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特殊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浅谈学前特殊教育

黄李萍

苍南县钱库镇育苗幼儿园  邮编:325804

摘要世上是没有人人都公平的,于是有些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就存在着缺憾。一直以来,那些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在上学时总遭受旁人的冷眼,导致他们极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如果教师再不给予关注,他们很可能自我封闭,造成各种心理问题。用爱心关怀幼儿,让他们找回自信,充分体现自身价值,还要做好家园联系,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愉悦地成长,引导孩子体验社会交往的快乐,提高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主动性和自制能力。

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园联系  家访   学前特殊教育

特殊儿童处于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弱势群体中最需要关怀的阶层,学前特殊教育就是为各种不同特殊幼儿提供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学前特殊幼儿是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的儿童。)在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师是关心特殊幼儿成长,发现特殊幼儿潜能,促进特殊幼儿与社会相融合的重要引导者,对于特殊幼儿的成长、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主动接近,用爱温暖心灵,建立自信

孩子都喜欢老师能够与他们亲近,与他们说话,特别是特殊儿童,他们更渴望关怀,他们希望别的小朋友能和自己交往,希望老时间能亲切地与自己交流,用慈祥的目光注视自己。教师若对他们视而不见,他们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人疼爱,导致自我封闭。因此,我们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心理上的安慰,情感上的慰藉,个性发展上的帮助,让他们敢于与他人进行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拾回自信,让他们重新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记得在我教过的班级中有个男孩子,父母离异的,他从小就跟爷爷奶奶。他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不止在班里出了名的捣蛋娃,在幼儿园也是出了名的。他经常打孩子,家长跟老师都没办法。他转到我的班级后,有一次他把另一个男孩的脸抓了,这时全班的孩子都来告他的状,当时我说了一句我知道了!我没有在孩子面前去扩大这件事,而是私底找这两个孩子来解决!经过了解,原来被打的孩子不小心踩了他一下,他很生气说那个孩子,被打的孩子就推一下他,然后他就用手抓了那个孩子。他是一个很倔的孩子,我要他向被打的孩子道歉,他却说:我反正是被人讨厌的,就算是道歉了,别人也不会原谅我,也不会跟我做好朋友!当他说这句话时,我呆了,原来他的内心世界是这样想的。我马上跟他说:“别这么说,你没道歉,你怎么知道结果,别给自己身上贴灰点,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老师相信你,你会做的很好,老师希望从现在开始,自己做错的事自己去解决。你永远是我的好学生,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打人,你知道吗,每次你打人时,我的心多纠结,多难受吗?好好加油,好好改过来”。此时我们紧紧地抱在了一起,他哭了,我也哭了。从此以后,他就像变了个人,上课乖巧了,也开始一点一点自信起来了。

二、用家访搭建家园联系的桥梁

家访是幼儿园进行家园联系常用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师和家长(幼儿)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切磋教育技艺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要定期对缺损家庭的幼儿进行家访,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家访老师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环境和其他方面的表现等,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老师以后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利于家园配合,共同探讨正确的教育方法,改变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行为,并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不断促进幼儿的茁壮健康成长。

记得在我教过的班级中,曾有一个小女孩,她性格内向,平时不爱和同伴交谈,无论我怎样耐心地、和蔼可亲地开导她,她总是用点头或摇头来表示,开心时还会友好地对你笑笑,但就是不肯开口说话。我以为该女孩本来如此的,我决定家访一次,通过这次家访我了解到原来孩子有轻微口吃的毛病。分析原因,我发现主要是由孩子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因为孩子本身胆小,说话时常会产生不流畅的现象,一旦说话不流畅时,大人总是不究缘由而大声的呵斥,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孩子的口吃。针对这个问题,我一方面提请家长注意耐心、正面的引导,另一方面在幼儿园里经常主动和她交谈,引导和鼓励小朋友多和她说说悄悄话,和她做好朋友。同时我又让她担任了小班长,促使她去交往,帮助她树立起自信心,减轻心理负担。终于,小女孩说话一天比一天流畅了。

三、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所“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一样倒塌下来。所以,教师要帮助家长们建立起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是教育的计划者、实施者和参与者,但特殊儿童教育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导致一些父母逐渐失去信心。在特殊儿童的家庭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比较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程度低,对孩子缺乏了解,疏于对孩子的教育,更有家长常年见不到孩子,家庭教育成了爷爷奶奶的责任。父母教育的缺失,会导致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受阻,在心理上容易自卑、胆怯、害羞、不愿意与人交往。

那该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呢?

首先,家长要了解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认识到特殊儿童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又缓慢的过程。要客观看待孩子出现“反复”的问题,尽量不对孩子发火,更不能因为孩子学不会而打骂孩子,要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孩子,帮孩子树立自信。

其次家长应该与幼儿园密切配合,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有关活动以及必要的社会活动,多方面、多途径、多角度获取教育孩子的信息和方法。

最后家长应带领孩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引导孩子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提高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主动性和自制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热爱孩子的高尚品质在于像一个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当的肥料、水分、阳光,并清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尽管特殊儿童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对他们充满爱心,不嫌弃他们,鄙视他们,与家长一起从多方面关心他们,教导他们,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凡事贵在坚持,只有教师与家长统一战线,坚持不懈,逐步提高,才能做好学前特殊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艳虹.特殊教育医学基础[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彩云.特殊儿童早期干预[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丽莉.关注学前特殊需要儿童发展学前特殊教育事业[J].现代特殊教育,2010(12).

[4]顾定倩.特殊教育导论[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林永馨.特殊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