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联觉在小学习作中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通感联觉在小学习作中的实践探索

郭文美

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第一小学4175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和重心的重点转移到更加重视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升的培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更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设计和创新优化。学生的习作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拓展和丰富,也是锻炼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注重通过通感联觉方式在小学语文习作中应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目前的重要研究实践。本文以语文习作教学探究,注重分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通过通感联觉的实践探索,提出可行性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供参照。

关键词:小学语文;通感联觉;习作

引言:习作板块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在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感联觉”的方式在写作中具有耳目一新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增加习作感染力和语言表达力,对于习作方法而言具有积极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通感联觉实践,能够提高学生语文习作水平,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增强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获得更深刻的语文感知,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在小学习作中通感联觉的概述

“通感联觉”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互为转移、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另一感官上的表现手法。在通感联觉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等等,这些都是“通感”。在这种多种感官调动中,造成了想象力的无限延伸,也产生了巨大的美感,对于写作训练和语言表达的感染力而言,能够使得语言掷地有声,在赏析中也回味无穷,使得情感更加升华,主旨更加明显,其中的美感更加突出,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感联觉在小学习作实践中的要点

(一)注重感官之间的相似性

“通感联觉”在习作中应用常常需要抓住感官之间的相似性,才能达到习作语言的巧妙设计,促进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因此,在通感联觉的应用中,需要结合“比喻”的修辞方式,能进一步结合比喻修辞中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结合通感联觉进一步在习作中体现。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文《走月亮》当中写到:“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既有视觉又有嗅觉,通过视觉嗅觉的相结合,表现出文字巨大的魅力和其中对于自然景物描写的灵动性和深刻的喜爱之情。在这样的结合教材的赏析中,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更深刻的认知通感联觉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美感,从而在习作运用中,结合这种感官之间的巧妙应用,碰撞出更惊艳的习作表达形式[1]

(二)注重美感的营造

通感联觉,就是把不同感官的对于事物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具有诸多通感联觉的写作方式,作为一种习作中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表达方式,在传统的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也能经常发现作者习作中对于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因此,作为小学语文习作中的通感联觉,实际上也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尝试。通过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感官之间的相互联系沟通,能够在欣赏和写作训练中充分的体现其深刻的审美价值。因此,在通感联觉的应用中,需要充分注重其中的审美要素,注重美感的营造。不论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是“你笑起来很甜”在这样的引导下,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通感联觉带给人的美的感染力和审美魅力,在习作中体现,更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和创作写作体会。

(三)善于发挥想象和联想

对于通感联觉而言,可以说,在小学语文中,没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就没有通感。在对于通感联觉的习作赏析和训练当中,最重要的是在想象中触发灵感和想象力,产生更大的美的感受,能够更好的表达和体现出来。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走月亮》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以课本教材作为主要的分析材料和文本,结合通感联觉进一步引导学生能够在习作中体验和感知通感联觉的审美魅力。在这篇课文当中,以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色作为主要写作对象,通过对于云南的山水以及人和景的描写,从心灵的角度出发,使读者感知到灵动、自然、纯真的乡土之美。例如:“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在这样的文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也需要更多的调动多种感官,在具体的写作练习中能够深刻感知联系生活实际走进画面,学会运用通感赏析和表达写作[2]

(四)重视各类感官的多元调动

    在小学习作中运用通感联觉可以丰富作品的描写和表现,使读者能够通过多种感官共鸣来感受作品中传达的情感和意境。以《春天的记忆》这个题目为例,教师可以先描述春天的场景和景色,可以运用丰富的视觉元素来呈现。比如,用色彩明亮、鲜艳的词语描绘盛开的花朵、绿意盎然的枝叶、蓝天白云等场景,启发小学生的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听觉描写:通过对声音的描绘,让读者能够听到春天的声音。比如,描写鸟儿欢快的歌唱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春雨轻拍窗户的声音等,营造出春天的动听氛围;嗅觉描写:利用香味的描写增强读者对春天的记忆。例如,描述花朵散发出的芬芳香气、泥土的清新气息、青草的清香等,引发读者对春天气味的联想;味觉描写:通过描写春季特有的美食或食材,唤起读者的味觉记忆。比如,描述新鲜水果的甜蜜味道、草地上的野花蜜的香甜味等,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带来的美味;触觉描写:通过描述触感来传达春天的记忆。例如,描写柔软的春风轻抚面颊的感觉、细腻花瓣的触摸、舒适的阳光温暖肌肤等,让读者产生身体上的亲近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关于这个题目的描写里进行多样感官的调动,最大限度的去引导学生感受春天、表达春天。

    再比如,教师想要引导学生以童年趣事这个题目为例来进行写作,表现自己对于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向往,那么教师仍然可以通过5个方面的启发来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在视觉描写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当时的场景和细节,比如学生童年发生了什么样的趣事?这件事情发生的地点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景物?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回想当时的听觉感受,比如在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自己听到了哪些声音,如小伙伴们的欢笑声,朋友之间的交流声,自然界里的风声、雨声等等。在完成了听觉上的描述之后,就可以思考味觉方面的感受,比如在童年趣事发生的时候自己闻到了哪些味道,有没有自己爱吃的零食,妈妈做的饭菜是否散发出了自己难以忘怀的气味,奶奶零食罐子里的味道,海水、草地等各种各样的气味,都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增强文章可读性的关键元素,教师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去进行细节上的回忆,增强学生对于感受的描写。最后在触觉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全方位的去进行童年趣事的展示,就要引导学生进行真实可感的情境创建。就比如说有一个学生描写他童年的时候在小溪里游泳,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在小溪里游泳,身体皮肤是不是感受到了水的清凉,水流在自己的皮肤上流动等各种各样的细节。通过这样的逐步引导,能够使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不断进行细节上的补充,真正意义上为读者创造真实可感的情境,增强小学生作文的吸引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丰富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感官的体验,增强细节性的描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开阔视野提升自我不可或缺的能力。通感联觉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在写作中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的语言规律和提升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也能在写作赏析中更深刻的感知到语文的魅力,促进习作的感染力和产生情感触动,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都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洪英.通感联觉在小学习作中的实践探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8):223.

[2]焦永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教育界,2023(07):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