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组织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一日生活组织与实施

张丹丹

广东省深圳市石岩顺益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主要是从早上进园开始到放学回家,其中进行的早间操、吃饭、喝水、午睡,这些日常活动,还有在幼儿园里进行的游戏、校园课堂教育活动、课外活动,这是幼儿园里的一天之内发生的事情。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需要经过细心的组织策划,才能保证幼儿的一日生活有序展开,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一日生活;幼儿园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概念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指从幼儿入园到离园,园中对幼儿一天的生活做出合理安排,餐饮、午睡时间、上课与吃饭时候的盥洗、幼儿上厕所、整理玩具书本以及床铺、打扫卫生、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组织幼儿做游戏、上课教学等。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主要是生活、学习、游戏、体育四类。

老师准备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大中小班幼儿的各自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幼儿绘本的选择、游戏的难易程度、户外活动时间长短,都是保教中应当注重的地方。做好幼儿玩具、用品的定期消毒擦拭,保证干净整洁。幼儿在课桌上看图书的高度,调整在一尺左右,看书时间给幼儿进行计算,注意幼儿的疲劳度的积累,很多好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这些都是要老师注意的小细节,不能只在教学上下功夫,对学生身体的爱护也是保教的一部分。运用多变的教学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对于事物拥有很强的好奇心,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进行集中性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会幼儿体验情感,一步步循序渐进去学习。

二、一日生活的组织原则

合理的生活常规是幼儿顺利展开活动、愉快度过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基础。在生活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过多的限制或放任自流的行为都是不适宜的做法。生活常规制订的目的是使幼儿达到自我约束而不感到外在的压力,自由自在又不扰乱集体秩序。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合理的常规,坚持一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应当分析生活常规的合理性,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清规戒律”,在常规的制订和管理中适当放开手脚,从精细化管理转为教师管理与以幼儿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晨间活动和餐后活动放手让幼儿自由支配时间和活动类型等。

三、一日生活的实施策略

(一)幼儿入园

幼儿入园了,老师和保育员一起做好室内外的卫生打扫、整理工作,迎着幼儿的到来,有礼貌的问候,教会幼儿也礼貌地回礼,清点人数,及时问候没有到的幼儿,了解情况。进园前给每位幼儿进行体温监测,问候家长关于幼儿的状况,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入园后听老师指挥不乱跑耽误全班小朋友时间,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

(二)餐饮活动

餐饮活动也是幼儿园中的必备活动。保教结合中,在饮水上,让幼儿了解喝白开水的好处和喝各种果饮、汽水对身体的危害,让幼儿意识到喝白开水才是对自己身体好这回事。喝水的时候自己独立用自带的保温杯接水,轻拿轻放,排队打水的时候不要打闹插队。还有在进行完户外活动,身体还处于运动状态下不要马上喝水,等平静些后再喝温水,也不能喝凉水。这些小细节都是老师对幼儿的身体进行保护教育,同时教育幼儿长此以往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幼儿园餐前,一般会朗诵些“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这样歌颂劳动者的诗词句,教导幼儿不要浪费粮食,能吃多少就添多少饭,做到不浪费。用餐前介绍今日菜品、功效和营养,鼓励幼儿不要挑食。不催促幼儿快速吃饭,幼儿把饭菜掉地上不要批评,与幼儿说,这些都是厨房阿姨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下次一定要小心,不要掉到地上。让幼儿去和打菜阿姨道个谢,再给幼儿添饭菜。在吃饭的过程中严厉批评幼儿会导致幼儿造成心理阴影,以后很长时间吃饭战战兢兢,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老师不但要培养幼儿正确使用碗筷,养成积极向上的饮食习惯,更重要的是关心幼儿的心理状况。

(三)午休环节

幼儿园都有午睡的屋子和小床,除了保育员和老师带领学生领取自己的小床,还要让幼儿们自己摆放枕头、脱鞋子摆放整齐,睡觉时候安静,不要乱动,别磕到碰到床脚,开始睡觉了就不要大声说话,打扰其他小朋友休息。午睡醒来,起来自己穿衣服,老师组织一些穿衣小游戏,比赛班上哪位小朋友先穿好衣服,叠好自己的被子。穿衣儿歌唱起来,让幼儿跟着歌声自主穿衣服。培养幼儿自主穿衣、睡觉起来整理内务的能力,在家起床也渐渐学会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整理床铺。

(四)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要保证教学与游戏时间适当进行,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幼儿在园中获得的多重体验、感官操作,都是为了幼儿的全面发展,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开拓视野。小中大班的教学分层进行指导,遵循幼儿的成长轨迹。选择合适的幼儿绘本进行有声阅读,多重材料的绘画课程、古诗词朗读、各种有趣的课堂展示,各种节日时,与家长进行亲子活动,体验节日的意义以及有趣之处。保教并重,关心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予以辅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五)户外活动

室外活动包括:早操、体育锻炼、游戏、散步等。老师在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之前,一定要提前检查运动器械是否安全,滑梯玩具有没有损坏。幼儿出去前,穿好运动衣、运动鞋,出去带好水瓶,渴了及时补水,注意好幼儿的身体情况,做好应急处理准备。对幼儿进行运动注意事项的提醒,培养幼儿运用正确的方式运动,做好安全教育。

幼儿每天的室外活动时间一定要保证在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运动前做好拉伸动作,防止幼儿在活动跑跳中造成肌肉拉伤。准备丰富的游戏活动项目,集体小排球、丢手绢、羽毛球、乒乓球之类的,教幼儿半个小时让幼儿自己练习,留出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老师一定要看紧每个幼儿,保证幼儿们的安全。还可以定期举办户外拔河比赛、乒乓球小比赛、跳花绳之类活动。让幼儿在保教结合下的小规模竞赛中培养竞争意识、初步的体育精神,还有幼儿的运动精神、运动知识的吸收。

(六)离园

离园时要引导幼儿和帮助幼儿收拾好个人物品,放到小书包里;再收拾好最后一节课用过的东西,整理放置到它们该在的地方,有始有终,用完了放好;把自己座位周围的垃圾收拾一下,扔到垃圾桶里去。排队带领幼儿出园,安全送到家长等候区,接待家长面带微笑,回答家长对自家孩子的问题。送完孩子后,打扫环境卫生,做好一天的工作总结,在日后的一日活动中更好地进行幼儿教育。

结语

总之,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要学会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这样,才能巧妙地利用这些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让一日生活变得灵活而有趣。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钱影倩. 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策略研究[J]. 新智慧,2018(24). 

[2]孟青. 提高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 科幻画报,2019(12).

[3]周彬男,王春燕. 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与组织的思考——基于教育人类学时间观视角[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