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浅析初中物理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

蒋佳鹏

常州市滨江中学   江苏常州   213127

摘要:物理是一门融合自然现象、科学规律和思维过程的综合性学科,基础阶段的物理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还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初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需要创设高效的问题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推动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问题情境;初中物理;创设

问题情境教学法即由问题作为中心,让物理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一类教学方法。在物理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高效完成现阶段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与教师完成共同互动。教师应了解到物理问题情境创设与学生学习的本质关系,借助这些情境的创设过程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调动。善于创造多样化的物理教学情境,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创设启发性问题情境

照本宣科是传统物理教学模式中的一大弊端,物理教材逻辑性强且内容繁杂,倘若学生在课上稍有走神便难以跟上课堂进度,长此以往便会消磨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其物理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转换教学观念,消除教学障碍,通过循序渐进的启发式问题教学,从学生感兴趣的某个知识点出发,以抽丝剥茧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走进物理。

例如,在“光的反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常见的现象出发,询问学生:“当我们在镜子中看到别人时,那个人能不能在镜子中看到我们呢?”有学生回答“能”,也有学生持有反对观点,在这种思维交锋的时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就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入“镜面反射”的知识讲解。而后教师可以再次提出疑问:“当我们看到投影仪的屏幕上发出光亮时,能不能说这是镜面反射呢?”这样教师就能从“镜面反射”的讲解过渡至“漫反射”,让学生的物理思维得到有效转换。启示性问题情境多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能够让学生在思考中进行思维迁移,也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物理。

二、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下,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兴趣的关注也日渐提升。通过趣味性问题情境打开物理教学的大门,既能营造高效的物理学习氛围,又能助推学生提高主动探究的物理思维。

例如,在“杠杆”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杠杆原理有深刻理解,教师可以在班内选择一名体型高大的男生和一名体型相对矮小的女生,让其分别站在门外和门后,男生在教室外推门,女生在教室内顶住门。这时候教师可以发问:“男生能不能轻松把门推开呢?”多数学生会认为两人体型差异大,男生肯定能把门推开。而后教师让学生在门轴处尝试推门,学生会发现男生很难将门推开。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好奇心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教师可以趁此机会再次发问:“究竟是为什么小力可以抵挡住大力呢?”借此问题,教师便可带领学生探究杠杆原理的相关知识,更明确地了解到“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的内在物理原理。探究源于疑问,疑问则多来自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其深入探究的热情。

三、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未雨绸缪和精心设计是应用问题情境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物理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资源的引入,科学合理创设问题情境需要和初中学生的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不断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提升知识储备,发展物理思维能力。初中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不够全面,反观物理是一门重视思维和个人理解的学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度解析和培养学生的能力,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大大提升,最重要的是有生活学习经验的辅助,初中学生理解起来会变得容易很多。整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问题融入生活中的相关物理现象之中,不断加强、深刻理解,从而取得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压强》内容时,教师可以分析影视作品中的经典动作“胸口碎大石”,利用多媒体为初中学生展示其画面,直观观察到表演者胸口放着重达200斤的石块,用锤子猛烈砸向石块,人安然无恙、石块破裂,这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原理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初中学生会进行思考以寻找原理和科学解释,压强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改变受力面积后压力得以分配到受力面改变了其力学结构,从而得到了“胸口碎大石”的现象。初中学生深入实际生活学习和掌握物理原理现象,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

四、创设实验问题情境

物理学科跟语文学科、数学学科等最大不同就是,大部分的物理定理、规律都是在反复的实验当中得到的,物理实验可以说是物理学科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没有实验作为验证与支撑,物理学的发展将会大大受挫。所以,教师在为初中生进行物理知识讲解的时候,也要在最开始就让学生们意识到实验对于物理学习的重要意义,告诉学生们无论是学习前人留下的物理知识成果还是今后自己进行物理相关知识的探究,就要借助实验的方式进行。在应用问题情境法的时候,我们把实验跟问题融合在一起,先提出一个猜想,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并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方式进行问题研究。

例如,在学习《升华与凝华》的时候,因为“升华”“凝华”的过程并不像“融化”“蒸发”现象看起来明显,所以就会有很多学生对此物态变化过程感到疑惑,无法区分这两种物态变化的特点。所以,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需要使用实验进行验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近距离观察“升华”“凝华”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实验在密封性良好的玻璃瓶当中放置少量的固态碘,并且对玻璃瓶进行微加热操作。通过加热操作,学生们就会发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了碘蒸气。这个过程就是“升华”的过程。当学生停止加热后,碘蒸气也并没有出现液化的现象,而是附着在瓶上形成固态的碘,这个过程则为“凝华”过程。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的方式验证了“升华”“凝华”现象,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增强初中生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在课堂中也要做好问题情境的引入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探索,提升自身的问题能力,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进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J].数理化学习,2021(12):4.

【2】赵子隽.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