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余译本修订版神话人物称谓翻译方法的定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西游记》余译本修订版神话人物称谓翻译方法的定量研究

缪思思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8)

摘要:以《西游记》余译本修订版第四至七回为文本,定量分析神话人物称谓的译法选择,发现直译法、译注法、直译加音译的组合译法是使用最频繁的三种方法。该译法选择契合该版旨在忠实传达源语文化信息、促进跨文化交流、用于教学的翻译目的。

关键词:神话人物称谓;定量;《西游记》余译本修订版

一、引言

《西游记》英语全译本现有余国藩全译本(下称“余译本”)和詹纳尔全译本。陈毅[1]发现余译本在处理宗教语言上多采用翻译补偿策略。杜萍[2]指出勒菲弗尔的操纵和改写理论、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翻译方法,以及中国传统神话观在这两个全译本神话人物称谓的翻译上有体现。本篇定量分析余译本修订版[3]神话人物称谓的翻译,探究神话人物称谓这类文化负载词的译法选择。虽然余译本修订版采用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副牌“作家出版社”之名出版的整理本为底本[4][5],但因文献获取困难且研究对象为神话人物称谓这类相对固定的表述,本篇采用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第三版《西游记》 [6]为源语文本。

二、研究数据

《西游记》第四至七回中,出场的神话人物包括仙家、道教和佛教人物以及妖怪人物[7]。剔除泛指的称谓,如独角鬼王“one-horned demon kings”,和指称相同的称谓,如“弼马温”“齐天大圣”“美猴王”“老孙”等均指称孙悟空、“显圣二郎真君”“昭惠灵显王二郎”“昭惠二郎神”均指称二郎神杨戬,得到个体神话人物称谓39个、群体神话人物称谓33个,共计72个。研究数据基本根据文化翻译的五种基本方法(直译法、转换法、译注法(增词、注释)、意译法、音译法)归类整理[8]。其中,音译法区分汉语拼音音译和梵语音译。另外,白靖宇[8]介绍译注法时仅提及直译加增词、直译加注释两种译注法,本篇增添音译、意译两个组合元素。整理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西游记》余译本修订版神话人物称谓译法的定量分析参数表

三、从统计结果看译法选择

由表1可知,英译神话人物称谓时,余国藩采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音译法、译注法、转换法以及组合翻译方法(直译加音译、直译加音译加注释)。直译法用得最频繁,占比约43.1%,译注法次之,占比23.6%,直译加音译的组合翻译方法再次之,占比约18.1%。

译法选择服务翻译目的。直译法用目的语的“对应”词译出源语文化信息,尽量保留源语文化特征[8],如鱼肚将“the Fish-Belly General”、巨灵神“Mighty-Spirit God”,尽管“神”带给源语读者的文化联想和“God”带给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联想存在差异[9]。译注法在保留源语文化特征和增强可读性之间寻得平衡,利于输出源语文化[8],如四值功曹“the Four Temporal Guardians**: Temporal Guardians: they are the guardians of the year, the month, the day, and the hour.)”、五方揭谛“the Fearless Guards of Five Quarters**: Fearless Guards: these are custodians of the Law.)”、五方五老“the Five Elders of the Five Regions**: Five Elders: these deities of the Daoist Pantheon represent the essences (jing) of the Five Phases.)”。学院派翻译风格是余译本的一大特征[10],表现之一是译注法的频繁使用。音译法多用于处理源语文化中特有的“物象”,既可保存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营造陌生感,又可丰富目的语语言文化[8]。余国藩在修订版序言中表达了希望该版作为教学版流行一阵的期许。译注法和音译法的频繁使用符合这一初衷,利于目的语读者学习源语文化和语言知识。

四、结语

本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分析《西游记》余译本修订版第四至七回的神话人物称谓翻译,发现余国藩英译神话人物称谓时主要借助三种译法:直译法、译注法、直译加音译的组合翻译方法。这一翻译策略同余译本修订版志在尽量保留源语文化特征、便于教学的目的高度相关。

参考文献

[1] 陈毅.《西游记》余译本宗教语言翻译研究[J]. 传播与版权, 2018(8): 174-175.

[2] 杜萍. 《西游记》中神话人物形象称谓的英译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 105-110.

[3]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Vol. 1)[M]. Anthony Yu.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2.

[4] Wu, Cheng’en.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Vol. 1)[M]. Anthony Yu.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7.

[5] 吴晓芳. 中国古典小说英译研究的底本问题—以《西游记》为中心[J]. 中国比较文学, 2021 (4): 108.

[6] 吴承恩. 《西游记》[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7] 兰英. 从神话观窥探《西游记》中神仙人物称谓的泰译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6): 49.

[8] 白靖宇. 《文化与翻译修订版》[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9] 杜萍. 《西游记》中神话人物形象称谓的英译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 106.

[10] 吴晓芳. 中国古典小说英译研究的底本问题—以《西游记》为中心[J]. 中国比较文学, 2021 (4): 107.

作者简介:缪思思(1998-12),女,汉族,江西上饶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20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