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伊日桂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孔家学校,028015

摘要:分析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具体方法,尝试提出了优化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丰富音乐课堂教学情境、加强音乐课堂互动教学这三项措施。小学时期是学生积极生活态度、健康心理品质培养的关键阶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价值,加强小学生自信心理、表现心理、创造心理以及协作心理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小学生未来的良好生活与学习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健康心理;发展策略

小学音乐教师需要重视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价值,基于班级学生心理发展实际需求,进一步创新改革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丰富音乐课堂教学情境,有效增强小学音乐课堂活力,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落实其自信心理、自主表现与创造心理、协作心理等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助力学生的长远发展。音乐对人的情感、心理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创新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价值,能够为小学生未来长久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

一、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加强学生自信心理培养

(一)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丰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应用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自信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立足班级学生自主探究实践需求,结合具体音乐教学内容,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让更多学生在自主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吸收音乐教学内容,锻炼音乐应用能力,逐步提高学习自信[2]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音乐《红蜻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清晰播放音乐《红蜻蜓》的演唱音频,鼓励学生认真倾听,感受音乐节拍,并通过拍手或拍打桌子的方式将歌曲的完整节奏表现出来。从而有效发挥班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受能力,提高其音乐学习成就感。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演唱音频、自主分段教唱的形式,促进班级学生对歌曲的演唱学习,并鼓励学生个体、小组或集体演唱,丰富学生的歌曲演唱形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增强班级学生音乐学习体验,提高其学习自信。

(二)加强音乐课堂正面教学评价

加强教学评价,是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增强学生学习自信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小学音乐教师需要重视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音乐教学内容、参与不同音乐教学实践后,积极组织班级学生展开自评、互评,并加强对班级学生的综合性、积极性评价,充分锻炼班级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促进学生对自身课堂学习情况的清楚认知,促使学生积极发现自身的优势,切实发展班级学生的自信心理[3]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音乐《拔根芦柴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歌曲中的切分音、附点、十六分音符等音乐节奏以及下波音等音乐知识内容、学习演唱歌曲《拔根芦柴花》后,积极组织班级学生展开评价活动,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再现班级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引导学生回忆、反思自身在课堂中的具体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表达自身的亮点表现以及部分学习问题,锻炼班级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教师也可以积极组织班级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互评,鼓励每个小组的学生对小组其他成员或其他小组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学习观察、评价身边的人和事。最后,教师还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自评、互评,对每个学生的整体课堂表现进行正面性评价,积极表扬学生的亮点表现,并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期望、给予改进建议,从而促使班级学生收获更多成就感,落实培养班级学生的自信心理。

二、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情境

发展学生音乐表现与创造心理,丰富、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情境,是有效改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氛围,吸引班级学生音乐学习注意,激发其音乐表现、创造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立足班级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特点,结合具体音乐教学内容,有效利用多种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情境,进一步增强班级学生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一)创建音乐教学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创新

有效设置一些教学问题情境,是调动学生探究欲,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紧贴班级学生的音乐学习需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微课视频等技术手段,在教学课堂上适当创建一些具体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班级学生的好奇心,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其自主思考,有效锻炼班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音乐《左手右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歌曲《左手右手》,引导学生边听歌曲边用手拍打节拍,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结合语言描述,为学生创建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创新思考,从而有效焕发五年级学生音乐创新的热情,促使更多学生积极进行交流表达、创新思考,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

(二)创建音乐教学故事情境促进学生自主表现创造

故事是小学生课堂学习所喜闻乐见的重要元素,也是有效调动学生自主想象创造兴趣的重要素材。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小学音乐教师需要重视结合学生的音乐自主探究学习需求,有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更多音乐故事元素引入教学课堂,合理创建一些良好的音乐故事情境,促进更多学生自主发挥想象力,自主创新音乐表演形式、创造新的音乐内容,有效锻炼班级学生的音乐表现与创造能力,落实其自主表现与创造心理的培养。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音乐《七个小兄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认识歌词与节奏、学唱歌曲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Do-Xi这七个简谱的卡通人物形象图片,并播放音乐之声的音频,辅助引导学生自主发挥想象,鼓励其结合歌曲内容联想出这七个小兄弟之间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分享。然后再将Do-Xi这七个简谱的卡通人物头饰发到学生手中,鼓励学生自主发散思维,有序展开音乐故事表演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促进其音乐自主表演创造。

三、加强小学音乐课堂互动教学落实学生协作心理培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判定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加强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还需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心理。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小学音乐教师还需要重视加强音乐课堂互动教学,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协作教学等教学手段,切实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不断互动学习音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丰富音乐学习体验,逐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有效实现在促进学生音乐教学内容高效学习的同时,切实促进小学生音乐鉴赏与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落实小学生协作心理的培养,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音乐教学实际,不断创新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小学生音乐探究学习的热情,丰富小学生音乐学习体验,落实其自信心理、自主表现与创造心理、协作心理的培养,确保实效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溪.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8):158-159.

[2]谢飚英.如何利用小学音乐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84.

[3]杨富平.关爱学生 关注成长——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的联系[J].明日风尚,2019(1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