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户外混龄游戏中基于幼儿个性发展的层次性指导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8
/ 2

浅谈户外混龄游戏中基于幼儿个性发展的层次性指导策略

董薇

河北省永清县县直机关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中,基于幼儿个性发展的层次性指导,是指教师根据幼儿不同年龄、不同运动能力和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策略,在尊重、理解、关爱的基础上,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教育指导。活动中,教师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投放难度系数不同的游戏材料,预设不同的活动目标,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以此来更好地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对幼儿实施层次性指导,还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发展水平的关注,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信心,使幼儿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游戏当中,在游戏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层次性指导;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幼儿;个性

户外混龄综合游戏活动是一种新的自主游戏形式,幼儿在真实且自然的环境中积累经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在开放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感知他人的情绪状态和交往需要,发展协商、表达、合作以及情绪控制等能力。

户外混龄游戏中的指导是否适宜、有效,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创造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针对幼儿个体差异进行有效的层次性指导,能够更好的引发幼儿独立思考,促进幼儿人格、个性和谐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教师要尊重和欣赏幼儿差异,根据幼儿个别差异制定和实施教育计划。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闪光点,对个别能力有欠缺的幼儿提供帮助。”在活动实践中,我也真切的感受到,相比较传统的单一、条文条款的、机械的指导方式,层次性的指导凸显出了优势。活动过程中,教师基于幼儿个性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能够使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相应发展。下面是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幼儿户外混龄游戏活动中,如何基于幼儿个性发展做层次性指导进行阐述。

一、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指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传统的教育观念比较单一,各种评价标准和教学理念都指向同一方向,这显然不是现代教育理念所认同的。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自己的性格特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幼儿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水平,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不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努力创设出一个适宜所有幼儿发展的环境,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幼儿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自己的节奏在活动中获得满足。

二、关注幼儿活动情况和需求

教师在活动中作为观察者、引导者、保护者、支持者,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具体活动情况和需求。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了解到幼儿的已有经验、发展水平、心理活动、兴趣、个性特点等。以此指引教师从幼儿年龄特点和内在动力出发,预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阶段性地调整活动材料和活动内容,创设更加适宜的活动环境,更好地引导每一位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建构经验,实现自主学习,提高活动效果。

三、层次性投放游戏材料

不同年龄的幼儿能力有差异,相同年龄的幼儿在能力上也有差异。因此户外游戏材料投放要注意层次性,不能“一刀切”。小班幼儿思维直观形象,动作技能简单,老师可投放进行简单走、跑、跳、投、爬等动作的材料。中班幼儿,很多动作技能都开始发展,老师可适当增加一些“障碍”。大班幼儿抽象的思维已经具备,动作技能都有很大的提高,老师可以将多种材料结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去探究。教师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投放游戏材料,如:平衡区,可以为幼儿提供高低、宽窄、曲直、材质不同的多种平衡木,鼓励其自主进行探索和运动。投掷区,材料的轻重和大小应该可供选择,可以是悬挂起来高低不同的塑料圈或者小铃铛,也可以是固定在墙上高低不同的小篮筐、塑料圈、圆心靶等。球区,可以提供不同材质、不同型号的球。除此之外,还可以提供多种球杆、球托、投掷筐等特色材料,供幼儿体验多种不同球类的运动感受。层次性投放材料结合预设不同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四、确定不同的指导侧重点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小中大班的活动指导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弱,户外活动中保教结合显得更为重要。中班幼儿,安全方面是活动指导的重点,一方面要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在活动中时刻观察幼儿,在幼儿活动兴奋或注意力分散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指导。大班幼儿活动的力度较大,爆发性较强。所以在每次活动前都要强调活动规则,这样有利于幼儿的自律,也便于同伴间相互提醒、相互帮助。

五、根据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活动中做到因人施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每一个幼儿教师必须遵循的原则。在观察、分析,了解每一个幼儿活动状态的前提下,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和活动情况,采取适当的指导策略。如:幼儿出现矛盾的时候,教师应准确把握介入时机,以平等身份参与到游戏中,打破幼儿之间的情绪对立,重新构建良好的游戏氛围。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幼儿,教师应该做好师范带头作用,带动幼儿一起活动。对体质弱的幼儿,做好行动指导,提高其对游戏的理解,并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展开游戏,强化游戏体验。

六、鼓励幼儿获得成功体验

成功感是提升幼儿自信的法宝,也是推动游戏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动力。作为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活动机会,善于发现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与鼓励。并适时适度加以指导,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如:帮助幼儿学习做事的技巧,请能力强的幼儿带着自信心弱一些的幼儿一起游戏等。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幼儿在点滴的成功中获得自信,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结束语

相比较传统的活动指导方式,这种多方面、多层次、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每一位幼儿都看到了自己的提升空间,让每个层次的幼儿都在活动中得到了丰富的体验。这样的指导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内驱力,丰富幼儿的亲身体验,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菊琴.浅析如何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培养良好个性[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01).

[2]罗龙彩.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指导的意义及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下旬,2020(3):1.

课题标识:本文系廊坊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幼儿园户外混龄综合游戏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 课题编号:2021237)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