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庵东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构建庵东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我见

金星初

宁波前湾新区庵东镇人民政府

摘  要:前湾新区庵东镇围绕新区提出的建设名城名湾东方奥兰多为总目标,通过采取加强领导、科学规划、落实责任等一系列创新之举,全面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经验意义就在于以财政性投入为主体、以群众性参与为主角、以资源性整合为主线,全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从而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制度设计和政策保障。

关键词:公共文化;做法;成效;启示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是完成十四五规划的使命所在。近五年来,前湾新区庵东镇以新区提出的名城名湾东方奥兰多为总目标,按照规划确定的总体任务,加强制度设计,狠抓文化惠民服务,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得到有效拓展,文化惠民实事工程的扎实推进,使十五分钟品质文化圈真正成为百姓的文化惠民事业。2022年,庵东镇综合文化站在前湾新区教育文体局的指导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村级文化礼堂的建设和发展;从打造镇村文化特色入手,全面实施一村一品群众文化精品培育项目,繁荣文艺创作;以标准化、均等化为抓手,全方位活跃农村、企业、学校的文体活动,着力提高全镇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桥南明珠 美丽庵东幸福家园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文化动力。

一、具体做法

(一)抓好规划促保障。根据省市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及有关促进文化、体育、旅游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广泛征求各村各单位的意见,在疏理原有相关政策、措施、办法的基础上,前湾新区管委会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关于大力推进文化体育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5)》,其中就鼓励乡村文化场馆建设、支持基层综合文化站建设、支持送公益电影下乡、支持送戏下乡、支持乡村文化活动等公共文化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二)组织落实明责任。规划是前提,组织落实是关键。十四五期间庵东镇成立了由分管领导挂帅的文化工作专班;各行政村(社区)也相应建立了文化工作专业队,形成镇、村(社区)二级工作网络。同时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对村年度考核,强化领导责任制。此外,还将公共文化建设列入年度实事工程,组织对公共文化服务年初、年中、年末的看脚印、亮实绩活动,以加快建设进度。

(三)创新机制强合力。搞好镇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的年度预算,用足用好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逐步形成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一方面,通过出台政策,以出让、联姻、冠名、赞助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向公共文化建设投资;另一方面,以激励机制,明确企业或个人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捐赠,允许其在一定比例内减免税收,调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

(四)壮大队伍提素质。一是建立庵东镇三团三社人才库。对全镇各村文化队伍予以登记造册,加强数字化管理,健全群众文化档案,确保每支队伍有信息、有台账,有档案;二是加强三团三社人员的专项培训。以民间文艺带头人为重点,对合唱、歌舞、书画等方面的爱好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分类培训,并分期分批选送文艺骨干参加上一级的有关培训;三是践行一人一艺普及工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镇综合文化站坚持以防疫为第一要务,开设插花、茶艺、书法、古典舞等15个形式多样的公益培训班,及时有效地满足了镇村群众丰富文化生活和提高艺术素养的需求。同时,镇综合文化站积极指导各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2022年共开展党建、科普、文化宣传、文艺演出等各类活动3000余场次,覆盖群众5万余人。

二、初步成效

(一)文化空间城乡一体。庵东镇逐年加大公共文化建设力度,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根据《宁波杭州湾新区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分级管理的实施细则》,通过各村文化礼堂自评和上级考评,海星村文化礼堂被评为浙江省五星级文化礼堂,宏兴村、浦东村文化礼堂被评为宁波市四星级文化礼堂,振东村、珠江村被评为前湾新区三星级文化礼堂。

(二)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一是依托庵东文体中心大剧院、体艺馆等场所,2022年累计举办各类演出、活动、培训、会议等130余场,累计接待群众近9.38万余人次。二是举办文艺汇演献礼建党百年,共享美好生活。2021年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举办庵东镇红色经典主题合唱比赛红心向党百年情,开启庵东新征程文艺演出、童心向党梦飞扬文艺汇演等大型演出6场。2022年宁波前湾新区首届一人一技一人一艺群众性文体活动展示,庵东镇各文艺团体的350余位文体爱好者参加了本次展示,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引进高品质赛事,文体联动惠百姓。2022年文体中心体艺馆承办浙江省第十六届大学生篮球赛(男子甲组)、第四届中汽杯中国汽车行业篮球联赛(ABA)华东赛区、2021国家级蹦技教练走进庵东等体育比赛(活动)73场次,体育搭台、文艺助兴,满足老百姓对高品质赛事、高雅艺术的需求,助推文体联动。

(三)文化服务形式多样。2022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镇综合文化站积极推进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开设形式多样的公益培训,开设腰鼓、书法、中国舞、秧歌等10个形式多样的公益培训班,受惠学员近900人,及时有效地满足了镇村群众丰富文化生活和提高艺术素养的需求。同时,文化站配合文明创建,在振东、宏兴、海星等村开展送戏下村礼堂行·宁波走书话文明送戏下村礼堂行·绍兴莲花落唱文明系列戏曲宣讲演出活动55场,受惠群众2700余人,助推文明创建。同时,指导企业年会开展文艺活动8场,送电影下乡200场。

(四)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显著。通过宣传,增强全镇人民的文物和非遗的保护意识,邀请宁波市非遗中心拍摄省级非遗项目宣传视频,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22年恰逢传统技艺类申报,通过走访传承人、记录传承工作、收集晒盐资料、拍摄晒盐技艺及传承人习作视频,庵东晒盐技艺成功申报第六批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弥补了庵东晒盐技艺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在区县、市级的非遗体系的完整性。同时,通过走访、调查、整理了庵东11处革命遗址,其中庵东七二三盐工革命斗争史陈列馆、庵东盐场盐民协会办事处遗址成功入选慈溪市103处革命遗址名录,2022年庵东七二三盐工革命斗争史陈列馆荣获宁波市导师帮带教学教育基地。

三、有益启示

(一)以政府投入为主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政府必须加大投入来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将十五分钟品质文化圈建设、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三团三社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列入镇村公共文化发展规划,努力形成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的投入机制

(二)以群众参与为主角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文化惠民,更重要的是要调动群众的文化创造力,使群众成为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角。公共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着眼于一村一品,通过政策激励、资金倾斜、人才培养等方法,使群众真正成为公共文化的建设主角、活动主角、享有主角,尤其是要大力吸引青少年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去,让他们在参与中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基,从而在全民艺术普及活动中繁荣公共文化服务。

(三)以整合资源为主线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资源整合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整合原有文化资源,为群众提供精神文化领域内外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这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公园、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体场所向社会有序开放,使公共文化空间得到有效拓展,产生1+1大于二的综合效应。要通过认真调研,制定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使公共文化场馆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自身管理、开放形式、时间安排等问题,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各单位现有的场地、设施资源。

(四)以打造品牌为主题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品牌是一个地方的标志和对外宣传的金名片。庵东镇融合历史文化、移民文化、围垦文化、盐文化、时尚文化,形成了以文体旅融合为龙头、节庆活动为平台、镇村活动为基础的群众文化活动格局。我们要发掘好、保护好、利用好一村一品、一堂一特地域文化,积极创作和传播民间文化,鼓励创作反映农村新生活、新风貌的文艺节目,使先进文化以文化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阮静,周航.浙江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研究[M].西泠印社出版社.2022.

[2]王全吉,周航.浙江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周航,谢青.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研究[M].现代出版社.2016.

工作单位:宁波前湾新区庵东镇人民政府

地址: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邮电西路427号

联系电话:13706742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