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幼儿人格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幼儿人格发展

朱小燕

新疆叶城县吐古其乡幼儿园   新疆喀什   844900

摘要:立德树人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表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有好人格,才有好未来!教育要从幼儿抓起,良好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其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的关键。本文立足实际,将思想道德教育从幼儿园生活中,课程中,环境中的具体做法进行了三方面的介绍。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幼儿教育;人格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德是为人之本”,是人一生的基础。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重要时期。幼儿阶段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基础阶段,因而加强学龄前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我园是如何在幼儿阶段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来促进幼儿人格发展的浅谈如下:

一、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真实感受到,这位老学者所提到的,正是幼儿园老师一日生活中喋喋不休的语言,也是幼教工作的常态。正是这些能让耳朵生出茧的话语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一个人一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促使其人格得到了健全发展。

如从幼儿早晨入园开始,教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幼儿喝水时,告诉幼儿排队接水,不推挤,不浪费水;区域活动时,教幼儿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谦让、与人合作;户外活动时,领孩子们捡起院中飘落的纸屑等,增强幼儿文明意识。在平时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睡觉,有困难自己解决等等来锻炼幼儿自理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选举的小班长、小组长和每日的值日生,在整理区域材料、给植物浇水,记录植物生长过程、给小伙伴们分发餐具,帮助生活老师清扫残渣剩饭等学会为他人服务,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用处和必不可少的,逐步树立幼儿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为他们的人格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二、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园课程

在一次家庭教育座谈会中,当我问到孩子在家的情况时,家长们可兴奋了,七嘴八舌抢着说自家孩子的变化。乐乐奶奶说:“自从乐乐上幼儿园一个月后,不仅每天按时起床还嚷嚷着不能迟到,每天回家有礼貌的问奶奶好,吃饭要求大家都要洗干净手,还帮助我摆碗筷、擦桌子、扫地......”莎莎妈妈说:“莎莎以前被爷爷奶奶宠溺,动不动就发脾气,玩具、图书到处乱扔,可是最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天回家不仅对我们嘘寒问暖,把自己的玩具整理的整整齐齐,还给奶奶洗脚、捶腿,给我捶背,教我们唱《感恩的心》,告诉我们要尊重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尊敬消防员叔叔......”浩轩的爸爸说:“浩轩以前比较挑食,但最近在饭桌上给我说菠菜是营养模范生,含有大量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胡萝卜能增强抵抗力还能明目;蘑菇是菌类食品......不能浪费粮食、不能挑食、不能剩饭,要多吃蔬菜,要光盘行动。”毛毛的爷爷也迫不及待的说:“我和毛毛过马路,明明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毛毛却拉着我说要看人行绿灯才能走,去广场玩,看见摔倒的小弟弟赶紧跑过去扶起来还把自己的小车让给他玩,看见路上的纸屑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娜娜爸爸抢着说:“我发现娜娜一看见国旗就会停下来站的端端正正的小声唱国歌,看抗战片的时候眼睛红红的,告诉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还要保护自己祖国的国旗......”。家长们还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夸赞着自己的孩子,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家长的赞美,是不是对我们幼儿教育的要求和希望,作为基础教育的幼儿启蒙阶段,我们更应该将“立德树人”不仅仅从一日生活中点点滴滴渗透,更应该从课程、环境等等其他的方方面面践行到底。

因此,我园在“本真.本趣”课程下的“7+7+7+2”活动模式中,将智能、品德及情感融合在一起,从人文、环境、活动展开六个方面的思想道德课程教育,让幼儿从中感受生命,遵守规则,坚强勇敢,热爱祖国。

1.在主题教育中促进幼儿品德发展。如“感恩节”主题教育中,老师鼓励幼儿对身边的人说一句感恩的话,做一件感恩的事,唱一首感恩的歌,跳一支感恩的舞,做一张感恩的卡片,“我给妈妈洗洗脚”“我给爸爸捶捶背”“我的感恩进行时”等等来培养幼儿的感恩情怀;收集了解一些特殊职业,知道这些人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对他们要尊敬并心存感恩;“丰收节”让幼儿在了解植物的生长,实地采摘、分享、亲身体验制作食品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德,告诉幼儿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并且要感恩大自然的馈赠,我们要爱护地球妈妈,保护环境。     

2.在德育教育中促使幼儿人格健全发展。各班教师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情况,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多式多样的班本化德育课程,通过情景剧表演、诗歌诵读或者舞蹈等等,全方位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如“马路故事”的班本化课程中,侧重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通过歌舞表演,告诉全体小朋友要讲规则守纪律,珍爱生命。在“加油干”的班本化课程中,通过将生活活动和教育教学有机的结合,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自信心、生活态度、勤俭节约、合作谦让、轮流分享,坚持就是胜利的好品质。

三、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环境中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所以,我园在醒目位置张贴的环保标语,文明用语,以及24孝小故事图片,不仅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空间还让每个人都时时刻刻规范自己的行为;班级区域中张贴的关于区域的人数、玩法、要求等规则图,让这些隐性的小提示提醒幼儿形成规则意识。

良好道德形成是一个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一名一线的幼儿教师,立德树人,坚守教育初心,立足本职岗位,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坚守的教育初心。

参考文献:

[1]颖.幼儿园德育教育实践探索[J].早期教育,2021,(62):63.

[2]张敏.幼儿园思政教育调查与分析[J].学前教育,2021,(38):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