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自然资源的幼儿园野趣活动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基于乡土自然资源的幼儿园野趣活动设计研究

柳叶菁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幼儿园 213131

摘要:一直以来,游戏都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存在,随着学前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发展,户外游戏活动逐渐得到了幼儿园及幼师的重视。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念,本文以实际的幼儿园野趣活动为例,从乡土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幼儿野趣活动案例,明确具体的活动方案、活动流程、活动内容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运用到的乡土资源。

关键词:乡土自然资源;幼儿园;野趣活动;教学效果

引言:在进行幼儿园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幼儿本身的身心健康,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打造出生态化、多元化、自然化的游戏活动,真正意义上实现寓教于乐这一教学目标。此外,想要更好的提高幼儿自身的综合素质,还需要积极利用乡土自然资源,以此让幼儿能够在野趣活动中得到更好的体验,并且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得到全面成长。

1.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是对整个活动过程的详细规划,它决定着整个活动的效果,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将乡土自然资源融入其中,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首先,在活动方案设计时要考虑到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比如幼儿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园内的环境条件、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当地的民风民俗等。其次,在整个活动方案设计时要注意活动流程、活动内容以及所用到的乡土资源等,使整个活动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最后,在整个活动方案设计时要从幼儿身心发展出发,并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自身的实际水平。在进行活动方案设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引导幼儿认识、了解乡土资源;第二,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第三,引导幼儿体验野趣活动的乐趣;第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野趣活动。总之,幼儿园教师在设计和规划整个活动方案时要注重乡土资源和幼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使整个活动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

2.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是幼儿园野趣活动的核心内容,对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乡土自然资源不仅丰富了幼儿园野趣活动的内容,而且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进行乡土自然资源野趣活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幼儿园户外场地的情况,充分利用学校附近的自然环境。同时,也要考虑到幼儿园户外场地中可供开展野趣活动的场地有多大,一般情况下,一节野趣活动需要使用3~4个大区域来完成,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野趣活动的价值。以小班为例,在开展野趣活动时,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生理发展水平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因素进行分析,选择适宜幼儿开展活动的区域。具体内容如下:

“野趣”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户外开展野趣活动,使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次活动我们主要是围绕“秋天”这一主题来进行的。在活动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去寻找秋天,他们很想知道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带着这个问题开展这次野趣活动。活动前我们先对幼儿进行了初步的秋天教育,使他们了解秋天是什么样的。然后又针对幼儿认识事物能力较弱、生活经验不足的特点,通过观看图片、实物和实际观察等方法来让幼儿感知秋天,让幼儿有机会用多种感官来观察和探索秋天,并从中发现秋天的美丽。活动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去寻找秋天,他们很想知道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在活动前,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了“秋天来了”“秋天在哪里”等图片,让孩子们观看,引起他们的兴趣,并通过谈话让孩子们知道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同时,我还组织了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孩子们到公园里去寻找秋天。在活动前,我先让孩子们在活动前都准备好自己的东西:有水杯、手帕、帽子、小袜子、小毛巾、油纸,并分发给幼儿。在这过程中,设计了“秋天真美丽”“落叶飞舞”“落叶捉迷藏”的游戏。在孩子们玩得开心时,他们把叶子捡到纸上做成树叶画,再把树叶放在太阳底下晒干[2]

3.活动效果

本活动结合乡土资源,设置了“野趣”“植物”“动物”等不同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帮助幼儿学习,使他们在游戏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在活动过程中,老师通过观察记录,及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教师及时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材料、工具、成品等进行记录,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发现幼儿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以后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幼儿们能够更好地利用乡土自然资源开展活动,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乐趣。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也能将自己制作的作品进行分享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能激发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幼儿园野趣活动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一种,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幼儿为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它能够让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的乐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在开展野趣活动的同时,也要深入分析乡土自然资源在其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并且明确如何更好的设计野趣活动,让乡土自然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4.幼儿园野趣活动乡土资源的运用策略

乡土资源是指本地的自然资源,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进行野趣活动时,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开展活动,能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到家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乡土资源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山林、河流、田野、村落、道路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在开展野趣活动时,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不同种类的乡土资源进行制作。例如:小班幼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小动物模型;中班幼儿可以用树枝、树叶等材料制作各种有趣的小动物;大班幼儿则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进行改造。通过运用不同类型的乡土资源,能够让孩子们充分地感受到家乡特有的文化和历史,进而激发他们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对乡土资源进行改造和再利用,还可以增加幼儿生活经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重视乡土资源在幼儿园野趣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将乡土资源和野趣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乡土资源充分运用到幼儿园野趣活动中,发挥其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将乡土资源应用到幼儿野趣活动中,帮助幼儿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他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为让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的乐趣,教师应该注重自然环境的打造,营造良好的野趣活动环境。在幼儿园内可以建造大花园、小花园等,让幼儿在自然中学习、成长,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了满足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借助乡土资源开展野趣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将乡土资源应用到幼儿野趣活动中,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在开展野趣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大自然,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结:综上所述,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游乐场,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情感。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锻炼身体、认知世界、探索世界、丰富想象力、发展个性等多方面发展的机会。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从乡土自然资源出发,利用乡土资源为幼儿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实际且富有趣味性的野趣活动。

参考文献:

[1]杜春艳.农村幼儿园野趣园本课程活动的创意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2(04):57-58.

[2]黄丹红.亲自然,乐探究,拾童趣,唤童真——基于幼儿园野趣活动的设计与实践[J].家长,2020(30):182-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