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排箫创编激趣教学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浅谈小学排箫创编激趣教学的实践研究

钟燕芳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崇文学校  517000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将鼓励音乐创造写入教学大纲。音乐教育领域,创造教学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开发创造思维潜力的重要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探讨小学排箫创编中的激趣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排箫创编;激趣教学

引言: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但是,传统思维仍旧影响着小学音乐教学,也导致部分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出现课堂嬉闹的现象。因此,在排箫创编教学中,音乐教师有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优化课堂导入,营造课堂氛围

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为使小学生在排箫创编过程中充满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由于音乐课本身课时比较少,不受学校和教师的重视,音乐教师本人也经常忽略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实际上,课堂导入作为课堂的开始环节,有着奠定整个课堂教学基调的重要作用,如果能在课堂导入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排箫创编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简短的动画视频,为学生简要介绍排箫的历史渊源和背景故事,并向其简要介绍一定的排箫创编要点,使其带着对排箫乐器的基本认知走入后续的课堂环节[1]

小学生本身身心发育不成熟,对教师往往有一定的畏惧心理,教师采用传统“一言堂”类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其对音乐学习丧失相应的兴趣。轻松愉快、和谐发展的音乐教学氛围,能够给创编活动带来一定的空间和灵感。小学生本身尚未受到社会和教育的长期规训,脑海中不存在绝对正确答案之类的思想,有着丰富而新奇的想象能力和令人赞叹的创意。在排箫创编活动中,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表现机会。对于表现不够理想的学生,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他们,需要教师基于合理的引导和支持,平静面对标新立异和偏离常规的行为。通过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为音乐教学排箫创编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整形成,认知和学习新事物时还需要依靠具体事物。因此,为了使排箫创编教学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利用情境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使他们方便理解的同时,激发开展排箫创编活动的兴趣。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能力发展水平,因势利导,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于音乐活动本身还比较陌生,有关音乐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拟声能力上。教师可以利用排箫,要求学生模拟强劲的风声和轻柔的风声,学生通过脑海中对直观形象的认知,明确表达出了声音不同的力度,理解相关的音乐知识。开展高年级的排箫创编活动教学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对音乐有了基础认识,掌握一定识谱和歌唱的技巧,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进步。他们更喜欢新奇的内容,满足自身的探索和求知欲望。教师可以给出明确的音乐主题,向他们播放成功的创编作品,使其更好理解主题内容的音乐表达形式[2]。或是利用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带给他们身临其境的体验,要求其自主利用排箫创编与主题相关的音乐情境。利用类似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音乐情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进行排箫创编活动。

三、情感激趣教学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保持的态度和体验,从潜意识的层面,对人类的形成产生激励、诱发和调节等作用。音乐本身也是人们在生活劳动的实践中,基于丰沛情感产生的声音表达形式。因此,在小学音乐排箫创编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情感产生相应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创造音乐内容的冲动,使排箫创编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待成型,认知事物时也非常容易受到情绪感染的影响,他们对于不同情感之间的区分也不是清晰,只能简单的区分欢快和悲伤等比较大的感情基调。音乐教师在组织开展排箫创编教学时,自身应当带有充沛的情感,以感染带动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排箫创编中,着力表现欢乐之情。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情感也是欢乐之情。但是,对于使用乐器展现欢乐之情而言,由于情感欢快,音律往往比较急促变动,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在教学中为学生讲授一定的创编知识和技巧,突破其中的困境,使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表达能力再上一个台阶。此外,如果部分学生的情感感受还是不够强烈,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情感体验。如塑造放长假、外出旅游等令人愉悦的场景,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情感,自发的产生创作冲动。还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喜悦之情,引导他们进行排箫创编。如某学生在课余时间,陪同父亲去购买彩票,不料中了金额可观的奖金,音乐教师在恭喜同学之余,可以引导他结合自身的喜悦之情,开展排箫创编活动。既能满足学生表达喜悦之情的情感需求,也能帮助他们养成在生活中利用音乐知识表达自己的良好习惯。

四、成就激趣法

成就感是使人对活动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成就感的主要来源于社会交往、他人认可、问题解决等方面。人体在获得成就时,大脑会分泌内啡肽,调节人们的不良情绪,带动神经内分泌系统。就小学生来讲,他们本身在成长过程中,非常渴望得到成年人的关注和认可。因此,在排箫创编教学中,教师务必要积极给予学生相应的关注和赞赏,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即使学生的作品比较失败,教师也应当尽可能的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评价。其实,音乐学科的教学评价本身也非常重要。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指导后某学生能够从多次的失败中走向成功[3]。利用成就激趣法,能使学生在排箫创编活动中取得成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五、利用游戏教学法激趣

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有非常强烈的活动欲望。游戏作为少年儿童常见的娱乐方式,深受其喜爱。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教学法,也能够取得比较好教学效果。角色扮演法是游戏教学法中的常见形式。音乐本身也有关于人物形象的表达功能。进行排箫创编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深受儿童喜爱的动漫人物形象,帮助他们分析其背景音乐与人物形象特征的相关性。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表达与人物形象的关联性后,再要求他们自主开展排箫创编活动,对自己喜爱的人物形象设计背景音乐,尽力贴合其本身的人物特征。通过类似的方式,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积极开展排箫创编活动,从而取得良好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在排箫创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乐理知识,认识音乐,感受音乐,从内心深处产生音乐编排创作的冲动。小学音乐教师务必要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入手,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排箫创编活动中产生优秀作品,推动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提高,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傅敏玲.乐思至美  焕发新声——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创编的实践与探究[J].文科爱好者,2023(02):175-177.

[2]赵培培.音乐创编教学的育人功能与实践[J].教师博览,2023(12):4-6.

[3]李冰艳.探讨小学音乐创编活动组织原则[J].文理导航(上旬),2023(0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