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点亮英语作业这片“天空”---浅谈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用“艺术”点亮英语作业这片“天空”---浅谈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黎美玲

怀集县岗坪镇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本文从趣味性、实践性、合作性、层次性、评价性五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英语教师应如何设计有效的英语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英语  作业设计  趣味性  实践性   合作性  层次性  评价性

伴随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英语教师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创新,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令人眼前一亮。然而,英语作业的布置却经常被大家所忽视。现行小学英语作业形式普遍是单纯地听磁带、朗读、抄单词等机械训练,这种机械固定、一成不变、缺少创造性的作业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挫伤学习热情,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业作为教和学的交汇点,它是学习课堂知识、发展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一项实践活动,是学生在参与中巩固、深化,形成技能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教师用来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了解实际的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现在小学生的英语作业有多少是有效率的呢?又有几位学生是心甘情愿、带着欣喜去完成作业呢?

因此,我们要改变学生作业的形式和功能,要以作业为平台,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以下是我的一些浅见:

一、注重作业的趣味性

“没有一点兴趣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语言魅力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非常神奇的作用,能变低效成高效。学生能否对作业产生并保持浓厚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形式与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鲜感。一般来讲,学生们都喜欢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形式新颖、童趣盎然的作业。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践出发,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学习不仅仅要动口动耳,而且要根据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设计出学生熟悉又有兴趣的探究性作业。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切感的作业,以生动、有趣的作业形式取代重复、呆板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们在“心动”中积极完成作业。

(一)在游戏中完成作业  

    小学生最喜欢玩游戏,所以,如果让学生在“心动”的游戏中做作业,他们会非常乐意参与。譬如:我们可以仿照“飞行棋”的游戏方法进行拼读单词训练,即将单词的中文意思设置在棋盘上,让学生来掷骰子。棋子走到哪一格,就拼读出该格上显示的单词。这个游戏在学校可以跟同学们一起玩,回家了也可以和父母一同玩。当学生在反复的训练中熟练掌握了棋盘里的单词后,便可以把原来的单词替换成新的单词,如此以来,便会使单词常玩常新、学生总有新鲜感。日积月累,他们自然受益匪浅。  

   (二)在表演中做作业  

    英语作业中都有背诵课文或者是阅读理解一类的作业。如果单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他们普遍会比较厌烦或者无法背诵。这时,我们不妨换换形式,例如,学完“My Friends”这一单元后,教师可让学生课后自由组合小组,描述他们的同学、朋友等熟悉的人物,并在课堂上表演出来。学生在完成这个作业时不仅锻炼了口语,而且在表演中自然运用了语言。在上“My Home”这一单元时,可让学生提前预习,画出书中所描述的房间。而完成这个作业就必须熟读课文才行。这样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同时,也能在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和动手操作中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记得一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莫过于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因此,不难想象,以上这些趣味性浓厚、贴近生活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就像一份份礼物让学生跃跃欲试,不仅能让学生在趣味盎然中复习所学知识,还能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并进行创造性学习。 

    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生动、有趣的作业令人神往。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践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切感的作业,让学生们在“心动”中积极完成作业。 

  二、注重作业的实践性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应是单纯的模仿与记忆,而应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知识和技能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从不同角度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究、互动合作为主的作业。

    (一)“采访”型作业

  “采访”型作业是指学生询问别人的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该作业既能帮助学生运用所 学知识, 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例如,在学习了“ What’s your favorite … ?  What’s in your … ?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 等句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来询问教师、同学、父母、邻居等等,并做好统计,填写结论。这种调查型作业,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活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生活”型作业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语言实践活动。譬如,当学习有关儿童节、教师节、母亲节、圣诞节,新年等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时,可让学生自己制作英语卡片,各显神通,自由发挥,并通英语朗诵、英文表演等形式体现出来。另外,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英文标签。于是,在学习了祈使句后,便可让学生摘抄生活中常见的英语,并读给父母、同学 和老师听,如,“ No smoking!(禁止吸烟!)No climbing!(禁止趴树!) ” 等等。在学习了一些家具、家电单词后,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英文标签,并贴在相应的物品上,如 “ light 、computer 、teacher’s desk ”等。又例如, 在学习了人体各部位的名称后,教师可让学生画一个机器人或是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甚至大胆想象,勾画出一个外星人,然后用英语标出其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在学习了“Numbers”后,让学生积极搜集自己家里有关数字的一切信息,包括:手机号码、邮编、门牌号、车牌号、宿舍号等等,并用英语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这样做,不仅可以复习单词,锻炼学生的英语书写能力,还可以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

实践证明,倘若教师能够从不同角度出发,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操作为主的探究性作业,灵活地、创造性地给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机会,就一定能够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盛艳萍 “改革课外作业, 延伸任务型课堂教学”,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6     

3. 何建灵“开展英语课外教学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 2004.

    4. 张志远《儿童英语教学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 陈玮;;倡导小学英语作业个性化[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6. 潘伟英. 小学英语开放性作业的设计[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