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有效性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有效性路径研究

邱燕,曾士东

                   (昆明文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摘要: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关键后备力量,推动大学生综合发展,对促进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推动大学生综合发展过程中,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必要,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前提,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体现。新形势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应紧随时代环境、形势任务、育人环境的变化而转变工作内容方法及理念手段,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有效性

在新的形势背景下,国家发展对综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等院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创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发挥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与突出政治优势,强化思政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培育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培育其成为国家建设发展所需的综合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议,旨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1、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得益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当代大学生思想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且爱国意识较强烈。但受到多元意识形态、不良诱惑日益增多及思想工作开展方式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不难发现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思想存在问题。首先,表现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主要原因是受到当今社会多元意识形态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存有崇尚功利主义的倾向。具体来看,仍有部分大学生对党的历史与理论体系缺乏了解,甚至是不愿意了解,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存疑。还有在政治立场方面,容易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在重大社会事件与舆论热潮中表现出现立场不坚定,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煽动和蛊惑。此外,在个人追求上,奉行功利主义,不谈奉献意识、为公精神,社会责任感与集体意识严重缺失。其次,表现为自律自爱意识及进取奋斗精神不强,受到互联网文化的冲击,许多大学生将时间与精力都放在打游戏、刷微博、刷抖音上;在生活上,还有的学生会在网络平台上关注、传播低俗媚俗的信息,价值观念逐渐扭曲;有的还因追求虚荣、相互攀比,而参加套路贷、裸条贷,陷入到经济泥潭中无法脱身;甚至为了寻求关注、博眼球,不惜以违反道德节操、法律法规为代价,逐渐形成了一种失去敬畏、玩世不恭的不良风气;加之当今社会人才竞争逐渐加剧,一些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竞争时,会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在面临挑战时选择逃避、轻言放弃,没有勇气与魄力攻坚克难,本质上为缺少必要的进取精神与上进心。

2、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及有效性的建议

2.1  构建全链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要想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及有效性,高校应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至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全链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体可从以下这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发挥校园主阵地作用,并联通线上线下。一方面,高校要牢筑自身“主阵地”作用,积极引导教师、学生回归课堂,并在增强思想政治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方下足功夫,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工作同行上下,将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要着眼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思想,有效发挥出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推动线上与线下联合,除了要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行上下以外,也应积极推动思政课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积极开发推广精品网课、微课、党课,通过正能量视频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供给,发挥互联网优势的一面,提升思想教育的效果。

二是联通校内与校外,实现思政教育全覆盖。学校方面,发挥主阵地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家庭方面,注重言传身教,教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育品德,通过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扣子。社会方面,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思政教育网络,以良好的家庭氛围与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2.2  构建协同多元的育人队伍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构建协同多元的育人队伍十分必要。

首先,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所谓传道者,应先明道、信道。高校应注重加强教师这一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让教师在思想上有自觉性,能深刻认识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以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应始终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在品行上表现出“自律”,遵守师德师风,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真理感召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做锤炼学生品格、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领人。

其次,深入挖掘校友资源。校友与在校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及行为方式等方面有天然的亲近性,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高校可通过邀请社会各行业的优秀校友担任课程兼职教师、实践指导教师、论坛讲座嘉宾等,通过增强在校大学生与校友的交流,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也能增强育人的实效性。

最后,引导学生自治。高校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认清时代的责任使命,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同时也要坚持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治,深刻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特征,发挥学生自治的主观能动性,由此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补充。

2.3  以问题为导向,发挥先进典范示范引领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多开展,应抓住当代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关键,精准施策,强化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要发挥先进典范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弥补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一方面,广泛开展调研研究,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特征及思政教育需求,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强化科学理论指导,教师言传身教,提升思政工作亲和力与针对性,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与情感心理培育,帮助其解决现存的思想问题,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积极弘扬先锋事迹,如黄文秀、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等青年模仿代表,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2.4  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与要求,创新工作方式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与要求,积极创新工作方式,以提升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其一,紧贴时代,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优良的校风与学风,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育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构建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让大学生思政教育与时代紧密贴合。

其二,因势利导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社会重大时节,创新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重大活动庆典中,如学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军训、运动会、校庆等重要活动,组织开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活动。抓住各种思想信息与教育时机,及时介入。

其三,运用时事热点,特别是善于利用国内外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媚洋外,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看到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提升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

结语: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从多层面、多维度地围绕学生进行,深刻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构建多元化协同的思政教育体系,积极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式,紧密贴合时代,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切实发挥思想工作的作用,助推当代当学生健康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昕月.网络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1(06):36-37.

[2]李远洲,李艳.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思考[J].吉林教育,2021(08):95-96.

[3]赵丹,汤定德.“互联网+红色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措施探究[J].山西青年,2020(12):34+36.

作者简介:邱燕,助教,主要从事高校行政工作及应用写作教学工作;曾士东,主要从事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