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浅水交替教学方法在少儿游泳训练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9
/ 2

深、浅水交替教学方法在少儿游泳训练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杜鹃

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大学体育学院    邮编:430056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主要教育内容。游泳作为我国体育运动的一种,其对于少儿的成长有着较多的好处。随着暑假的到来,有越来越多的少儿开始参加游泳训练。为此,在少儿游泳训练中,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尤为重要。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加强对少儿游泳知识的普及,以及增加游泳馆设备的投入,确保少儿能够安全训练。本文就探讨深浅水交替教学法的同时,在少儿游泳训练中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深浅水交替教学;游泳训练;教学方法

随着季节的更替,每逢炎热的暑假,少儿们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水中嬉戏,而游泳这项运动也自然而然的成为少儿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目前,大多数家长在暑假期间都会送孩子们去游泳培训班学习游泳,但是由于少儿对高过自己的水域有着先天的恐惧心理,为此,在游泳训练中,首先从浅水区域开始进行训练,当少儿们基本掌握游泳技巧后,在进行深水区的训练,其效果会更佳明显。本文采用实验训练法,通过对比深、浅水交替教学,浅水教学以及深水教学这三种教学方式,实验出哪一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1.实验对象

选取本年度一所暑假游泳训练馆中36名少儿学生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

2.实验方法

第一步:实验对象均为本年度暑假游泳训练馆的少年学生,最小年龄7岁,最大年龄13岁,平均年龄(8.02±1.25)岁,将少年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各12人。A组采用深浅交替教学,B组采用深水教学,C组采用浅水教学。

第二步:设置实验周期,实验教学周期设定为12天,每天一节课,每节课时90分钟。

第三步:1)开始实验前,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首先需要对实验对象进行学习前的基础检测,确保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水平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2)在游泳教学方面,由三名教练游泳教练同时进行教学,为确保教学质量的一致性,需要保障三位教师不论在教学年限,还是在教学经验方面都大体相同。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方案实施教学,除了在教学方式上可保持不同以外,其他在课时、器材等方面均保持一致。3)在测试方面,可采用单盲法进行测试,测试人员由本次研究人员担任。主要的测试指标主要为蛙泳基本技术评测以及游距评测。

3.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

3.1 实验的实施和组织

安排各组的教学内容[1]。在本次实验中,教学时间为12天,每天课时90分钟。A组采用深浅交替教学:在刚开始熟悉水性时,在浅水区教导少儿学习蛙泳腿和呼吸练习,当少儿逐渐克服恐惧水的心理后,同时,能够正常使用蹬蛙泳腿时,转入到深水区进行学习,先巩固蛙泳腿技术动作和呼吸练习,在学习其他新的游泳内容,直至少儿完全掌握蛙泳技术动作后,在深水区域进行最后的学习测试。B组采用深水教学,每个教学环节均在深水区域开展,同时在深水区进行最后的学习测试。C组采用浅水教学,每个教学环节均在浅水区域开展,同时在深水区进行最后的学习测试。

3.2 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

实验结果:1、在历经了为期12天的游泳实验教学后,对三组少儿的学习成果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为25米蛙泳[2]。实验结果显示,A组约有80%左右的少儿完成了25米蛙泳,B组约有60%左右的少儿完成了25米蛙泳,C组约有47%的少儿完成了25米蛙泳。从结果上分析,A组完成25米蛙泳的少儿更多,这说明,A组较之于B组和C组,少儿能够更快的掌握蛙泳技术,说明深浅水交替教学法要优于单一的深水教学法和单一的淡水教学法[3-4]

实验结果:2、在测试25米蛙泳过程中,根据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分成ABCD四个等级进行评级:A级动作规范,流畅度高;B级动作能够较好的完成,协调性较好;C级能够完成技术动作,但是缺乏协调性和流畅性;D级动作不协调,玩法完成技术动作。根据评级标准,得出相关结论:A组约有60%的少儿达到了A级评分,B组约有40%的少儿达到了A级评分,C组约有33%的少儿达到了A级评分。这说明,在少儿游泳教学中,采用深浅水交替的教学方式要优于单一的深水教学方式和单一的浅水教学方式。

实验结果分析:在少儿阶段,少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同时神经的抑制和神经的兴奋,其均衡性不强,如果长时间的在单一的环境下进行体育运动,很容易导致注意涣散,精神无法集中,为此,在短时间的教学里,少儿的学习能力更强、更快,较容易掌握体育运动中的技术动作[5-6]

深、浅水交替教学法,通过变换教学场地,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场地,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能够极大的提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让少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足够的新鲜感和注意力,从而降低学习过程中的乏味感,进而提升少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少儿能够积极的配合教师开展学习,最终提升教学效果[7-8]。相较于高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少儿属于较为特殊的群体,其对于水的恐惧心理更强,为此,在游泳学习过程中,其更容易表现出对水的强烈恐惧。而在游泳教学中,浅水区的少儿明显比深水区的少儿的怕水心理要弱很多。为此,在开展游泳教学时,首先从浅水区开始,让少儿在浅水区域熟悉了水性和周边环境后,在逐渐走向深水区,更容易克服怕水的心理,从而更好的适应深水区的学习

