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成果、演进理路和经验启示[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成果、演进理路和经验启示[1]

邓亚当1 ,马永2

1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510430 2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510520

摘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百多年来,不断地“化中国”,也不断地“中国化”,形成了“三次飞跃”的历史性成果,并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演绎了实践化、具体化和大众化的演进理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始终坚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守正创新基本理念、坚守人民立场价值取向,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演进理路;经验启示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百多年来,在不断“化中国”和“中国化”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成果和演进理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通过“三次飞跃”和“两个结合”系统全面概括了这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成果和演进理路。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成果,都是对当时一定社会关系和物质生活的反映,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实践。通过对“三次飞跃”的历史脉络和“两个结合”的演进理路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可以为新时代具有诸多新的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良有裨益的经验启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成果

(一)在民族危机中孕育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尝试诸多救国方案,均以失败告终。中国亟需新的思想指导革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自“五四运动”开始播入中国大地后,便以其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中国独特复杂的革命形势中经受住了多重严峻考验,孕育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成果——毛泽东思想。大革命时期,在经历了右倾机会主义的失败打击后,党意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胜利,于是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实践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序幕。在土地革命时期,党又受到严重的“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损失惨重,后在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使毛泽东思想在多方面得到展开而趋于成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并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扎稳根做了重要铺垫。

(二)在挫折和挑战中催生新的飞跃

十年动乱之后,党和国家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如何作出正确抉择决定了未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接续成功。为此,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展开一系列探讨。如,支持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面对国内外严峻考验,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深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对新阶段出现的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不相适应、生态文明出现严峻挑战等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三)在百年变局中再次创造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局势正发生深刻变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百年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迫切需要新的理论创新来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作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再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演进理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化、具体化和大众化。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的实践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解决本国存在的现实问题。李大钊最早在1919年8月就提出在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设想:“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2]]这一设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者问题导向和实事求是的思维。此后,在党一百年多的历程中,无论是干革命、搞建设,还是抓改革、促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时代主要矛盾主要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经过一百多年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和实践,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十四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3]]在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原则进行实践过程中,我们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化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4]]后来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具体化的着力点:“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5]]并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革命性、民主性等基本原理具体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枪杆子里出政权、党指挥枪、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等内容,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此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守正创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论内容,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导中国实践,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没有脱离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而是根据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化为行得通、走得稳、能落地的理论内容,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6]]

(三)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大众化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扎稳脚跟并成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掌握人民群众的方式实现其大众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普及和推广,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和运用,成为解释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7]]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教育,使其深入群众。大革命时期,党通过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和学校、创办各种革命期刊、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积极发表文章和出版著作、发表演讲和举行抗战文艺演出等各种方式和途径,让老百姓了解马克思主义,提高大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着眼未来和全局,提出“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成为“我们党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任务”,[[8]]并在立体式宣传教育下,马克思主义首次真正覆盖全体大众。改革开放时期,党高度重视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机制,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化建设。这一时期恢复了党校、团校系统;通过了“85方案”“95方案”“05方案”,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加强了学校思政课建设。[[9]]新时代十年来,习近平同志更是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放在了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分别召开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实现了体系化、制度化、网络化的跨越式进步。

三、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启示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百年多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丰硕理论成果,积累了诸多实践经验,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重大意义。

(一)始终坚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10]]党一百多年来的奋斗成就雄辩地证明: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一次次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11]]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能取得丰硕成果,关键就是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根本观点。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着眼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二)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基本理念

党领导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关键是做到了守正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所以不管任何时候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首先必须守住马克思主义之正,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其次,要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培养和弘扬高尚的人格品质。”[[12]]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3]]五千年的文化滋养浸润早已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党的执政模式。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必须要始终守好,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三)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价值取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回顾党的百年多来的历史,不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生产运动,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亦或是新时代以来的脱贫攻坚事业和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14]]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党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学习教育活动,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践行为民服务观念,坚守人民立场的价值取向。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亿万人民的丰富实践中,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因此,在历史性地接过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这一神圣使命下,中国共产党人要把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植根于思想、落实到行动,激发全体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起来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为接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不断夯实和扩大群众基础实践主体。


[1] 本文为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课题成果,项目编号为GDSZXT-202113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N]. 人民日报,2021-11-17.

[[2]] 李大钊全集,第 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

[[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N]. 人民日报,2021-11-17.

[[4]]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1 册 [Z].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58-659,659.

[[5]] 毛泽东文集,第 3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

[[6]]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

[[7]] 冯刚.传播与超越: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5-13.

[[8]]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第263页.

[[9]] 冯刚.传播与超越: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5-13.

[[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5.

[[1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N]. 人民日报,2021-11-17.

[[12]]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7-368.

[[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70.

[[1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