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助力乡村小学数学现代化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微课助力乡村小学数学现代化发展

蒋小花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观音阁乡中心学校

邮编:541601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利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已经是普遍的教学方式,城市的信息技术更加发达,微课的制作、使用技术已经成熟,而有些农村小学却对这一领域还比较陌生。农村小学比城市学校的资源要落后一些,微课的使用有效缩小了这一差距,让乡村小学通过网络得到相同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提高乡村学校教学实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工具。乡村小学教师应注重微课的使用,为学生创建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本文就微课对乡村小学教学的意义和如何利用微课辅助小学数学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现代化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教学的过程,通过微课营造出的开放性课堂氛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快速掌握知识点。并且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再应用到微课和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重视微课的应用价值,提升自我素养,让微课助力学生的成长。

一、微课对乡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微课与传统课堂相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时间短的特点,学习地点也打破了原有束缚,学生可以在任何地点打开微课学习。微课的先进性和便捷性,对乡村小学的教学起到了改革式的推动作用。

首先,微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微课的内容较少,形式新颖,容易理解,学生容易接受,很容易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在疫情时期,部分地区因疫情原因学生只能上网课,开发更丰富的微课资源,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很大帮助。

其次,微课的应用缩小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城市学校的校园网、教育局域网络、多媒体教学等都已经很成熟,大部分学生家里电脑、平板齐全,上微课、网课很方便。乡村小学与城市学校相比资源更少、师资力量匮乏、学生家庭综合素质较差、家庭情况复杂,导致乡村小学教育较为落后。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只能照顾到大多数的学生,但学生因差距较大,情况各异,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时时关注。微课只需要学生打开手机就能观看,不需要太多的电子设备。并且微课的内容是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在传统课堂上学不到的、学不会的知识,转化成个性化的微课,针对学生薄弱环节、重点难点进行单独讲解,学生可以反复听、反复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成长的机会和时间。

第三,微课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的特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较差,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较为困难,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利用更加灵活生动、有趣味性的微课,将数学中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用动画、图像的方式清晰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因为时间有限,许多地方老师来不及展开说明,将微课作为课堂补充,让学生根据需求看微课,解决了这一问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对知识拓展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可以自主观看,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快速提升数学能力。

二、微课助力乡村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策略

1、微课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充分发挥微课灵活性、趣味性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内容,创设出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微课。[1]微课的内容主要根据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根据问题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在轻松有趣的节奏中加深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例如在《分数混合运算》这一节中,单纯的讲分数运算法则,会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在微课中,通过动画的直观展示,会帮助学生更快理解。如一共有120个水果,包括苹果、香蕉和梨,其中苹果占水果总数的五分之三,香蕉是个数是梨的三分之一,求三样水果各有多少?在微课中,可以将水果总数和每中水果数用线段表示,先从苹果数量下手,120的五分之三是72,剩下的是香蕉和梨共有48个,香蕉的线段占一格,梨的线段占三格,就可以算出每一格代表多少,算出每种水果的个数。

2、帮助学生巩固提高

微课的一大优点是学生可以重复多次的观看,对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通过重复观看也可以跟得上老师教课节奏,课下可以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可见,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复习是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每一章结束后,可以将这一章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形式,加以思维导图的辅助,将知识点系统的向学生讲一遍,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并同时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因微课时间较短,一般只有5到8分钟,所以教师在设计较大范围的总结时,要更注重知识间的关联性而不是细节,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可以额外做成微课,要更加注重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完成知识梳理。

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引申出多种类型的题目,过去老师为了让学生知识点掌握更牢固,会使用题海战略。在新课改和双减政策下,题海战略已经被抛弃,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典型例题拿出来,将重点放在题目的归纳和总结上,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2]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时,一般练习题包括图像类型、表格类型和文字类型三种,老师可以三种类型中选取较为典型的题目,通过微课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理解了典型题目后,其他题目做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3、课堂辅助启迪思维

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除了要教会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思考。[3]在课上,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微课了解到今天要学习什么,然后在微课的最后提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节时,在微课中先向学生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最后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圆柱与圆锥有什么特点吗?他们的高度、面积又是怎样测量和计算呢?”学生在微课开始时已经激发了对新知识的兴趣,在听到问题后,会自主的思考和讨论,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时老师将学生们的注意吸引到课本知识上,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让数学课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中开展。

对小学生来讲,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学习需要大量空间理解能力的数学内容会比较吃力,使用微课让课本中的知识动起来,能够让学生直观的理解问题。例如学习《图形的运动》时,传统教学中学生要通过想象理解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转动,或者某一图形顺时针转动90°再逆时针转动120°这类问题。利用微课,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向让学生自己思考图形的运动,再向学生播放运动的视频,看一看自己想的对不对,哪里出了问题,学生会马上理解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师还可以制作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相关的微课,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学习也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

4、建立学校微课平台

微课的使用依靠互联网,学校应建立专门的网络平台,将微课内容上传,方便学生随时找到想看的内容,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老师和课程,博采众长,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还可以将其他优秀课程上传到学校平台,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丰富教学资源。学生反馈与教师评价也是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反馈评价也体现在网站上,能够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微课的不足之处,方便对微课与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多开展讲座、交流活动,请教学能力更强、经验更丰富的城市学校优秀教师来学校讲课,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微课制作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正翠.微课在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求知导刊,2021(37):20-21.

[2]张旭如,高倩.微课在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1):94-95.

[3]许国华.微课与农村小学数学低年段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J].读写算,2019(2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