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动力学解题思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高中物理动力学解题思路探讨

 孙长庚 

诏安县桥东中学  福建省漳州市  3635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行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中教育是学生时期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其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规划。其中,物理学科是高中诸多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重点科目之一。而高中物理动力学是高中物理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物理科目的考试中占分比例较大。动力学所涉及到的学习内容多且难度较大,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学习和理解。因此,在高中校园当中,很多学生对于物理动力学的学习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文主要是分析和探讨了高中物理动力学的解题思路,以期能够为物理动力学解题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 动力学 解题思路

引言

高中是学生时期,甚至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其中,物理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其自身的知识量较大、逻辑性和综合性较强,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作为高中物理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力学属于力学的分支,也是很多其他工程类学科的学习基础。动力学学科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有效地解决诸多问题。

1高中学生在物理动力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能力不足,没有掌握复杂的知识体系

相比于初中物理,高中物理课程具有更庞大的知识量、知识内容较为抽象且逻辑性和系统性思维较强,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要具有相应的空间想象力。但是,很多学生对于较为复杂的动力学知识解题尚且无法有效解题,对于问题的认知和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发现隐藏在题目深层的信息,造成在学生实际解题过程中经常出现缺乏必要条件,无法有效解题的情况。

1.2学生考虑问题单一,解题急于求成

大部分学生在进行动力学解题过程中,并不是对题目不理解而是由于自己的心态过于浮躁以及马虎,仅仅读了一遍题目就觉得自己掌握了题目的核心,做题过于马虎等导致自己明明会解答的题目也无法获取相应的分数。或者某些学生无法明白题目考核的内涵,导致题目只要涉及功率就想着从功入手并不考虑可否能从能量入手,进而忽视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高中物理动力学的解题思路探析

2.1审清题目并确认研究对象

在进行高中物理动力学的解题过程中往往在题目中会明确一、两个因素,而这些因素在题目中可能为直接也可能为隐含条件,为此,在实际的解答过程中,在明清题目类型之后必须要对审清题目,找出题目中所涉及的关键词,审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首先,通读题目。通过演绎方法来对题目进行解读,当解读完后在找出与之对应的关键信息,进而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可观分析,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罗列。而当解题完成后还要对答案进行审核以及演算,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其次,如果通读题目之后没有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则需要结合物体的运行进行演算。通常情况下,物体的运动包括匀速、变速等,为此,在解题过程中要在脑海中呈现物体相应的运动景象,并依托于场景来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进而罗列出有关的物体运动公式,进而提升解题效率。如下例题所示,具体的审题思路为:

例题1

首先,审题,确定已知条件为匀速、平衡状态以及斜劈上保持静止。然通过分析已知条件我们得出,物体整体状态是在一种平衡状态;然后,明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确定是分析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最后,解题。由于物体所收到的水平方向不受力,为此得出地面也相对的没有给劈摩擦力。

2.2找出题目的关键信息,建立物理模型

作为解决物理动力学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建立物理模型指的主要是结合题目关键信息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运动物体受力情况等的分析而构建相应的物理模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题目信息,找到关键解题信息,进而快速找到解题方法。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类运动情况且所遵循的规律也各有不同,在此种复杂情况下构建物理模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题目信息。换而言之,物力模型不仅是我们解题的基本思路而且也是题目分析的重要前提。即,在解题过程中要通过已知条件来构建基本的框架,然后在依托于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构建基础模型,最后将这一模型中带入题目中的有关信息内容。注意的,在模拟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假设性论证,进而为解题提供参考思路,如下例题:

例题2

解题思路为:首先,要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为精制状态,进而得出所受合力为0,然后,构建物理模型且该模型为受力模型,最后,结合模型解题,解题过程中结合整体以及局部进行受力分析,进而明确每个物体的受力点得出正确答案。

2.3利用转换法解答题目

在进行动力学题目的解题中,可能会存在一时无法找到与所求结果相关联的数值,往往需要从所求的结果中进行推理,先明确目标后找到含目标的方程式,然后将该方程式作为未知量作为新的目标来写出新的方程式,一步一步的将所求目标和已知条件进行联系,此方式就是目标转化法。

物力往往源于生活,在进行高中动力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极易出现题目较为眼熟但是却无从下手的情况,此时,则可以将题目中的信息通过构建模型而将其转换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然后将事物的运动以及受力情况转变为熟悉的场景等来找到相应的解题思路。在应用该方式时需要注意:首先,要结合动力学定理,从物理以及运动学相关知识出发,进而保证信息的精准性;其次,理解要正确,对于同一个物理概念虽然其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但是其核心定理时不变的,为此,在转换场景解题时学生不可以掺杂任何私人主观思想。

总而言之,高中教育是学生时期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其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的人生发展规划。其中,物理学科是高中诸多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重点科目之一。而高中物理动力学是高中物理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物理科目的考试中占分比例较大。动力学所涉及到的学习内容多且难度较大,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学习和理解。为此,只有在掌握物力学基础的前提下,形成相应的物理学思维,进而才能更好地找到解题思路,提升动力学解题正确率以及速度。

参考文献

[1]张金平.基于微课的高中物理动力学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 技·管理),2020(03):180.

[2] 戴伟.物理习题解决中物理模型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3] 徐骏昊. 浅析高中物理动力学解题思路[J].赤 子,2018(27):122.

[4]李霄扬.高中物理动力学问题分析方法[J].高中数理化, 2019(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