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王桃艳

湖南常德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中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为主的,而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掌握基本的旅游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在实践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专业型人才。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却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只掌握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等到了真正的旅游实践环节,他们往往不知所措,根本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把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职;旅游管理;实践教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管理专业成为了中职学校的热门专业,学生对各种旅游知识也充满了好奇。但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再加上师生互动较少,学生逐渐对旅游管理知识失去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因此教师在旅游管理知识教学时,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一、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探析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健全

国内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大都开设了实践教学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也有明确的说明。

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依然停留在简单的实践技能教学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分配和课程比例明显失调,实践教学内容死板陈旧,与传统教材的区分度并不高。同时,实践考核过程管理松散,缺乏持续有效的关注与反馈,导致考核流于形式,实践教学效果被大大削弱。

(二)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滞后

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旅游专业技能的最好方式。然而,目前部分中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很多中职院校由于重视性不足、资金支持不到位等诸多原因,虽建立了相关实训室,但与教学要求和行业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其次,各中职院校在实训室建设完毕之后,由于相关制度尚未健全,致使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性无法得到充分展现,利用率比较低。

(三)校企深度合作机制不完善

当前,对于中职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来说,校企合作机制已有序建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因缺乏有效的双赢机制,故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顶岗实习指导考核、行业导师聘任、安排就业推荐等方面未进行深入互动,深度合作机制有待完善,依然停留在输送和接纳实习生的初级合作阶段。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一般不会安排学生轮岗实习,忽视其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大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只能从事同一固定岗位的工作,难以达到企业育人的预期目标。

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本就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可是不少学校因为师资力量有限以及受本科院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生源质量下降等问题,导致如今中职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生源质量普遍较差。另外,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自然较低,故而无法主动参与专业实践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往往会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些现象,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期间,可以为学生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例如可以在专业理论知识讲解完之后,基于当地的旅游资源,带领学生到旅游景点展开实地探索,让学生亲自应用所学知识来设计旅游路线,预测旅游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处理方案。这样,学生就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其也能在完善教学知识体系中得到成长,真正成为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在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推进的过程中,学校需要为学生构建校内实训基地,这能有效提升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旅游行业的实际诉求,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能力训练,以此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为其今后顺利就业打好基础。同时,中职院校最好能够在构建实训基地之前针对旅游行业岗位诉求开展全面的调研,如借助网络、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来了解行业对于学生能力及专业的要求,从而使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助力提升教学针对性,为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打好基础。一般情况下,实训室可谓较为常见的类型,如智慧旅游实训室、旅游模拟实训室等,学校可以基于此来构建相应的实训室,以更好地满足专业学生的实训需求。

(三)优化教学考核方式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做好相应的评价与考核工作,从而把握实践教学效果,为之后的实践教学优化与调整夯实基础。通常情况下,实践教学大多依托实习单位开展,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是以实习单位评分、指导教师评分为主,而且学生自己也需要撰写一份实习报告,这三方面的总评分就是学生实践考核的最终成绩。教师在实践教学期间一定要做好对这一方面的考核与评价,同时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观察学生实习表现,综合展开合理评价。除此之外,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也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养提升效果及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这样才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考核的合理性及针对性,从而为之后的教学调整及优化打好基础,最终有效提升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旅游专业的教学,一定要分析现存问题,认清形势,让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对接,使得教学实践活动常态化、持续化、实效化。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及专业技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平稳发展。然而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以构建实践“教学框架”及“教学路径”的方式,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婷婷.大数据时代中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文教资料, 2021(27):140-143.

[2] 邓叶.浅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生电脑, 2021, 000(002):P.1-1.

[3] 张晗.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