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

李季

吉林市龙潭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132021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为了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数学、享受数学、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使“双减”政策在教学中有效落实,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数学、喜爱数学、享受数学、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下文主要针对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引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与学,学与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致力于讲求实效,减负提质,努力提升教学质量,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在教学中,数学学科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课程特点,通过设计个性化作业,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所感所悟展现出来,做到了寓教于乐,提高兴趣,培养情智的目的。

一.丰富作业的类型

为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提高作业水平,提升作业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设置基础作业、探索作业和实践作业。基础篇,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老师不能布置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但是计算作为数学的基础,不能完全抛弃。常规作业不仅仅体现了作业本身,还能透过计算培养孩子好的书写习惯。探索篇,孩子顺利完成的几何操作就是一项高效几何教育活动,但高效的几何教育活动并非简单地依赖模拟和记忆,只是孩子的动脑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往,如此孩子对数学知识、技巧和数理思维都能够切实了解和把握,从而可以获取更广泛的有关数学活动的经验。例如:教师可以引导五年级的学生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形式展示出自己家一周垃圾袋的使用情况。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数感。简单的平面图形,也能创作出美丽的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与创作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实践篇,日常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地,同时也是学生利用数学处理现实问题的场地。也因此,老师在教学作业设计时,设计了日常生活性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尝试以数学研究的视角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探索问题的方法,从而体会数学在现实中的价值,让每个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数学,从而逐渐变成了一种科学知识的实践者。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剪窗花。

二.立足核心素养学数学 作业分层提效

  作业是课堂的主要部分,它是课堂的拓展和继续,是课堂知识点的提炼和总结,是专业知识的运用与转化。作业设计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内容真实而生动有趣,充满了探究和思索的意味,并设计了适合学段特点发展的数学教育特点作业。 在“双减”政策的驱动下,我们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A是必做题,这部分题主要针对学团生而言的,布置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让其经常体会作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B类题型主要针对基础好的学生,在其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有深度的作业,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进一步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提升其数学品质,增强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C类主要针对基础特别扎实的学生,除了掌握书本知识外,穿插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或者实践活动,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人生阅历。

三.感数学于生活,悟数学于实践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亲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作业是撬动教学改进的支点,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探寻数学活动设计的合理化路径,例如,教师开展以“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断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孩子们真会想办法,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质制作出了美丽的长方体、正方体。那一个个精致的学具,无不体现了孩子们的智慧,体现了孩子对数学的理解。数学来源于探究。同学们用智慧的双眼,灵巧的小手测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过程中,不仅有实践的乐趣,更激发了他们进一步的思索,拓宽了孩子们的思路。又如:通过教师设计作业,学生们亲身经历了观看、操作的过程,就能设想图形,并能用所设计的图形利用平移、翻转等运动创作出自己感兴趣的图形,通过掌握了利用图形的运动设想图形的基本方式,学生们开动了脑筋,发展想像力,在设想图形的过程中发展了空间观念。经过这样的数学作业活动,小朋友们在观赏和创作这种美妙图形的过程中,就可以更加深入体会地轴对称、平移和旋转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想象图形运动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体会数学的真美,并感受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

结语: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更是把加强作业管理,作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重要手段之一。未来的日子里,数学教师应该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实践,继续探索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路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常海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17):74-75.

[2]张晓燕.“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2(18):19.

[3]朱闻艳.基于双减视野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2(0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