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融入生活——小学生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将数学融入生活——小学生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徐瑾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41中学     830028

摘要: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比较普遍,其不仅是解决生活问题、认识生活现象、总结生活规律的工具,更是引领人们思维、理解、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而对于正处于认知起步阶段的小学学生来说,由于其在抽象思维、数学理解、分析能力等的发展上依然不够充分,以致生活化数学教学策略的构建,便更为贴近学生的身心特性与认知实际,且更利于数学教学实效性、丰富性、延展性的强化。基于此,教师在落实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与设计时,应本着“将数学融入生活”的原则,来加强对生活化数学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究。结合数学教学中涉及的重点内容、难点知识、关键问题等,做好对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生活化问题的设计,生活化实践的引入。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机会与空间。让其在各类生活化活动、资源、素材等的驱使下,选用最为直观、具体、形象的方式开展数学学习,来激发其数学兴趣,以更好引领其数学综合素养的塑造。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很强,而小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不够成熟,且可塑性很强。这便导致其在数学学习中,往往会因为理解不充分、认识不到位、感知不深刻而极易陷入认知倦怠,其数学兴趣的培养、数学潜能的开掘、数学素养的塑造等,势必会面临巨大挑战。这使得将数学融入生活,通过生活化教学导向的确立,来实现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培育,必然更具现实意义。同时,就育人定位而言,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更是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全面遵从,且必然更利于教学实效的增强与育人模式的创新。因此,教师应以切实构建生活化教学策略为铺垫,来加强对数学教学中相关生活资源的开掘、生活活动的构建、生活问题的确立。使看似抽象、复杂、深奥的数学原理、公式、概念等,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至学生视觉,来激发其学习兴趣,拓宽其认知视域。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的驱使下,选用更为鲜活、丰富、形象的方式参与数学学习,来培育其数学认知能力,以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小学数学中的很多抽象原理、复杂公式等,均源自研究者对生活现象的深层次挖掘、验证、解析,来实现对其抽象化加工与归类。而生活情境的创设,则可无限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且对于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魅力、内涵、价值的能力培养,也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理论解析时,应以切实开发、借助、利用各类生活素材为依托,将其更为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入学生视觉。让其在情境内开展分析、探究、思考,来激发其数学兴趣,以进一步丰富其认知体验,来实现对学生认知视域的切实拓展。同时,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就其所对应的生活现象、实物等,进行适度加工、整合、改造,以情境化的途径引入课堂,来指引学生在情境的刺激下,选用不同方式开展观察、体验、感知,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以促进其数学思维与理解能力的更好发展。例如,在开展“认识图形”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教材中所对应的多种数学图形,在学生对其获得初步感知后,让其来自主找出教室内所对应的图形实物,来创设生活化情境。在学生找完对应图形后,接着引导其拿出画笔,尝试画出所找到的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对其涂上不同颜色,来直观展示这些图形的构造。以借助生活化情境的引领,来实现对学生抽象思维与数学感知的培养。

二、引入生活化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全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的开展,除了应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思想、方法外,更应注重对其兴趣的激发、潜能的开掘、习惯的培养。而生活化问题的引入,则可使学生的数学认知慢慢由感性向理性迁移,以切实促进其数学思维与理解能力的升华。因此,教师应以生活化问题为引领,多为学生创设更多在生活中理解数学内涵、解决数学问题、把握数学本质的机会。使学生在生活化问题的启发下,灵活驾驭对比、分析、推理等数学方法,来找出最为简单、科学、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于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促进其数学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而且,生活化问题的引入,还可切实提升教学设计的深度、广度、效度,而学生在问题分析、判别、思考中所获得感受与理解,也更利于其对课内所学的逐步内化。例如,在开展“百分比”教学中,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铺垫,引入生活化问题:小华去超市买外套时,商家在搞活动,一件8折,两件6折。小华花了210元买了两件相同款式颜色不同的衣服,那么请问一件衣服多少钱?借助这一问题,组织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开展解析,提出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并结合教师的指引,促使其获得对“百分比”内涵的理解,来助推其理解能力的强化。

三、构建生活化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数学

很多小学生的性格普遍活泼好动,且好奇心很强,其更希望在一些自己所喜欢的生活化活动中体味数学之魅力、认识数学之本真。而生活化实践的设计,则切实遵从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特性,且势必更利于数学教学实效的增强。因此,教师在运用生活化策略开展数学教学时,应多加强对一些生活化游戏、展演、操作等活动的构建。以促织学生在手脑并用的同时,来实现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复杂公式的解析,来助推其认知潜能的开掘。同时,还可通过对生活化实践的落实,来增进学生的课堂互动,以更好调动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来提升其课堂存在感与参与度,为生生间的研讨与分析,师生间的探究与争辩而搭建平台,来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以深层次培育。例如,在开展“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教学中,可在课内引入长方体纸盒、正方体魔方,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分析其两者构造差异中,让学生将自行动手制作对应的长方体与正方体,在完成制作后,测量其长、宽、高,接着将其展开,来推导其体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借助生活化实践的构建,来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加深学生对数学内涵的理解,以切实引领其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四、结论

总之,将数学融入生活,不仅可切实拉近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且对于学生的兴趣激发、潜能开掘、素养塑造等,也具有积极作用。而且,面对多种生活素材的驱使,生活活动的刺激,生活问题的启迪,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数学、找寻数学、感知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必然会得到切实调动,这也自然更利于其生活化认知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活化学习意识的形成。同时,因为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引领,数学教学的开展形式自会更加多样、丰富、生动,这也必然更利于数学教学生命力、感染力、吸引力的强化,且势必更利于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深层次塑造。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数学教学指导时,应以深度构建生活化育人生态为铺垫,来加强对教学内容、目标、要求、定位等的精准解析,在此基础上做好对生活化素材、资源的开发,生活化活动、项目的设计,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将数学与生活有机衔接、深度融合起来,来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与育人措施的变革与创新,以据此更好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来助推其认知认知能力的深层次、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晶晶.将数学融入生活——小学生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14):87-90.

[2]费敏.运用生活化策略,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2(01):103.

[3]梁策.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研究,2021(06):105-107.

[4]左彤.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J].读写算,2020(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