种情感宣泄的作用。因此,初中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应当是通过宣传和强调音乐学习的多重价值,重新树立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措施

(一)创设趣味性的音乐课堂

教师可以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如音乐游戏、音乐欣赏和合唱演出,使音乐课堂更具趣味性。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主动参与。

例如,在教授《红河谷》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互动音乐游戏,让学生更加投入,这可以包括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演唱不同部分的歌词,然后竞赛哪个小组能够更好地协作并传达歌曲的情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歌曲的音乐元素,还能培养团队合作、协调和领导技能。另外,音乐欣赏也可以成为课堂中的一项趣味活动,教师可以选择多样性的音乐作品,包括不同音乐风格、时代和文化的音乐,然后与学生分享音乐的背后故事和情感表达。通过展示音乐的多样性,学生将更容易产生对不同音乐形式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此外,合唱演出也是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一起合唱熟悉的歌曲,这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感情,又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技能,在合唱演出中,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共同创造美妙的音乐体验,从而激发对音乐的热情。总之,创设趣味性的音乐课堂需要教师巧妙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感到乐趣和兴奋,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世界,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美

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各种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深刻兴趣和审美能力。音乐欣赏是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通过深入研究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美,从而加深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例如,在教授《音乐之声》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以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引导学生进行一场音乐探索之旅。首先,教师可以讲解这首歌的历史和背景,使学生了解到它是如何融合了古典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特点,通过了解歌曲的由来和创作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产生对其深刻的兴趣。接着,教师可以播放不同版本的《音乐之声》,包括原声、流行翻唱和民族乐器演奏等,让学生比较和欣赏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这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的多样性,以及不同风格和文化对音乐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演绎,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表达的敏感性,从而深化了对音乐的欣赏。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和情感表达,学生可以一起探讨歌词的意义,以及音乐如何通过旋律和节奏传达情感和故事,这种深入的音乐分析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美和复杂性,同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深刻兴趣。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演奏或重新编排这首歌,以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音乐理解。通过亲身参与音乐创作的体验,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美,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技能这种亲身参与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美,教师可以激发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从而培养持久的音乐兴趣,这种音乐欣赏的方法不仅扩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还鼓励了他们主动探索不同类型的音乐,从而使音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束语

初中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音乐课堂、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美以及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我们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知识,还会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深刻热爱,从而使音乐教育更具价值和吸引力,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其中,最终受益良多。

参考文献

[1]单小丽.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新课程,2022(40):204-205.

[2]张园园.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探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2(08):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