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野下基层开放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2
/ 2

立德树人视野下基层开放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叶歆

河源开放大学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高校的办学要以此为基础,开展教育的同时要大力推广思政建设。目前大部分院校都已经开设课程思政内容,将道德教育深入到课堂当中,也让基层开放大学的教学更加多样化,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基层开放大学;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建设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基层开放大学的教育都已经达到了成熟水平,对教育的探索也不仅限于课程知识内容,更多地围绕道德建设开展。课程思政是深化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部分高校都已将课程思政投入教学,且初见成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让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院校教学有了更长远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要围绕多方面内容展开,以课程思政为核心进行布局,让基层开放大学的教学水平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

1立德树人视野下基层开放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

1.1教学资源不足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基层开放大学虽然已经达到了教育资源的全方位提升,但是距离目标需求仍有一段距离,让课程思政的开展依然存在很多的阻碍。我国部分开放大学的师资力量相对于高等院校的基本水平来说不占优势,因此教育水平也无法与之相比,从教育的长远角度来看,其内在动力不足。这种资源匮乏的状况不仅仅表现在个别院校,许多基层开放大学都存在这种情况,也自然而然会出现因教学资源匮乏而产生的盲目建设情况。盲目的教学资源建设会让学校走上错误的发展道路,教学资源虽然不足,但是其引进也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需求来引进教学资源。

1.2教学浮于表面

部分开放大学对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大都是追求教育的推进而非关注教育的实际效应。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并且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到教学当中,达到教育工作的稳定推进,切合实际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许多开放大学在教学过程中只满足与教学形式,却脱离实际进行教学,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无法理解教师所传达的内容,教师对这一现象并不关注,也不会根据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进行课程调整。还有部分基层开放大学只进行了单方面的课程强化,而不是将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到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去,这也导致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浮于表面,无法深入地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内心。

1.3课程思政发展落后

立德树人视野下,思政教育的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才是教学的重点,只有结合生活实际,才能够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但是目前许多开放大学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新的教学理念并不符合当下的教学形式,拒绝实现教育改革,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于立德树人理念的推动是十分不利的。课程思政的开展首先要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才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传递正确的知识,如果传统的教学观念一直延续,那么只可能对课程思正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教学发展落后。

2立德树人视野下基层开放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2.1加强课程思政的多元化探索

课程思政的多元化探索是提升其教学成果的主要手段,目前开放大学的思政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如果开展对外合作的教学方式,会对开放大学的教育结构产生影响,让教学体系有更丰富的层次。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优化基础建设,能够系统地推进教学计划,系统进行改革,避免出现盲目推进课程的情况出现。开放大学的多元化探索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企业和政府都可以作为合作对象,这样不仅能够解决部分企业的人权稀缺问题,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机会甚至解决就业问题。政府机构的参与也能够让教育理念得到深化,部分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存在的疑问可以通过政府机构的合作得到解答,弥补了基层开放大学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不足。

2.2明确课程思政改革思想

基层开放大学在教学方面大都比较单一化,想要在这种大环境下推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就需要进行教育改革,而课程思政的改革也在此行列。学校内部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改革的思想,要在明确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工作,这样才能够为教育搭建起一座稳固的桥梁。明确改革思想能够让教师首先理解课程思政的实际意义,避免出现教学形式表面化的情况,发挥教学的实际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要了解大学生对于思政内容的真正需求,以便于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也能够感受到课程改革的变化。

2.3调整课程思政教育评价体系

目前基层开放大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大都是围绕基础思政教育开展的,对于立德树人理念的融合无法做到合理的评价。为了保证在立德树人视野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学校要首先提升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并对现阶段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调整,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和教师的考核方式都要有不同程度的更新。教育评价体系的设定要围绕立德树人观念开展,要将教育与实际联合起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也不能单单评价学生的期末成绩,要结合日常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在实践考核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组织课程实践,进行情景模拟,将课程思政融入学生的教学评价分析当中,以此提高教学评价的整体质量。

2.4深化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活动

深化道德水平的教育,实践是最好的方式,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实践方式都是可供选择的方式。目前基层开放大学对思政教育实践并不重视,导致许多教学中的细节内容无法落实到生活当中,也让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透彻。开放大学要根据这一现状设计定期的实践活动,可以综合校内,校外课程思政的双向发展,吸收不同的教学经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保证学生能够有效理解教学内容,增强道德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视野下,基层开放大学“课程思政”的建设和探索都要结合实际进行,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要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教学。提升立德树人视野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时效性,是推动基层开放大学发展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文晋.“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化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1):40—42.

[2]赵富学,陈蔚,王杰,等.“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五重维度及实践路向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4):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