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吴赛花

义乌市稠州小学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  322000

摘要:小学语文知识丰富,小学生学习语文具有一定难度,另外语文课程是小学生所有学习课程中的重要课程。而小学阶段正是人生中的求知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综合水平,落实创新要求,改变固有的教学手段,帮助小学生学好语文,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提升核心素养。对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路径进行了摸索,愿小学生们都能依托语文课堂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路径

引言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部门对教师教学的要求也越发具体。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考试分数,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养,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以此摸索创新路径,依托语文课堂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高效课堂的要求

(一)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

广泛而言,素养即人的价值观、态度与修养。具体而言,教育层面的核心素养即针对某事展现的素养水平与能力,这也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前提。学生优化自身核心素养,应从新课标要求的三个维度着手。因此,教师只用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深入探究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1.对教师自身核心素养的要求

在小学生所有的学习科目中,语文属于必学科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面对重要且繁杂的教学内容,应注重自身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语言、应用等多种能力的提升,以此优化学生语言表达水平,提升学生语文阅读、写作等多种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若想在课堂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自己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核心素养。

2.对教师教学手段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若想依托课堂开展高效的实践活动,应在提升自身核心素养的前提下,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优化学生学习动力。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3.对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基于核心素养视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要注重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小学生身体与思维水平发展不够成熟,而在当今信息化背景下,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小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良莠不齐。若学生对消极的信息不能进行正确辨别,则很有可能误入歧途,在学校或社会中做出违反法律、危害社会的行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时,要注重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使之在课堂中既能学到语文知识又能提升优秀品质。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路径

(一)小学语文教师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在大量文献资料的支持下,本人了解到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现状。因此,结合实践而言,本人认为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前提是提升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向师性特点,以及教师教书育人的特性,只要教师的核心素养保持在一定高度,才能教好人、育好人、才能使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拥有一定能力、保持一定的道德高度。因此,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优化自身课堂教学理念,具备丰富的学识,如此一来教师才能有机会向学生展示多方面知识、传授多方面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眼界、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自发注重自己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积极优化自身核心素养,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

(二)信息化教学,构建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响应教育部门创新教学的要求,应注重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使学生依托信息化教学与情境提升自身学习动力,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如当教师在对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网络与多媒体设备搜集与小兴安岭有关的图片或视频,整理成适合课堂观看的微课视频,让学生进行欣赏,以此优化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情境中牢牢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在优化课堂体验感的同时提升自身知识记忆、理解能力,优化自身思维水平,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加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小学语文教师若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高效课堂,还应加强课堂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当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近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则更容易得到提升,当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时,学生在对知识进行理解时,往往存在一定困难,思维能力也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策略,运用创新手段站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创建高效课堂。具体而言,当学生在学习老舍的《猫》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的小猫是什么样的,或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都见过什么样的小猫。以此将文章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随后引导学生依托课文说一说猫的特点,使其对猫感兴趣的同时,增强思维能力、体会文中语言的魅力。当学生在表达时,教师还应对学生给予适当的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勇敢说、大胆说,以此提升学生表达水平,为写作奠定坚实基础。当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符合学生发展实际、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近的书籍,引导学生对其进行阅读,体会不同的文学语言,使之在课堂中阅读、积累、掌握更多语言知识,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

教师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不仅要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摸索创新教学路径,还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另一方面,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优化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塑造、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语文课程的独特性,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时向学生渗透德育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真正把握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让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出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作用。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当学生运用合作探究模式学习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展现出的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进行评价,以此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实现身体、心理双方面的积极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时应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在提升自身核心素养的前提下,积极探寻多元化教学形式,将德育内容与课堂融合起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及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0):128-129.

[2]方天福.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有效策略摭谈[J].中小学电教(教学),2019(07):67-68.

[3]杨富财.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J].科学咨询.2020,(20):208.

[4]王继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J].当代家庭教育.2020,(18):80.

[5]赵金霞.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讨[J].中华少年.2019,(33):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