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工具开发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工具开发探析

徐韵香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摘要实验教学的方式融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结论的认知上,还能够充分掌握数理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能够融会贯通。对于实现教学融入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受到很多老师的认可。本文主要在于探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实验教学中实验工具的开发的研究,从而有利于小学数学老师能够有效的利用好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验工具;策略;注意事项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在整个学科教学体系中具有不可小觑的地位。它具有工具性的学科属性,灵活性较强。因此,数学教师要科学利用数学实验工具,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数学实验工具有无形和有形两种,无形工具如多媒体展示的图片、教师画的图形等,有形工具如卡片、方格纸等。这些工具的有效利用都可以促进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增强数学教学的效果。

一、数学实验工具开发的策略

小学数学实验工具亟待开发,以为数学学科教学提供更多物质支持。教师在数学实验工具开发利用中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合数学实验材料,帮助学生顺利建立学科综合能力。

1.基于信息技术开发实验工具

信息技术现已成为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信息技术开发实验工具,帮助学生更快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强化数学教学效果。

以苏教版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开展“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3个鱼缸,其中有2个鱼缸内分别装有5条鱼,最后1个鱼缸为空鱼缸。这时将装有鱼的两个鱼缸的水共同倒入空鱼缸,这样所有的鱼都集中到1个鱼缸。然后,教师再将对应的加法计算式投放到屏幕,帮助学生梳理加法运算思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计算知识。教师基于信息技术开发数学实验工具,将其应用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可有效强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数学知识,充实知识储备,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2.基于生活实践开发实验工具

小学数学知识基本都源自生活实践,因此教师要基于生活实践开发实验工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卡片等材料,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教師根据教材内容开展“平均分”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实验工具如卡纸等代替香蕉,并提出问题:要将1个香蕉分给大家,如何平均分呢?教师让学生将卡纸当成香蕉进行剪切,并将其分给其他学生,使学生将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和具体的实物工具结合,加强学生对“平均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3.结合学生特点开发实验工具

小学生年龄普遍较小,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活泼好动。因此,数学实验教学要有功能性较强的实验工具作为支撑。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发实验工具,如使用方格纸、几何画板等。例如,教师在开展“观察物体”的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选用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格纸,让学生充分观察到正方体和长方体在不同角度的形状,从而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概念与基础知识,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4.针对实验需要改进实验工具

数学实验对材料工具要求不是太高,教师在具体设计操作过程中,不妨对现有工具材料资源做整合处理,以提升实验利用率。数学实验对场地、材料、操作顺序等制约要素没有更高要求,教师不妨利用其他替代材料进行实验操作。在具体组织实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套设计方案,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自由。学生对实验操作有特殊参与兴趣,教师对此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在实验工具材料整合上积极探索,以实验工具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建立学科认知。

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師要求学生课前准备一些小方块,如正方体的积木,但相同大小的正方体积木不好搜集。教师建议学生找家长来协助,找到一些萝卜、红薯等,自行切成一些小正方体,作为实验工具。课堂教学正式开始,学生将实验用的小方块摆成不同形状,然后转换观察角度,以线条图示方式呈现出来。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展开实验操作,将观察结果画出来,参与学习小组展示和交流。教师进入学习小组,对学生观察和绘图情况做对应评价,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鼓励。

二、小学数学实验工具开发的注意事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数学实验工具开发时,要发动学生参与相关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实验工具的整合实践中提升学科认知。但在具体开发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突出数学实验工具开发的科学

小学数学实验工具在课堂中的科学使用能够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4],教师在开发实验工具期间遵循相应的科学原则,能够有针对性选择合适的工具,增强实验工具的实效性。首先,对于小学数学而言,任何实验都要有明确的、科学的指导目标,所以实验工具必须要紧贴教学主题。实验工具要以课堂数学重点知识作为核心,促使学生掌握与实验相关的知识点。其次,数学实验工具的选用要具有启发性特点,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转变传统数学学习的刻板思维。

2.突出数学实验工具开发的趣味性

一般来看,数学学习相比于其他科目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这是由数学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但在实际数学学习中,小学生在脑中建立抽象思维的过程并不容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因此教师要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参考,增强实验工具的趣味性,让数学实验过程更有趣。具有趣味性特征的数学实验工具不仅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包括对抽象模型的想象能力以及空间意识。基于此,教师可充分结合趣味性的要求开发实验工具,开展实验教学,使得学生在实验学习期间能够锻炼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库,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

3.突出数学实验工具开发的合作

从当前教学改革的视角出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着重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与互相帮助的意识,这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所以,在开发实验工具时,教师应选用有助于学生合作实验的工具,并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积极营造良好的合作与讨论环境,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与逻辑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总之,数学实验需要一定的操作工具和实验材料,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搜集、开发实验工具,确保实验顺利展开。数学与学生生活密切关联,教师对接学生生活经历搜集实验工具,这是最为自然的选项。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也能够为数学提供一些电子性工具,确保实验的顺利展开。数学实验工具需要科学合理利用,教师需要对这些工具进行整合、改进、替换等操作,让数学实验工具发挥重要的助学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雪丽.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工具开发的探讨[J].小学生(下旬刊),2020(1).

[2]路云娟.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工具开发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