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究生的角度浅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3

从研究生的角度浅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

李坤来

内蒙古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21

要:对于传承、融合、研究和创新高深学术的大学来说,学术自由是至关重要的。学术自由不仅能成为基本保障,还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但是,学术自由并不只是一项权利,还承载了道德义务,因此有必要用规范加以限制。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学术道德规范的理论还不够完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出现许多不足。本文从研究生们的角度出发,提出学术道德规范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根据所提问题探讨了一系列适当的对策

词:研究生;学术规范;学术道德


近年来,学术不端现象日益严重,主要学术成果抄袭剽窃实验数据篡改伪造、对事例的随意杜撰、未创作而署名学术成果,未经授权署名他人重复发表一稿多投的现象[1,2]

学术不端行为无疑有诸多危害:第一,这些行为破坏了正常教学秩序及学风建设,扼杀了学术创新活力,通过抄袭剽窃、粗制滥造的方式制造学术成果,只会为我国科研事业带来恶劣的影响;第二,这些行为不仅科研创新精神背道而驰,危害着科学创新精神的根基,而且蚕食着国家有限的学术资源,造成了学术资源的巨大浪费,对社会发展百害而无一益;第三,这些行为毁坏了社会公信系统,使得社会各界对学术研究失去信任,不但会影响社会群体的理性认知,也会成为败坏社会风气的一大污染源。

据中外调查报告表明[3-5],做出这样的学术不端行为对研究生群体而言,早已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这体现了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知普遍不足。为改善这一现象,多研究项目围绕学术道德规范这一课展开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6]。尽管这些研究在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是这些研究项目多是基于师生关系教师一方来展开分析,而不是从学生方面论述。

本文汲取众多的研究经验,以一名研究生的角度来重新探讨所存在问题、成因和解决方案。

一、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及学术不端

在本文中,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涵义比较接近,被界定为保学术研究活动得以正常有序进行的规则、制度和行为准则,它包括国家的政策和规定,也包括学术界普遍遵循的规范。是一种具有社会价值意义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体系,是我们研究生在从事学术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职业操守及其所应具备的道德标准。其基本条件包括对他人劳动成果及知识产权的充分尊重实事求是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严格按照有关专业领域进行基础编写、引文与注释规范;科研成果发表时进行真实的署名;严格遵循论文撰写格式及参考文献着录规则遵守研究室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规范实验器材及材料的运用;论文中涉及到的数据要真实可信;严格遵守相关保密规定;对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或评述,并在文末提供所真实参考的参考文献等等[7]

就研究生群体而言,学术不端是最常见的违背学术规范的行为。部分研究生在课程作业、期刊论文、毕业论文等撰写中肆意抄袭、伪造数据、甚至找他人代写,尽管各学校纷纷推应处罚措施,但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多种因素无时无刻引诱着研究生们做出学术不端行为,而高校的做法常常是治标不治本的。如今,考研人不断增加,如何从根本上预避免研究生学术不端,备受学术界的关注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缺失现象的成因

研究生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学术道德缺失,既妨碍各大高校学风建设,并且对研究生成长起到了消极的影响[8,9],本文将从研究生们的讨了七个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影响因素

认为社会整体乏公信力。目前,以某些影响力较大的机构或个人例的诚信缺失是形成不良风气的原因之一。机构颁布的政策不连续稳定,出尔反尔让不诚信所承担的代价变得越来越少。那些社会公众人物出于利益,明目张胆地违约、毁约,签署着阴阳合同,使守约人损失惨重,继而形成了失去公信力的环境。

认为利己主义泛滥成灾。由于公平竞争体系与市场规则尚不健全,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成了许多人生活中惟一的目标。受利益诱惑和驱使,一大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应运而生,形成恶意诽谤层出不穷和电信诈骗遍地开花的局面。于是,唯利是图的错误观念在社会上弥漫,并且逐渐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比重,这无疑正在慢性侵蚀高校学生的思想。

认为作假靡然成风宣传方面无中生有的虚假新闻、歪曲事实的有偿新闻等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仍然常发生;在招生方面,作弊权钱交易等问题依然存在;在考核方面,为收钱泄题漏题这种有违诚信原则的不良之风仍然没有彻底根除。这极大地损害社会的诚信体系,打击社会成员诚实守信的热情促使失信行为更加泛滥还极地消融了研究生对学术诚信的追求

认为高校管理滞后。关于如何预防和控制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国内高校基本上还处于在通报批评和处分的层面上。由于没有科学完善地评估机制,对于某些违背学术道德的现象,是很难予以制裁例如,

个高校学术不端这件事,通常都无法妥善处理,而是选择性失明,致使研究生学术道德失去了制度上的约束。与此同时,在高校扩招后,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可能出现仅由一位导师带数十名研究生的现象,导师所的教学任务不可避免地要毫无疑问造成了教学管理上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教师不仅难以引导学生论文,及时其剽窃抄袭

(五)认为不劳而获心理作祟随着每年的研究生教育不断扩招,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研究生们的前进动力不足,心态也从原来的内卷干脆变成了躺平摆烂。如今,绝大多数人选择读研的目的只有一个:逃避就业压力,企图以研究生学历换取较为轻松的就业门槛。所以,当问及研究生出现学术不端的行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时,很多学生都回答不愿意吃科研的苦,只想尝到毕业的甜。由此可见,不劳而获的心态已成为研究生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因素。

