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入新课  “妙”出兴趣——探究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巧妙导入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巧”入新课  “妙”出兴趣——探究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巧妙导入的策略

黄旭

(兴义市泥凼镇中心小学  贵州兴义  562400)

一部好的电影,精彩别致的开头能扣人心弦,让人产生非往下看不可的强烈欲望;一堂成功的课堂,新颖别致的新课导入,会让人觉得兴趣十足,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欲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可见,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其导入环节是很重要的。在新课导入中要出新招,要出怪招,要出学生感兴趣的招,才能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注学生的眼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小学音乐也不例外,也要讲究新课导入的巧妙,导入的艺术。好的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审美倾向。为此,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就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巧妙导入的策略探究如下。

一、巧妙复习导入——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新知

就小学音乐课程本身而言,他仍是作为一个科目而存在的,因此音乐教师需要关注到相关知识的教学效果问题。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书可以在一堂课的开头先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和学生一起复述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必要情况下还可以一起哼唱上一堂课中播放过的曲目,让学生的思路逐渐返回到音乐课堂的模式中来。接着,教师可以逐渐引入这一堂课要讲的内容,简要概述其与上一堂课内容的基本关系,让学生明确知识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建构起一个基本的知识架构。

新的知识都和旧知识往往会有很多内在的联系,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新课导入法。如:在欣赏钢琴曲《牧童短笛》的新课导入环节,我引导学生将他们学过不久的歌曲《我们的田野》进行了复习,同时配上了田野里美丽景色的视频,快结束时,屏幕中出现了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手拿短笛的画面,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新课内容《牧童短笛》上来了。

二、巧妙图片导入——直观展示,从抽象中引出新知

小学生更喜欢直观的画面,合理使用图片可以将抽象变得具体。先让学生欣赏一幅或几幅图画,老师再根据新课内容进行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直观的形象性思维,因此小学音乐课堂中也可以利用一些直观性的展示模式进行课堂导入,其中之一便是图片导入模式。教师可以在课堂地前一部分为学生们展示几张图片,并让学生先描述图中的内容,接着教师开始引进这一堂课的知识大纲,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回顾自己的描述,并将图片与音乐只是做一个联系,这也就将抽象的音乐概念具体成了一种画面效果,更有助于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记忆。在下一堂课的回顾环节里,就可以通过图片的回忆来引出知识的印象。如《小白船》一课,先出示这课的挂图,让学生欣赏画面,再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位小朋友坐在船上要干什么?小船怎么会在天空中呢?这样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了歌曲学习之中。

三、巧妙情景导入——勾勒印象,导入新课节奏

小学生可塑性强,他们不光喜欢新奇直观的画面,更喜欢参与一切娱乐活动。在教学中可根据新课内容,充分利用音乐、视频、环境布置、道具等元素创设情境,烘托气氛,使学生进入角色,犹如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睹其事,从而陶醉在这情境之中,使学生兴趣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表现欲望是音乐教师要尤为注意的,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需求进行相关知识情景的模拟。例如民歌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几位学生先展示一些经典唱段,从而让其他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类型,从而在脑海中构建起一个基本印象,接着紧跟教师的导入节奏,同时结合之前的情景来理解相关知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也达到了利用情景来到如课程的目的,让学生们在参与中感受音乐的生活化,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的广泛性。

四、巧妙视频导入——片段欣赏,引入新课教学

现代化的教学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大大地得益于现代化科技的引入,在小学阶段就有了多媒体设备的参与,这也就使教师的课前口头描述环节脱离原始的抽象化和苍白,而刻意具体化到一种直观的效果。学生也可以在这过程中感受知识的直观效果,不再拘泥于单纯的课本平面化印象。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播放,从而导入相关课程的内容。如在进行爱国音乐的相关内容讲授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红军长征的相关片段,让学生们在这种情绪状态的驱使下进入到学习之中,更好地感悟音乐的时代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播放了片段之后让一些同学来谈谈他们的感受,在课前就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保证学生们的状态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导入内容之中,从而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课程内容讲解和音乐片段欣赏。

五、巧妙故事导入——活跃气氛,感染中过渡到新课

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只怕不抵抗》《卖报歌》等歌曲时,我就把这些歌曲的背景故事,配上一些相关的视频辅助教学,孩子们的思绪被拉到那个硝烟弥漫、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们的情绪十分激动,迫不及待地想学唱这些歌曲,既深化了思想教育,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六、巧妙谜语导入——活跃氛围,表演中带入新课

  猜谜语是少年儿童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应当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喜好,根据歌曲内容或题目设计有趣的谜语作为课堂导入。如在教唱《小燕子》一课时,我问同学们: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向南去,春天回来早,猜一猜它是谁?谁能上台表演一下它的样子?学生顿时就来劲了,课堂气氛随即活跃起来,同时还进行生动形象的表演,教学效果非常的好。

  七、巧妙表演导入——高涨热情,模仿中进入到新课

小学生喜欢上台表演,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在舞蹈、声乐、器乐方面有专长的学生。老师根据新课内容的需要,在学新课前让学生上台进行即兴表演,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振奋学习精神,更能够对所学新课加深印象。如在教《大河之舞》一课时,我邀请了几名参加过踢踏舞《课间十分钟》表演的同学表演踢踏舞,同学们一下子就爱上了踢踏舞,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竞相模仿,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八、巧妙直接导入——语言幽默,直奔主题入新课

这是音乐教学中最直接、最简洁的导入方式。但是如果过于直接,就会显得单调、缺少趣味性。所以,教师应当在措辞、语气、表情等方面生动形象一点,再加上一点小幽默,来弥补吸引力的不足。

九、结语

总之,小学音乐新课导入的巧妙方法还有诸如节奏导入法、歌词导入法、旋律导入法、音乐形象导入法等等。新课导入的方法不是孤立的,各种方法一般都在交叉使用。我们在选择导入方法的时候应当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将多种导入方法进行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黄峻.试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J].黄河之声,2014,(15).

[2]徐霎,刁惠军.对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06).

[3]钮苏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0,(12).

[4]郭文丽.激发小学音乐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03).

[5]黄峻.试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J].黄河之声,2014,(15).

[6]张珊珊.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J].音乐时空,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