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高金波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第一中学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这门课程本身存在显著的抽象性、复杂性、理论性特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尤其是面对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诉求。基于此种情况,新课程下迫切需要教师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在课余时间花费时间和精力深入钻研课程教材,采取有效举措不断创新和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深化物理知识,最终完成对物理知识的高效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实验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一)并未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采取怎样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虽然新课改下明确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但当前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依然束缚在“应试”教学理念下,过分关注物理知识传授,认为物理实验可有可无。在这种教学理念下,物理教师常常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集中在理论知识传授上,甚至牺牲物理实验教学时间开展理论知识教学。长此以往会导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逐渐陷入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二)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

面对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物理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必须要对教材上的实验内容进行重新设计,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但在调查中发现,物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实验内容按部就班地开展验证实验。然而,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模式性、滞后性,阻碍了实验教学价值的发挥,难以满足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三)留给学生亲自展开实验操作的条件不足

在物理核心素养的视域下,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观察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但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高中物理教师由于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给学生留有的实验时间比较少,致使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机会并不多。

二、高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一)树立正确的物理实验教学观

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学观念的变革。面对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对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形成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观念。

(二)优化演示实验教学模式

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时,演示实验是其构成要素之一,通过有效的物理演示实验,可促使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对抽象、难以运用语言表达的物理概念、规律进行直观、形象的展示,促使学生在深刻理解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物理观。若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优化实验教学模式时,必须要结合一定的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利用相关的物理实验仪器等,给学生进行充分的实验演示;也可以带领学生进入物理实验室,亲自体验物理实验。但并非所有学校都具备相关的实验教学条件,部分物理教师在开展演示实验时,常常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面对这一现状,为了优化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就可以灵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引导学生在虚拟的物理实验环境中观察和分析物理实验,从而达成高效学习的目标。除此以外,对于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还需教师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可指导学生在分组亲自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实现生生互动;也可以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指导学生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则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不断提升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重视物理实验方案设计

以往,物理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按照教材上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验证。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难以真正发挥学科自身具备的教育价值。若要扭转这一局面,对实验教学予以创新、优化,还需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对物理实验方案进行重新设计,促使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最终落实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由于物理实验方案设计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必须要熟悉和了解实验器材,并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明确物理实验的步骤。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物理实验方案之前,必须要关注学生的个人能力、实际学习特点,还应给学生提供明确的设计方向,使学生在明确的实验方案设计目标指引下,结合一定的理论依据提出猜想。接着,要指导学生结合已经学习的物理知识及以往的学习经验,对问题进行匹配,最终形成最佳的物理实验方案设计思路;最后,实验方案的确定,明确物理实验流程。具体来说,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时,实现了知识、理念和思路的整合,也促使学生在物理实验设计的过程中,激发了自身的创新意识,落实了物理核心素养下实验教学目标。

(四)深入挖掘开放性物理实验

面对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高中物理教师还应关注实验教学的开放性原则,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开放性实验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思维品质等。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物理教师可从学生活动、实验题材选取两个方面入手,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开放性物理实验方案。首先,教师可对教材中的物理实验进行改进,可以对教材中“无法实现”的物理实验进行改进,促使学生大胆提出改进意见,使学生在开放性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完成对物理知识的高效学习。其次,物理实验的开放性还体现在物理实验活动形式上,可以突破传统实验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现状,将物理实验设计在课后生活中,引导学生在课余生活中的物理小实验、小制作中,感悟物理实验的乐趣,并在实验操作和思考中,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再次,开展家庭物理实验。面对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实施开放性物理实验教学时,还应在课堂教学之余,积极开展家庭物理实验,将其作为物理实验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在家庭物理实验学习中,激发自身的物理实验兴趣,提升自身的物理综合素养。基于此,高中物理教师应指导学生准备一个家庭物理实验笔记,定期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易于操作的家庭物理实验课题,引导学生在课下利用家庭中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落实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效果并不如人意,阻碍了实验教学价值的发挥。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演示实验教学方案、指导学生设计物理实验方案、开展开放性物理实验、创新实验教学手段、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增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使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庞莉.高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55):117.

[2] 周晓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学周刊,2021(23):87.

[3] 张秀娟.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9):161.

[4] 邹凤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策略[J].中学理科园地,20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