[9-10]。而这种深浅水交替的教学方式,相较于以往单一的深水教学法或者单一的浅水教学法而言,更能提升少儿学习游泳的效率,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时间,进一步加快了游泳教学的进程。在暑假期间,由于学习游泳的少儿较多,而游泳教练员较少,无法满足少儿的游泳学习需求时,就可以通过深浅水交替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仅能够降低少儿的怕水心理,还能够降低少儿学习游泳的危险性,进一步提高游泳教学的安全性和教学质量[11-12]

在通过实验后,我们发现A组少儿的蛙泳技术掌握情况和蛙泳游距离明显要优于B组和C组,这充分说明了,在游泳教学中,采用深浅水交替教学法,比单一的深水教学法或者单一的浅水教学法更有优势,能够加快教学进度,提高少儿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由此可见,深浅水交替教学法优于深水教学法和浅水教学法。

4.建议

首先,在游泳教学中,采用深浅水交替教学法,能够有效的弥补单一深水教学法和单一浅水教学法的缺陷和不足,有利于帮助初学游泳的少儿更加快速的掌握游泳的相关技能。但是,在游泳教学过程中,教练员要注意浅水和深水之间的交换时机,不可过早或者过晚的进行场地的变换,从而影响深浅水交替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若过早的进行场地变化,会导致部分少儿未完全熟悉水性,未完全克服怕水的心理,这时进行深水学习反而会加剧少儿的恐惧心理,导致少儿无法静下心来进行学习;而若过晚的进行场地变化,会导致少儿的学习热情消退,即便更换了场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也难以在让少儿的学习热情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大大降低了游泳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此,在游泳教学过程中,教练员要根据少儿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深水和浅水的教学交替[13-14]

其次,在暑假期间,参加游泳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年龄在七岁到十三岁作用的少儿,其对于水的恐惧心理较为强烈。为此,在游泳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深水和浅水的交替教学,能够为少儿的心理建立一个缓冲和适应的阶段,让少儿现在浅水区域熟悉水性,在转移到深水区域学习游泳的其他技能,能够大大降低少儿的恐惧心理,同时也能进一步降低游泳教学的危险性。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少儿学习游泳的效率,也能降低游泳教练员的工作压力,进一步提高游泳教学的质量和效率[15]

最后,在开展深浅水交替教学的过程中,教练员要掌握好交替的时机,根据少儿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由于每一位少儿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都有所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一些学习能力较快,心理素质较好的少儿,提前在深水区进行熟悉,在返回浅水区进行巩固,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加快部分少儿的学习进度,还能够为其他学习能力较弱的少儿树立榜样,激发其内心的勇敢,更容易缓解少儿的怕水心理。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少儿游泳教学中,应用深浅水交替教学法,能够最大程度上缓解少儿畏水的心理,让少儿能够在浅水区熟悉完水性后,在前往深水区学习相关的游泳技能,极大的提高了游泳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更加符合少儿学习游泳的步伐,大大提升了游泳教学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邓斌. 深,浅水交替教学方法在少儿游泳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 体育视野, 2021(15):2.

[2] 郑思思. 深水与浅水交替教学在暑期儿童游泳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1(2):2.

[3] 刘方可. 探讨游泳教学训练中的核心力量训练[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 10(10):2.

[4] 杨万红. 青少年游泳教学和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2021(2018-3):36-37.

[5] 段瑞林. 游泳教学中对初学者进行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家参谋, 2020, No.655(10):302-302.

[6] 倪麟. 军队院校游泳教学训练手段的科学化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 10(26):3.

[7] 牟玥, 林晓菊, 樊玲,等. 青少年游泳教学训练模式的现状分析与革新[J]. 拳击与格斗, 2020(4):1.

[8] 布伦特·S·拉什尔, 彭华译. 关于青春发育前期儿童游泳教学与训练基本原则[J]. 游泳, 2022(1):5.

[9]满明辉, 范影影, 刘聪. 定向教学法在少儿游泳出发台出发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风, 2021.

[10]于诚. 少儿游泳教学中"恐水"心理的成因及克服方法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 10(18):2.

[11]姬晓鹏. 学龄前儿童初学游泳教学方法研究[J]. 营销界(理论与实践), 2020.

[12]徐美园. 青少年在游泳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分析与教学方法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0.

[13]刘紫佩. 少儿游泳训练特点及方法研究[J]. 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 2021(8):1.

[14]石力. 浅谈少儿游泳"呼吸"教学[J].  2021.

[15]刘晓, 刘长彬, 荣雪. 高校游泳课程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探索[J]. 灌篮, 202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