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培育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培育探析

付立芬

上海民办杨浦凯慧初级中学     200092

摘要: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应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增强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积累,帮助其高效分析历史事件与人物。历史发生于特定时空,只有对历史事件所处的时间与空间场景进行沉浸式探析,才能实现对历史知识的全方位理解,科学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基于此本文从创设教学情境;应用历史图表;注重史料探究三个角度,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育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时空观念;培育探析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关键时期,是增强其历史分析能力和树立正确历史判断观念的主要环节。而时空观念是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必备素养,能发掘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时空关联,对史事准确理解,有助于凸显历史课程的本质性特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需科学整合史料次序,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关联,逐步建构完善化体系化的时间线轴。拓宽学生历史视野,帮助其全面客观地解读历史问题,从而培养良好的历史思维品质。

一、创设教学情境,步入真实历史时空

在众多学科教育资源中,信息技术资源是培育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最佳工具,能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历史时空下的社会状况。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需围绕教材内容选择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立体化形象化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在真实的时空环境中理解相关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具体来说,可以合理引入与历史事件相关的记录片或影视剧片段,打造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历史教学课堂,明确地域、社会和人文环境对事件发展的不同影响[1]

以《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为例,本课着重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筛选品质精良和剧情符合历史史实的影视作品,围绕学生认知经验选择多媒体教学资源,并利用信息技术对影视片段进行加工处理。比如本课笔者就截取了纪录片《中国通史·安史之乱》,引导学生在历史情境中感受事件发展的时间观念: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形成开元盛世局面,后期安于享乐,出现统治危机;空间观念:唐玄宗统治后期,形成内重外轻局面,而安禄山则一身兼任三地节度使,激活学生时空感知的历史思维,对安史之乱的爆发做出合理解释。

二、应用历史图表,识记历史时空要素

能否强化学生时空联系意识是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的基础环节,由于学习经验和思维认知发展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只能单独识记某个历史事件,不具备对历史时空要素的整合分析能力[2]。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合理使用历史图表这类教学工具,向学生清晰地展示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时间轴,帮助学生准确识读历史时空要素。同时还能理解地理方位等更多历史信息,有效锻炼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本课应了解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过程,明确萨拉热窝事件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梳理一战过程,分析一战的原因与性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使用历史地图和大事年表辅助历史教学,帮助学生辨析历史时空要素。具体来说,教师需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地图,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战争进程及其背后的诸多因素,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中关键信息的把控能力。比如通过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可以清晰地展示两大集团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和劣势,借此学生便可明白德国采取速决战的原因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结合大事年表梳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展脉络,促进学生读图能力与时空观念的同步发展。

三、注重史料探究,提升时空观念素养

通过总结以往历史教学经验可以明确,史料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在提炼和获取史料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需合理开发教学资源,组织多样化的史料探究活动,带领学生围绕时空要素辨析历史事件。

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例,本课主要了解清政府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作的努力。在本课备课环节中,教师需做好史料采集与整理工作,围绕相关史料发布学习任务“梳理史料中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总结其与教材事件之间的关联。”比如依据以下材料,归纳清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措施。

材料一:图片达赖、班禅金印             ——《中国历史第二册教材》

材料二: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

——《卫藏通志》卷十二《条例》

材料三:大皇帝特赐一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 签牌上,放进瓶内,由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掣签认定。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由此启发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关联不同史料,再由教师及时释疑,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意义和关联性的理解,能帮助其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提升历史辩证思维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因此教师应组织多元化历史教学活动,注重情境创设和使用图表工具,增强其对历史核心知识的提炼能力,为打造高效化深度化历史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梁红.基于新课标背景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8):57-59.

[2]王静.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8):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