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优化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多角度优化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

周尚莉

甘肃省渭源县清源镇第二小学

摘 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作业的多元化推进过程仍旧十分缓慢,学生的数学作业依旧以教师统一布置的书面作业为主。笔者对小学数学作业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以后,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作业内容重复性高、数量多、缺乏层次性;数学作业形式单一枯燥;教师批改作业的方式简单,缺少学生间的互批互评;作业评价缺乏带有人文关怀的评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待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多角度优化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供小学数学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多元化;教学研究

引言:长期以来,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仅仅是简单的进行设计,设计内容多以配套习题为主。在作业设计的内容中,虽有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视不足,意识缺乏。本人认为,当前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仅仅只是碰巧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因此,本研究通过结合调查研究的方法,发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丰富作业设计思路,将数学核心素养与作业设计有机结合,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作业内容丰富化,增加学生的体验维度  

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为小学数学作业的一部分,是理论联系实践最好的体现。这样的作业内容,能够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例如在生活中某校共有38名学生与教师外出游玩观光,遇到湖泊需要租船过河,怎样租船最便宜?大船限乘六人,每条三十元;小船限乘四人,每条二十四元。

二、作业形式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在布置小学数学作业时需要从各个方面考虑不同类型的作业的比重。

①书面习题

书面习题是最普遍且常见的作业类型。这种作业通常是有纸质形式的且考核较为方便的,如课后习题、练习册上的习题等。这类习题对于课后巩固数学公式以及相应的算法具有重要作用。

②口头交流

口头交流是区别于书面作业的,其最大的特点是互动性。这类作业要求学生能够用口语进行表达,表达的方式可以是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后。鼓励同学之间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对具体的数学习题进行讲解或者是陈述做法。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作业的有效性。

③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作业强调作业的实践性。依据教材设置的内容,可以通过画画、裁剪、折纸、拼图等形式来完成作业。这种作业形式丰富且又去。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动手操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寓教于乐的作业形式,受到学生的喜爱。

④小调查

调查作业的主体是学生,既可以是调查的对象,也可以是被调查的对象。通过教师创设的具体情景,进行调查设计,这种调查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这类作业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启发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如在教学《蒜叶的生长》时,教师可以布置如下作业:

首先,综述主要思路“为了达成实验教学的三个目标,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在“吃不完的蒜叶”中,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提问。通过“快乐地种植”活动,学生体验分工合作、动手实践。通过“严谨的数据”记录,学生学会实验探究、观察记录。通过“奇妙的应用”,学生体会统计应用、合作交流。在“不断的提升”中,学生回顾反思,收获成果。”随后,再分别阐述五个环节的具体活动与设计意图。

三、作业布置分层化,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在许多教学活动中,都会出现“满堂灌”的情况,布置给学生的数学作业也采取无差别对待,忽视了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学校、家庭和老师一直都在强调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是能够真正独立能动的个体。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的基本情况等,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

四、作业评价多元化,实现学生的求成心愿

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通常是以“阅”或者“优”、“良”的字样为主,过于单一并且缺乏人文关怀。通过改变传统的作业“优”、“良”等级制,增添一些带有人文关怀的词语、句子、符号、表情等,不仅温暖学生内心,还能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鼓励学生进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对于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作业末尾画上一些符号、表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而对于四到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作业中写上鼓励性的话语或者建议,这样有助于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之处或者自身需要加强改进的地方。

结束语

结合日常教学内容发现,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枯燥,作业批改缺少人文关怀等问题,因此,本文归纳了相关方法,旨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促进小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减少小学生恐惧数学作业的心理,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也有利于小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勇.美国学生作业给我们的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2014,(1).

[2] 何明娟.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研究[J].科教文汇,2016,(22):101-102.

[3] 李芬.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性练习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J].儿童大世界(上半月),2019,(10):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