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技巧

何川

四川省达州高新中学  635755

摘要:随着2022年新课程标准颁布与实施,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改进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更好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成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重点内容。而课堂导入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统领着整节语文课,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文的世界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堂的内容。因此,想要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帮助学生高效学习语文内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打造有吸引力的语文课堂,要从精彩地导入入手。基于上述内容,本文简要探讨了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新课导入的技巧。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新课导入

前言:新理念下的教学强调教师通过学习氛围的渲染,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新课导入,也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把学生引入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语文新课导入是语文课堂开展教学的第一步,奠定了整个课堂的情绪和学习氛围,一节课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可以说是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了基础。精彩的、恰当的课堂导入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快速地进入语文学习状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所以,语文新课导入需要教师精巧的设计,进而为课堂的成功奠定基础。

一、初中语文新课导入的作用

一方面,初中语文新课导入可以使学生收心,将注意力回归到课堂中来。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刚上课几分钟并不能将注意力快速地放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可能忙于准备学习用品或者沉浸在课间的娱乐中,无法立即做好本节课学习的准备。而精彩的导入能够较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调整状态,让学生做好新内容学习的准备。另一方面,有趣的导入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一些学生在初中阶段为产生厌学的心理,加上长期的语文学习,其会认为少听一两节语文课也不会降低自己的语文成绩。因此,在这时精彩有趣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二、因课制宜,精巧导入

新课课堂导入环节是学生学习的开始,也是教师教学的开始,一个好的导入设计,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调动教师教学情绪。导入环节的方法和形式不是千篇一律的,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题材、学生的情况等等来设计导入方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学习。这一环节是教师艺术匠心的呈现,语文教师要重视每节课的导入设计,把握好导入的时间,不可以喧宾夺主,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导入上,做到简洁高效,以巧妙的设计吸引学生注意。

(一)趣式导入法

学习需要有兴趣,精彩有趣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整节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趣味导入的方式有很多:设置悬念、猜谜、故事、游戏、表演等等导入方式。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同的方式,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作为课堂导入,调动学生的情绪。例如,在导入《伟大的悲剧》这一课时,播放有关南极的视频,然后介绍本文探险者斯科特前往南极的事件,然后请同学猜一猜他们发生了些什么?他们此行结果如何?题目中,伟大体现在何处?通过设置疑问,使学生产生疑惑感,利用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于后续内容的学习与理解。

(二)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语言渲染、环境创设等方式为学生营造特定符合本堂课所学内容的学习氛围,通过与语文知识有关的情景可以减少学生的厌学的心理,吸引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而且语文内容常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学习,也便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因此,教师可以创设多样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选择与应用合适的教学情境进行导入,促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语文学习的状态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多种媒体手段来进行辅助导入,如图片、视频、音乐等等。

以《孙权劝学》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老师最近发现有个同学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在我劝他学习时,他总是说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自己又不考名校不用那么费劲学习,我再给他说些什么,可又不知道要说什么,你们可以帮我想一想吗?”,创设劝导他人学习这一情境,再请学生思考并回答,进而导入孙权遇到这种情况时是如何做的,进而展开本节课重点内容教学。通过劝学情境的创设与学生的思考,自然过渡到新课学习,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更好地理解本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情感。

(三)复习导入法

教师借助与本课新学习内容有关的旧知识,由旧知识引出有联系的新知,符合教材编排的由浅入深规则,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便于学生接受与理解。在讲解同一类型课文内容时借助旧知导入新知,比如在讲到离别诗可以复习其他的离别诗;在讲解同一作家所写的不同课文时,可以通过联系以前学过的文章,回顾作者生平,进而导入新课,同一作者的创作风格基本保持一致,更便于学生理解与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藤野先生》这一课文时,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鲁迅先生的另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孩子们,我想大家应该还记得在三味书屋中那位严厉的书塾先生吧,那是鲁迅先生童年时的老师,那么,鲁迅先生长大后又遇到了怎样的老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本篇知识的接受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积极性。

总结: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推动初中语文新课导入环节的巧妙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具体课文和具体学生情况进行导入设计,充分发挥好导入环节的积极作用,处理好导入环节与其他教学过程的关系,利用好趣式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索欲望,也可以通过创造一定的情境进行导入,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借助旧知识导入新知,利于减少学生对于新课文的生疏,便于学生接受新知,提升学习热情。当然,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语文教师应利用多种方式灵活选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赵永胜.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新课导入技巧[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2(11):60-61.

[2]周红梅. 一"导"激起千层浪——浅议初中语文新课导入策略[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 000(046):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