认为评估机制不尽合理。学术研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只有通过艰苦卓绝和实实在在努力才能得到珍贵的学术成果,所以需要一个相对自由且宽松的学术氛围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内现有学术评价只是简单统计文章数量,教师半年一评,年一评,甚至一两个月就要评估一次,而部分学校将研究生论文数量和毕业条件所挂钩。如此这样,评估结果直接涉及金钱、职位及学生毕业方面的好处研究生及其导师就会为了评估而不求质量只求速度数量,于是很可能去做那些数据作假、一稿多发、论文挂名等有悖学术道德的行为。

(七)认为经费和补助不足。一方面,以理工科院校为例,部分高校的研究室缺少科研经费,导致理工科的研究生没有先进实验设备进行实验,由于得不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只能通过伪造实验数据这种学术不端行为来撰写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而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杂志社都是市场化运作或者是半市场化运作,这也导致了经费严重的不足,只能收取高额的版面费来维持生存,走上了以刊养刊的错误道路,降低了稿件的质量标准,助长了学术道德失范的气焰。

三、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途径

当研究生们与学术道德背道而驰时,不仅会对个人及单位造成学术信誉的损失,甚至会对整个研究领域带来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因此,学术繁荣进步是以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全面而有效地防治作为前提的,本文提出了如六个对策

(一)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教育。高校在制定相关制度时必须注重提高导师自身的素质及道德水平。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不仅应该强化导师自身的学术道德意识和修养,规范导师自身学术行为,而且应该明确导师在学术道德教育中的责任,以育人为先,同时要求导师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接受学生监督,以保证导师学术行为的规范性

(二)加强专业课的渗透教育。专业课教师应该将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内容整合到专业课程中来,针对性开展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特别是要把求真务实的学术之道传授给学生。例如,在专业课上课期间,为同学们介绍学术界恪守学术道德之典范,以此来促使研究生加强自律精神,遵守学术道德。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学术道德缺失的危害和后果,也有利于培养研究生良好的治学态度,从而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或者是当发现学生剽窃别人的论文、捏造实验数据时,教师应该指出这类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三)规范互联网环境。当学术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可以速地检所需的文章信息但同时也可以搜索到大量有关论文挂名和文章代写的网页和广告。在这种情形下,不仅要加强网络学术诚信教育,让学校通过校园网、微信或QQ群等方式向研究生介绍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方法,而且要增加有关部门对网络环境下的监管力度,对有关不良信息应当及时清理,并且严厉惩处涉案者,为研究生营造出一个不受干扰的网络环境。

(四)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在一个乏曝光与的学术环境中研究生们很可能从一个旁观者发展成参与者,因为相比于认真科研,学术上的不端行为能够迅速带来的巨大学术利益,而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些不端行为甚至会演变为研究生入学第一天的任务因此,如果当学术不端行为一旦发生后,便会立即受到同行的揭露和学术界舆论的谴责即使是没有受到法律的严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不端行为的产生。在当今信息以光速传播的时代,对研究生而言,学术声誉的败坏会大幅降低科研成果发表的机会,让自己的科研道路越走越窄。

(五)健全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学术不端行为往往伴随着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抄袭剽窃等问题出现,并最终导致学位不能授予。就由于科研创新更多地表现为质的飞跃,而非量的单纯积累,因此就学术评价指标的确立而言,不应该只简单地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当前,在各大高校中,学术不端行为当前对学术成果数量评价呈现正相关联,所以完善学术评价指标体系也就成了改善学术环境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应用多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由于每个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数据库数量不同及认定方式具有差异,仅仅对学术稿件使用单一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所得到的结果也存在着无法规避地误差,而对学术稿件进行多种检测系统共同检测则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个检测系统的优势,进而精确地鉴别学术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从

技术上支撑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

四、结论与讨论

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和高校共同努力,而作为研究生的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培养自己的学术道德感,为抵端学术不正之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何志玉,刘晓华,王铁.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中的学术不端行为类型及分析——从编辑实务的角度出发[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02):104-106

[2]Abbasy A, Zaer B. Inpidual factors and types of academic misconduct[J].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in Sport Media, 2015, 2(2): 21-29.

[3]赵延东,邓大胜.科技工作者如何看学术不端行为——问卷调查的结果[J].科研管理,2012,33(08):90-97.

[4]Hard S F, Conway J M, Moran A C. Faculty and college student beliefs about the frequency of student academic misconduct[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6, 77(6): 1058-1080.

[5]Hopp C, Hoover G A. How prevalent is academic misconduct in management research?[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7, 80: 73-81.

[6]朱燕. 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

[7]Hessick C B. Towards a Series of Academic Norms for# Lawprof Twitter[J]. Marq. L. Rev., 2017, 101: 903.

[8]刘秀娟,刘莹.研究生课程论文(作业)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Z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4):43-44.

[9]卜薛婧.浅谈研究生学术不端问题的形成与规避方法[J].才智,201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