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关于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分析

杨荣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惠州 516131

摘要: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为社会培养护理人才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与思想素养同样重要。因此将课程思政纳入专业教学,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从课程思政的理论概念出发,着重探讨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的应用价值以及设计与实践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高校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论参考和行动启发。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应用价值;有效策略

一、课程思政的理论概念

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指的是在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学科课程中,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潜能,构建起全面系统的思政教育体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课程思政既是教育理念,也是教学指导方法,主要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基础的思想标杆和价值引领作用;挖掘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思政教育潜能;开展多种学术活动,与课程形成有效融合等环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课程思政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基础护理学属于技能服务型人文科目,虽然理论知识的获取十分重要,但实践性的工作场景才是真正锻炼学生综合素养的最佳场所,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因此,将课程思政应用于基础护理学中,借助实践场景的体验感和氛围感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吸纳思想政治观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知识技能与思想素养的协同并进。

(二)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课程体系,有助于帮助专业教师全面知晓和掌握职业教育规律,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领域的根本问题展开实践探索和总结,从而发现专业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将其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效融合,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化职业素养教育,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

(三)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专业态度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围绕促进健康、预防疾病、身体恢复、减轻痛苦等内容展开教学,其中必然会涉及护理事故的处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医者思想的养成、医患关系的把握以及护理伦理的规避等多种思想政治内容。将课程思政融入基础护理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从而形成积极的专业态度和系统化的思想认知。

三、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教师是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的主导者,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讲话精神的直接参与者。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将自身定位从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育人的实践者,明确基础护理学的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知识技术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并依此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方法。

例如,高职学院可以制定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邀请课程思政专家进校讲座,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与奖惩制度等方式,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在自我审视中总结基础护理学的教学目标,并不断进步。

(二)利用有效工具,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开始运用一些现代化的工具以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基础护理学也不例外。例如,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教学中,概念图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学生高效记忆基础护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技巧,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政内涵,在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中提升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基础护理学中关于出院护理的课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概念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出院护理的理念、出院护理的方式和目的、出院护理的程序等医学流程和健康教育、关注患者情绪、与患者沟通、回访患者恢复情况等思政内容逻辑清晰地绘制出来,提升课程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快速建立。

(三)挖掘思政元素,提升整体水平

基础护理学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专业教师要善于挖掘,以提升课程思政的整体水平。第一、挖掘爱国主义元素,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比如,在介绍全球新冠疫情的护理情况时,教师可以重点讲述我国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的爱国壮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二、挖掘职业素养元素,增强学生的专业态度。例如,在讲解儿科护理的相关理论时,可以联系盛锦云“割股之心”的典型事迹,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第三、挖掘生命关怀元素,养成关怀病患的“同理心”。教师可以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站在病患的角度看待护理工作,形成关怀病患及和谐医患关系的良好局面;第四、挖掘科学创新元素,培养开拓创新精神。例如,接生之前必须洗手以预防产褥感染这一护理学理论,就是一位匈牙利产科医生坚持科学探索与创新的结果,也由此推动了现代消毒技术的进步。

(四)结合思政目标,设置关联专题

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过程中,专业教师可以结合思政教育的目标,设置关联性的课程专题,鼓励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展开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的专题讨论,激发学生的竞争性和进取心,深化思政教育的成果。

例如,针对抗击新冠疫情中涌现的诸多优秀的护理人员,教师可以设置最美逆行者的专题,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相关事迹,在专题讨论中更好地理解护理与生命健康的关系,感受护理学崇高的社会价值和健康使命,从而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护理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融合。

(五)营造课程氛围,健全思政环境

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是一项长期性和全面性的工作,一方面需要在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中进行全方位的贯彻与融入,打造全面的课程思政体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渠道的建立,营造浓厚的课程思政氛围,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和思维价值观。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一些护理行业的动人事迹,将关于护理的名人悬挂于教室,通过校园广播宣讲名人事迹和举报专题演讲比赛等方式,营造浓厚的课程思政氛围,健全思政教育环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和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六)组织拓展活动,加强深度融合

除了在课堂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外,高职院校和教师还应积极组织相关拓展活动,以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基础护理学专业的深度融合。在素质拓展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和理解护理学中的思政素养,也可以主动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以符合学生特点的视角提升拓展活动的思政教育实效。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文章或诗歌诵读活动,感受不辞辛苦为人民服务的护理职业素养,也可以自发组织“志愿护理走进老人院”等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执行,全方位感受护理的重要性以及能够为生命健康带来的帮助。

结束语

基础护理学中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教育工作,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理论内涵和应用价值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总结和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高效推动基础护理学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为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足准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涛.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基础护理学专业教学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4):195-197.

[2]甘纯,周颖航.基于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研究——以基础护理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14):152-153.

[3]任柳,沈军,简平,何庆莉.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20,17(07):62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