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小学体育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素质教育下的小学体育教育

隗长亮

新民市实验小学 辽宁 新民 110300

摘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而深入的展开,各项教 育教学活动秉承现代核心教学理念,小学体育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实践证明,素质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当前的教育质量。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在此基础上,体育课不再是教师和家长眼中可有可无的存在,社会各界也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小学的体育课能够为学生的今后成长和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将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到体育教学中已经成为体育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体育;策略  

小学生处于身体和心里发育的关键时期,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体育教育的成果关乎着学生在中学、大学乃至整个人生的成长和发展。只有不断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转变整个社会对小学体育教育的认识;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完善小学体育教育的硬件设施;不断进行小学教育人才的培养,增加小学体育教师数量,提高小学体育教师质量;不断开发趣味性十足的课程,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兴趣;才能让我们的小学体育教育越契合素质教育的本质,为培养新时期的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的价值

1、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在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学生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玩具,小学生也成为“低头族”的潜在群体,导致很多孩子缺乏体育锻炼。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接触新鲜事物的黄金阶段。小学体育教育的开展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接触相关运动知识,另外一方面提供了更多的身体锻炼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提高小学生集体意识。在体育课堂上进行的很多运动项目的教学重点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比如接力项目,重点在教育小学生单个人的速度快慢并不能够决定比赛的结果,而是取决于与其他同学的合作,需要团队之间每个同学的互相配合加油打气,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团队力量,获得理想的比赛结果。通过类似体育活动的教学能够让小学生体会集体合作的力量,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

3、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竞争”成为一种常态,但 是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小学生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导致孩子心理素质不高,恐惧失败,即使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都会 情绪不高,精神不振。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帮助小学生获得正常的输赢观念,培养自信心和抗挫折的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目前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和教师重视度不够。目前我国教育改革仍在进行中,高考的选拔方式仍是以分数为主。许多学校、老师和家长还没有摆脱唯分数论的陋习,对小学体育教育重视度有待提高。很多学校给体育课的课时明显不足,还时有其他课程教师占用体育课时的现象发生。很多家长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也不够,认为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体育课程上学生只是在玩耍。

2、教学方法老套、不合理。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电化教学已经逐渐走进了各个科目,但体育课程中却很少用到。虽然说素质教育推行以来,体育课程的内容在实践中已经越来越丰富多样,但是要想更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理论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体育运动,同时也可以对课程内容和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有一个宏观且全面的了解。另外教师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多开发或吸收一些更为成功的新型教学方法。如游戏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

3、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间和机会不足。活泼好动是小学阶段同学们的特点, 学生也大多愿意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迫于升学压力,课业量太大,使学生望而止步。 再者,部分家长以影响学习、占用补习时间等为由反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甚至有的家长找各种理由不允许孩子上体育课,这些情况不仅会影响学生健康体质的培养,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下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1、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导者,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首先要改变思想。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提高,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体育锻炼备受重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因此小学体育教师也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并且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这种思想。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展开全面的体育教学,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其个性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小学生体育技能的引导,帮助其养成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为今后的科学锻炼打下基础。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情、心理与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且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差异,认识到其特殊性,引导学生热爱体育锻炼。在小学体育课上,教师也可以适当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个性化发展。

2、引入“游戏法”进行教学。体育课本身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这样的特性,并且小学生天生爱玩,对游戏更感兴趣,在体育课中引入游戏法更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体育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学生的年龄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将游戏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让教学内容和游戏有机结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心境,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度。在这样活跃的课堂中,有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创建和谐友善的交流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3、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更喜欢新颖新奇的内容,体育教师仅是按照教学大纲上的内容进行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课堂效率也得不到提高。小学教师有必要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在体育课堂上加入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游戏,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践证明,游戏法在体育课上的应用,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4、重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体育课程实践性较强,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组织课内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锻炼和提升自我的体能、心智等。在实践活动中,引发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也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互助的能力与意识,并在实践锻炼中养成坚持不懈、敢于挑战自我的体育精神。教师设计一定的问题或者是项目,引导小学生投入其中进行探究,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一些集体体育活动 中,如小组竞赛,自编健身舞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多种实践活动的参与中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总之,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体能、品质以及素养,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自始至终都要融入素质教育,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塑造学生良好素质以及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土壤。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从自我做起,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以及教学品质,重视将素质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围绕学生充分开展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充分理解与掌握,在教学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融入教学活动中,挖掘自我的体育潜能,掌握体育动作要点,增强良好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翁俊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完善与创新[J]新课程学习(上),2019.03

[2]赵吉平.小学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多元功能[J]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3)

[3]张劲松,蔡慧琴.规范学校管理促进素质教育改革实验[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01)

[4]黄传婷.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健康促进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体育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