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心理咨询中良好帮助关系的建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初中学生心理咨询中良好帮助关系的建立

蔡淑莲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中兴学校,广东 梅州 514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初中学生心理咨询和教育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初中学生心理咨询中良好帮助关系的建立有一定的必要性,需借助心理咨询技术方法,缓解师生心理隔阂;借鉴心理咨询以人为本理念,满足学生情感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遵循发展规律,以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初中生未来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心理咨询; 帮助关系; 九年级

初中生属于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这一阶段的学生其心理、生理发展都处在较为重要的阶段,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如何将初中学校心理咨询的功效有效发挥出来,在初中学生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帮助关系,也是初中学校发展的要点。

一、借助心理咨询技术方法,缓解心理隔阂

心理健康教育是相对独立的教育活动,是德育、智育等所不能取代的。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有良好的推动作用。通过班主任给学生灌输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和人格的培养。百余年来各国心理咨询师在各自的心理咨询实务中,总结并提出了很多实用且有效的心理咨询方法,包括心理动力学方法、音乐疗法、认识领悟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教师需适当地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关注发现并了解,借助心理咨询技术方法,改变学生的认识,缓解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

例如,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生理原因,外貌、声音等发生变化,可能会遇到被同学讨厌、欺负、嘲笑等情况,在人际关系最敏感的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外貌很关注,也十分在意同学的评价。这种玩笑式的负面评价容易给初中生的生活、学习、情绪及身体健康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发生冲突时,学生会感到愤怒和委屈,教师首先应引导有情绪的学生合理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想法;其次,要让矛盾双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引导应承担责任的一方,主动承认错误,切忌因为顾及“面子”认为朋友一定会无条件理解和包容自己;再次,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用语言攻击同学的学生思考“当自己受到类似的伤害时心理感受如何”,使其更好地认识并改正错误;最后,教师要告诉有错误行为的学生,这是“校园暴力”的一种,不利于未来发展。

二、借鉴心理咨询以人为本理念,满足情感需要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他们不同于小学阶段的儿童,也不能用成年人的方式处理问题。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一个矛盾的成长阶段,很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直接导致行为问题。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必须要借鉴心理咨询以人为本理念,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和情感需要。

青春期学生的自我意识蓬勃发展,情绪起伏较大,也更注重同辈评价,友谊关系更为脆弱、紧张。不同的青少年对结果的归因不同,有的会把问题归因于自己,认为自己做得不好才失去了朋友,但若长期如此,个体会产生退缩行为并由此产生自卑感;还有学生会把问题归于对方,这不仅失去了朋友,还会形成自负心理,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心理学家凯利认为导致结果的因素有三个——做出这个行为的行为者、行为针对的对象和行为发生的背景。教师在帮助学生归因时可以引导其从这三个维度进行客观分析,解决问题,提升自我。利用三维归因理论引导其从个体角度分析一个学生被集体疏远的原因,如果只被一两个同学疏远,很可能是因为他和他人发生了冲突或矛盾;如果是被集体疏远,很可能和个体自身有关,这就需要分析自身的原因。为此,应首先鼓励该生学会微笑待人,慢慢拉近与其他同学的距离;其次引导该生尝试多在生活中帮助他人,并适当展示自己,主动参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不做“另类生”,使其明白“从心里觉得自己和别人是一样的,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喜欢”。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遵循发展规律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这个阶段正是形成正确的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初中学生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帮助关系,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遵循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常,初中生的人际交往特点相较于小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发生显著变化,小学阶段的团体交往方式逐渐被核心成员交往方式所取代。由于环境的改变及时间限制,初中生会疏于对小学朋友的交往,同时随着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及思维认知的改变,初中生对同伴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如果同伴达不到心中的标准就会产生失望、郁闷甚至被欺骗等情绪。面对这类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人与人在频繁接触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遇到矛盾需等到彼此心平气和时,再坐到一起促膝而谈,倾听各自内心的真实想法,切忌近因效应产生认知偏差,进而丧失一份珍贵的友情。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友谊交往是互动的,更是平等的。告诉学生:“如果你需要好朋友,自己要先学会做一个好朋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理解自己的朋友,这做起来并不难。例如,发生冲突时不妨多点耐心,少些冲动;多点倾听,少些抱怨;试着去询问对方的感受等,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可以为自己赢得稳固而长久的友谊。”

综上所述,心理咨询可以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即将升入高中的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只有在初中学生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帮助关系,才能推动心理咨询工作的进步,提高对学生的心理咨询效果,从而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涛.心理咨询技术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4(04):111.

[2]陈讯. 孩子们的心灵港湾——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中校园心理咨询室纪实[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二),2016:4.

[3]靖安源.让初中学生主动走进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方法和策略[J].新课程(上),201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