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从校办院到院办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2
/ 2

985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从校办院到院办校

邬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191)

摘要:二级学院是高校的基层组织和办学主体,其治理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高校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本文以985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二级学院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借鉴了世界一流大学二级学院治理的经验和特点,提出了从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的思路和建议,旨在为推进高校二级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985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创新

一、引言

二级学院是高校的基层组织和办学主体,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能。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二级学院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创新力,成为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探索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二级学院治理模式,是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985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权责不清、制约不足

目前,985高校二级学院在人事、财务、科研、教学等方面仍受到较多的上级干预和约束,缺乏相对独立和自主的权力。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监督机制,部分二级学院在行使权力时容易出现权力寻租、滥用权力、决策失误等问题。

(二)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

目前,985高校二级学院在组织结构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一方面,部分二级学院设置过多过杂的机构和职能部门,导致管理层次多、职责交叉、资源浪费等问题;另一方面,部分二级学院缺乏必要的机构和职能部门,如教授委员会、教务处、科研处等,导致管理空白、职能缺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三)参与不广泛、沟通不充分

目前,985高校二级学院在决策过程中还存在参与主体不广泛、参与方式不多样、参与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一方面,部分二级学院决策过程中忽视了师生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导致决策缺乏民主性和公开性;另一方面,部分二级学院决策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导致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世界一流大学二级学院治理模式及其特点

(一)权责明确、制约平衡

世界一流大学二级学院在人事、财务、科研、教学等方面享有较高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和策略。同时,世界一流大学二级学院也受到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的约束,需要按照上级的目标和要求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任务。

(二)结构合理、功能完善

一般而言,世界一流大学二级学院都设有教授委员会、教务处、科研处等重要的机构和职能部门,分别负责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核心职能。同时,世界一流大学二级学院也设有其他辅助性或服务性的机构和职能部门,如招生办、就业办、国际交流办等,分别负责招生工作、就业指导、国际合作等支撑职能。这样,既保证了二级学院内部协调运行,又保证了与上下级单位之间有效衔接。

(三)参与广泛、沟通充分

一般而言,世界一流大学二级学院都设有各种形式的代表机构或咨询机构,如教授委员会、教师代表会、学生代表会等,分别代表教师、学生等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并参与重要事项的讨论和决策。同时,世界一流大学二级学院也建立了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如定期召开各类会议、发布各类通知、开展各类调查等,及时传达上下级单位的信息和要求,并反馈自身的情况和问题。

四、从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的思路和建议

(一)赋予二级学院更多自主权

1.在人事方面,赋予二级学院更多的教师聘任、考核、晋升、激励等权力,让二级学院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人才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并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激励。

2.在教学方面,赋予二级学院更多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质量保证等权力,让二级学院能够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并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保障和提升。

(二)完善二级学院内部治理结构

1.在领导层面,完善二级学院的领导班子和领导职责,让二级学院的领导能够充分发挥战略指导、总体协调、对外联络等作用。

2.在机构层面,优化二级学院的机构设置和机构职责,让二级学院的机构能够充分发挥服务保障、管理监督、专业支持等作用。

3.在代表层面,建立二级学院的代表机构和代表职责,让二级学院的代表能够充分发挥民主参与、利益表达、监督反馈等作用。

(三)增强二级学院外部治理沟通

1.在上级层面,增强二级学院与高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让二级学院能够及时了解和执行上级的指示和要求,同时也能够反映和解决自身的困难和问题。

2.在同级层面,增强二级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或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让二级学院能够借鉴和学习其他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能够分享和展示自身的成果和优势。

3.在下级层面,增强二级学院与教师、学生、校友等利益相关者的沟通联系,让二级学院能够关注和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同时也能够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结论总之,985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创新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必要条件。本文以985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二级学院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借鉴了世界一流大学二级学院治理的经验和特点,提出了从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的思路和建议。我们希望本文能够为推进高校二级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袁向前,《“校办院”向“院办校”的转型》[J]. 教育探索, 2022(5): 8-11.

[2]田霞,梁钊,《浅谈高校“院办校”改革背景下数学系治理模式创新》[J]. 数学教育学报, 2022, (05):116-121.

[3]周鸿,《高校院系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以二级学院为例》[J], 现代教育管理, 2022(9): 30-33.

[4]黄志凌,《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创新研究》[J].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2022, (02): 94-97.

[5]沈蔚,《高校“院办校”背景下二级学院治理模式创新研究》[J]. 家长学校, 2022(4): 48-51.

[6]王林抒,《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 科技资讯, 2021(01): 168.

[7]黄文娟,《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创新的路径与思考》[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1, (02): 87-93.

[8]韩云芳,《高校“院办校”改革的机制创新与治理模式研究 ——以某高校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 2021(5): 50-54.

[9]朱宁,《“院办校”条件下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的完善》[J].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2020, (05): 11-123.

[10]毛新丽,《高校“院办校”背景下二级学院治理模式创新与完善》[J]. 理论与实践, 2019(22): 3-5.

作者简介:邬丽,1981年9月,女,山东莒南,汉族,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