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间资源为支撑,搭建精彩美术课堂——关于将民间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以民间资源为支撑,搭建精彩美术课堂——关于将民间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讨论

刘倩伶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    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在当前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艺术教育的优势以及作用,加强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有效引导,比如教师要融入民间资源来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效率以及质量,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民间资源的魅力,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民间资源;小学美术;应用研究

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在融入民间资源时,需要结合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重点,选择针对性较强和个性化较强的民间资源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并且还要融入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民间资源,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互的融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民间资源的魅力和主要的形式,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艺术素养,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民间资源了解。

一、民间资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当前的艺术才能,例如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民间资源为主要的基础让学生进行艺术赏析,由于民间资源包含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并且在不同的角度能够感受到背后的人文艺术,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从灵活性的角度入手来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打破在原有学习中存在的束缚之处,按照自身的美术能力来进行有效的欣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提高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1]

其次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融入民间资源还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小学美术本身的人文教育价值较为丰富,文化和美术之间的关系非常的紧密,教师要为学生扩展美术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挖掘在民间资源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特色,并且和民间生活进行相互的连接,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之后,在调动学生当前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班级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融入民间美术中的剪纸和糖人等等,之后再为学生扩展不同地域中剪纸和糖人的区别以及共同联系,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在美术资源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且全面地激发学生当前学习兴趣,进一步地保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民间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一)扩展教材内容

为了使民间资源能够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果,教师需要在小学美术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扩充以及延伸,从而增强学生对民间资源了解以及认识。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融入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保证学生可以更加高效率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2]

例如在班级中为学生讲解民间玩具,在课程教学目的中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简单地制作一些民间玩具,从而实现趣味性学习的效果。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制作一些国外的民间玩具,之后再进行国内民间玩具的制作,形成良好的对比效果,从而使学生能够明确国内外民间玩具的区别,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以及意蕴。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民间玩具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民间玩具的认识以及理解。另外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时代主题来制作出相符合的民间玩具,这样一来可以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互的融合和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后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兴趣,在生活中选择一些材料进行民间玩具的制作,也可以鼓励学生在网络中搜索有关民间玩具方面的内容,从而完成整个制作过程。

(二)组织民间资源创作实践活动

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在融入民间资源时,需要开展多样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有条理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由于美术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让学生进行美术学习时,需要让学生融入到生活中进行民间资源知识的学习,从而让学生深入的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在班级教学中需要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到了传统节日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地方风俗进行民间美术形式的创作,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特点[3]

例如到了春节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对联和学习剪纸,也可以让学生编制中国结,通过多种多样的创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形式,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去欣赏民间艺术的内涵

在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较为丰富,为了使学生能够激发对民间美术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美术艺术背后的内涵,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让学生动手来制作泥塑,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泥塑的发展历史以及我国优秀的泥塑作品。在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中包含了民间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并且每个泥塑作品中也能体现着我国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在讲述完理论知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制作一个泥塑,泥塑的内容不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来制作泥塑。这个教学过程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到泥塑的特征,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的认识,学生就会在后续的民间艺术学习的过程中,调动自身的学习兴趣来配合教师的教学,有利于民间艺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良好的传承和发展。

结束语

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再结合新课程标准所提的新要求,将民间资源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互的融合,搭建自由的学习平台以及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加深对民间资源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孝传承以及发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平依芸.将民间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5):129-130.

[2]车小云.追本溯源——将民间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3]罗敏瑜.将民间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