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

哈风萍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宝库乡中心学校   青海西宁   810102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也不断的改革创新。分层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重点阐述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相关措施,从而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也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做好的铺垫。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分层;措施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更加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在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分析,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落实其中,从而更好地优化数学教学目标。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作业当中有更多的收获,从而达到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中往往存在过于重视数量,但是轻视质量的问题,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教师和家长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认为学生在学习当中只有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但是这种思想方法事实上是错误的。数学本身逻辑性相对比较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在教育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往往会采用题海战术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练习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内容。但是在分层作业的设计当中,却很少能够考虑到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这样就导致作业设置本身的目的性不够强,也不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二、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实践策略

(一)做好精心预设,精心设计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的设置分层作业,要注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相对比较活跃,这就需要教师要能够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再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同时,符合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改变传统一刀切的方式,更不能仅仅依据教材为载体,而是要能够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作业分为不同的层次。同时,在作业当中,数量也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设计。如在基础类型的分层作业设计中,要能够引导学生利用已知条件去解决问题。在提高类型的题目当中,可以融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在调查类型的作业设计当中,可以设置一些相对比较复杂的以及发散型的作业内容,引导学生在作业当中分析总结,从而深化对知识的认知。另外,教师在对分层作业进行设计时,要能够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只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基础类型的作业内容即可,而对于综合素质比较强的学生,更多的会鼓励学生以实际体验的方式参与到最当中,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训练当中真正的有所收获,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其中,从而达到提升作业训练效果的目的。

(二)创新分层作业,提升实效性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时,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准确的提升学习的效果,从而达到对学生数学素养进行培养的目的,以往机械单一的方式并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通过分层作业设计的形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在学习当中的潜力,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可以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设置灵活的任务,让学生在目标的引导下融入到分层训练之中。如在完成作业时,可以先完成内容比较少,相对比较简单的内容。如果课堂上表现的比较好,也可以适当的减少基础训练的题目,多挑战一下自己,提升学生在作业当中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作业当中具有成就感,从而更好的发挥作业所具有的作用。对于综合素质相对比较强的学生,注重设置实践性的作业内容,让学生观察在实际生活当中是否包含数学作业,帮助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认知。创新分层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给学生带来一不同样的体验,同时,在分层作业的实际当中,也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学生参与到作业当中的兴趣,以此达到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展示作业分层,让学生有所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能够达到对知识进行巩固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所存在的恐惧和畏怯的心理,也能够缓解学生在数学作业完成时的敷衍态度,让学生掌握更多适宜的学习方式。对于不同层次学生所完成的作业,教师往往也会有不同的语气。为此,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时,也要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如对于基础类型的学生来说,可以针对每一个学生,可以展示作业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应该怎么修改?之后又应该怎么做?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让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在互帮互助当中真正的有所收获。

(四)做到减负,强化分层效果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刚进入学习的状态在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而如果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比较感兴趣,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而如果学生不感兴趣,则有可能产生抵抗的心理。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分层作业的设计中,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作业内容。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不可给太大的心理负担。要尽可能地提升学生在学习当中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作业之中。如在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相关知识内容时,对于基础相对比较偏弱的学生来说,可以设置一些基础性的题目,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掌握达到对知识进行巩固的目的。而对于学习水平比较好的学生,则要注重强化对知识的应用。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更好的帮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当中有所收获,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语

总之,在当前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采用分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的知识学习之中,更多的感受的作业当中的乐趣,也能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作业当中有所收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要不断的探索分层作业设计的相关措施,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晓婷.小学数学课前练习及分层作业设计与实施[J].第二课堂(D),2022(06):36.

[2]翁翠英.合理分层,让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更合理[J].天津教育,2022(16):71-73.

[3]沈友娟.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例析——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05):80-82.

[4]蒋雪琴.关于小学数学课内分层作业的设计策略思考[J].考试周刊,2022(19):71-74.

[5]纪晓静.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实践与研究[J].教师,2022(1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