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28
/ 2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

高慧君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为一些错误思潮的渗透提供了温床,这对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升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维护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事关国家的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意义重大。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

引言

根据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数量已高达10.32亿。网络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成为意识形态碰撞的前沿阵地。一场没有硝烟的舆论战已悄然打起,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捍卫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深化话语内涵,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权威性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要想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就要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权威性,使人信服。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高话语公信力

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中,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日益活跃,相互碰撞,话语权呈现去中心化的形势。面对网络上的热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及时发言,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念和方法解释问题、评价问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面对中国在国家建设、外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也要积极通过网络宣传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阐释、解读,增强国人的凝聚力。没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的人们,就容易掉进错误思潮的陷阱里。只要还有阶级的存在,就会有意识形态的斗争,只有人们学会用具体的、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才能认清这些错误思潮背后的企图,提高防范能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话语凝聚力

我国网民规模庞大,人们喜欢在网络上发声,维护自己的权益,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适应人民群众较高的网络活跃度,我国一些相关部门也开通了网上留言板、公众号,部分网络民意反映渠道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事事有回应的态度,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解决人民群众诉求,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所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就要以人民群众为导向。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同人民群众的需求联系起来,国家的政策主张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实现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同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转变话语方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的大众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涵,还要转变话语方式,增强话语表达的有效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我国十亿多的网民,要选择人们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才会被他们接受。人们在网上要接收无数条快餐式的信息,怎样捕捉到网民的眼球,吸引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主流意识形态相关信息上停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官方话语民间化,提升话语亲和力

“躺平”“摆烂”这些网络用语之所以被广泛传播,是因为他们用简短的话语、生动的语气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现状,让人们感到非常地亲切。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深入浅出,使深刻的道理变成人民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通俗语言,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借鉴网络用语的优点,打破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壁垒,使官方话语民间化,提升话语的亲和力。一方面,要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网气,将其同网络用语适当地结合起来,改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刻板印象,提高理论的传播力,但也要避免过度结合,造成了官方理论的低幼化。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让话语接地气,多一丝人情味,多一点社会的温度,讲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例如“老虎苍蝇一起打”“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些话语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得到了广泛传播。因此,我们要将官方话语民间化,提升话语亲和力,拉近与大众的距离。

(二)抽象话语故事化,提升话语感召力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将话语故事化,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利用网络这个平台,讲好中国故事。故事是精神的载体,愚公移山、夸父追日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抽象地宣传伟大建党精神可能效果一般,但如果将伟大建党精神具体化为张人亚守护党章、红军长征、半条棉被这样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人民群众就会被伟大建党精神所打动,发自内心地崇拜和弘扬这种精神。在将抽象话语故事化的时候,要注意故事素材的选择,既要注重群众性,讲讲人民的身边事,贴近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和切身利益,也要注重时代性,挖掘新素材,赋予经典素材时代精神。我们要借助网络将国家的发展、党的历史讲给人民群众听,让人们了解国家发展的不易,从而感召人们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从听故事的人成为书写故事的人。

三、掌握话语先机,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广泛性

网络空间是开放的,汇聚了各种社会思潮,是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在网络上抢占话语的先机,就会让其他意识形态有可乘之机。所以,要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就要掌握话语先机,占领网络宣传阵地,提高话语传播的广泛性。

(一)把握传播规律,提升话语辐射力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握传播规律,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实现分众化传播,满足大众的差异化需要,从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辐射力。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细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群体,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采取差别化的传播方式。将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相结合,使分众传播弥补大众传播的不足。一方面,大众传播面向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满足一般化的需要,例如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国家的大政方针比较宏观层面的内容,但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细化需要,这就需要分众传播来补充;另一方面,分众传播可以满足人们的个性需要,例如与自己职业相关的政策、会议等等,帮助人们过滤掉大众传播中较为冗杂的信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

(二)创作网络文化产品,提升话语影响力

由于网络文化产品制作成本较低、门槛要求低、传播力较强的优点,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但是,网络文化产品不仅具有供人娱乐的功能,它还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网络文化产品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有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也有为博取人们的关注的低俗网络文化产品,还有披着自由、民主、平等的大衣,渗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网络文化产品。对于这种鱼龙混杂的情况,既要加强网络监管,同时也需要官方出面,将思想政治教育同网络技术相结合,创造优秀的主流网络文化产品,斩断某些不明来历的操控手,引领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制作走向精品化,从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者还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入到网络文化产品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消解国人的崇洋媚外思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产品,提升话语影响力。

结语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安危,人心的所向,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深化话语内涵,转变话语方式,掌握话语先机提升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1][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