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体验、实践和创意创新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5
/ 2

开展体验、实践和创意创新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马占强

(伊犁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同时,为适应新技术对社会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教育目标、方式、内容、形态也随着改变。体验式、实践性、创新性教育活动引起教育者广泛关注,但此类教学活动在实践场域表现的不尽人意,学校大张旗鼓宣扬创新教育、创新活动良莠不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微不足道等问题屡见不鲜,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出开展体验、实践和创意创新教育的活动的实践路径,以期指导学校的创新教育实践。

关键词:体验式活动、实践性活动;创新创意教育活动;创客空间;实践路径

一、引言

近些年,在教育部提出“双减”政策之后,中小学、大学和社会机构都相继开始关注创客空间(Makerspace)、STEAM教育工作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大量开展创新创意教育活动,以此培养满足国家创新型人才需求和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新时代学习者。但从现有的实践效果来看,成功的并不是很多。究其主要原因,作为新兴事物,要成功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绝大多数人都坚信,体验式教育设备、STEAM教学工具、创客空间在教育中应用,应该会给广大师生的学习带来独特的体验、实践和创意创新的机会。故此应成为教育实践的重点,是近些年整合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出在未来学校中开展体验式学习、基于实践的学习和创新创意教育活动的基本路径。

1.坚持“育人为本”,破除“为建而建”的思想,以激发学习兴趣

目前,教育领域赋能技术与创新教育空间的建设存在“为建而建”思想,学校未能充分发挥新教育空间的作用。为破除此思想,首先,对于开展创新创意教育,务必建设优质创客空间,打破正规教育(学校)与非正规教育的隔阂与壁垒,未来学校应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教育类企业和科技场馆的先进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美国许多中小学成功建设创客空间的经验和做法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学者将美国中小学创客空间建设的基本路径归纳为四条,即目标先行、规划奠基、以人为本和应用驱动(李卢一等,2016)。除此之外,非正规教育机构的创客空间虽具有浓郁的场馆特色,但也有值得参考和借鉴的地方,比如科技类博物馆,图书馆和教育类企业等。其次,实施好体验式学习、基于实践的学习和创新创意活动的关键要看学校是否具有“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自主探究、实践能力的教学团队。先进教学团队的建设关乎教学实验的成败,所以未来学校要打破思维定势,从社会不同机构,包括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科技博物馆等地方,招纳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自主探究、实践能力的教学人才。并且,对教师团队要分阶段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始终保持教师队伍学识的先进性和能力的增长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持久的事业,为了保证教师队伍能够持久地保持教育热情和教学能力,学校应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让一线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站在教育前沿阵地,将成功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法传递给下一代年轻教师学习借鉴。最后,深入挖掘本地区社会,社区和学校的优势教育资源,将其创新设计、灵活运用到教学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成功教育案例。

2.积极参与和构建线上虚拟社区,以开放、分享、交流与成长为实践理念

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就是数字化和网络化,未来学校要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利用功能强大的互联网、物联网积极构建虚拟学习社区,不断开放教育资源,吸纳各界有利学习资源,分享、交流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理念(廖红等,2016)。线下的创客活动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而线上的学习社区可以开拓学生学习的空间,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等智能终端平台与其他学习伙伴交流想法、分享创意,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构建创客活动将是未来学校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教育, 虚拟学习社区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简称VLC) 作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典型应用, 它是教学者和学习者的网上家园(2011,高长俊等)。当前,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就是虚拟学习文化的典型载体。虚拟学习社区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与教师、家长和专家平等交流讨论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为学习者的成长出谋划策、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学习者可以在虚拟社区中不受时空限制地与伙伴协作学习,交流创意和想法。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以来,越来越教育工工作者看到了在线教育、网络教育和虚拟学习社区的重要性,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在线开展体验、实践和创意创新教育的研究热潮中。

3.整合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大力开展创新课程开发与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作为教育机构,相对于正规的教育机构——学校,科技博物馆的特点是它的资源(藏品或展览)。它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它有丰富多样化的科学教育资源。二是它有自由和社会化的学习环境。三是它是联络公众与科学家进行对话的网络中心。中国学校应做好国内外科技场馆合作政策与交流机制,联系海内外的优质科技馆资源、图书馆资源,打通地区教育壁垒,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通路。同时,落实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2017),在此基础上引进与设计更多适合本地的教育活动,逐步构建可持续的课程体系。做好体验、实践与创新三个层次的衔接设计,避免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将计算思维、编程教育、科技教育作为所有学生都应体验和学习的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卢一,郑燕林.中小学创客空间建设的路径分析——来自美国中小学实践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6(06):58-64.

[2]廖红,曹朋.中国科技馆为学校提供开放学习服务的实践探索[J].开放学习研究,2016(05):14-23.

[3]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 [OL/DB].(2017-09-27) [2018-04-10] http://www.moe.edu.cn/srcsite/A26/s8001/201710/t20171017_

316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