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

周勤芳

田阳区民族中学 广西百色 533600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地区教学资源变得极为丰富,也融入了先进信息技术,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就以当前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教学质量而言,大多数老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普遍较低,面临着信息资源严重不足局面。基于此,分析当下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所面临问题,并提出有效改进策略,希望尽最大限度切实提高老师教学水平。

关键词: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措施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对老师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加强教育信息化水平能力的提升,这对于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率有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不仅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也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现状

硬件设施作为信息化建设重点环节,在当下贫困地区整体配备方面基本实现每间教室配备一台计算机,在部分学校还配置有投影仪。考虑到宽带速率以及设备的稳定性问题,到目前为止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依然还是使用,早已被市场所淘汰的五类网线,即使已经实现千兆光纤接入,实际上还是在享受百兆网速,因此在网络传输速度方面,根本就没有实现实质性的改善。对于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方面仍然处于空白状态,绝大多数仍然都是使用全国通用的管理系统,并没有建立起适合本校的课件、视频等资源服务平台。最后,教学氛围不佳贫困地区的中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部分老师受传统思想观念束缚,并没有对教育信息化有着较为全新认识,从而对课堂教学质量会带来明显影响,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策略

1.迎接挑战,转变思想观念

贫困地区中学老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普遍都比较低,基于多年教学思想以及传统观念,尤其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对于其认识依然停留在表面,导致不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信息化技能培训当中。在提高认知的基础上,更加需要了解到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广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自觉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化教学当中,才能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收获知识,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作为老师有必要通过其他途径以此提高教学能力提升的方法,才能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能够为整个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平时就需要积极做好对于老师培训工作,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帮助他们了解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以及相关辅助软件的使用。此外,在平时还需通过技术等措施分析教学案例,以此提高信息化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才能为学生创造多元化学习环节,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积极营造良好信息化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不佳其结果就容易导致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也不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信息化教学训练中,这对于后期的教学推广工作必然会带来极大阻碍因素,更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因此为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教学质量稳步发展,在切实提高广大老师信息化教学认识的基础上,更应当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从实际情况出发营造良好氛围。

比如可根据当前学校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教学规定,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明确具体实施方案与目标,才能有效回避问题的产生,并能够更好地执行下去,不至于让相关计划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学校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此保障老师课堂教学水平能够得到相应提升,在另外一方面则需要加大宣传其积极作用,才能够让更多老师参与其中,从而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最重要之处则在于必须要建立公正公平教学评价机制,能够让所有老师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以便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为进一步确保各学科信息化教学稳步发展,可设立奖惩激励制度,以此提高一线人员工作积极性。

3.不断提高老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面对科技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切实提高教育信息化能力,对广大贫困地区学校而言,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直接开展培训工作。虽然在目前大多数中学老师都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然而对于相关教学辅助软件以及多媒体设备功能的运用,以及对教学设计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显得不够扎实,在整合能力上也存在明显欠缺,因此就导致实际应用能力普遍比较差。因此在加强培训的过程中,要着重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一般而言则是采用案例教学,可笑老师讲述一些取得成功的例子,然后再进行培训活动过程中,就需要与学科教学紧密联系。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应当着重强化内容的针对性,这样才能够让每个学科老师都能够充分体会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优势,灵活地应用到教学当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还需要不断丰富素材,比如图片、视频,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注意力,凸显学生在课堂主体地位,才能够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将心中的想法阐述出来,不仅能够更好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4.不断拓展教育信息化资源获取路径

一般而言,对于城市地区中学而言,基本都是通过自建教育信息化资源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扩充。然而由于成本高昂,对于贫困地区的中学而言则是显得有些不够现实,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就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有助于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成本,更能够不断丰富信息化资源的内容。比如在某个贫困地区,在某所中学无法承担网上阅卷系统的情况下,可以联合其他有实力的学校共同组织考试,联合购买该系统,不仅降低了开支,同时也提高了阅卷效率。而这样的优势也会让更多的学校加入,不仅丰富了资源库,同时也促进了信息化建设。此外通过构建远程协同模式,能够让发达地区中学能够向贫困地区提供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及极为丰富的资源。不仅能够极大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够推动教学理念以及模式和内容等相关方面的革新力度,比如“翻转课堂”以及“微课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模式,都能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能够激发学习积极性。能够对广大师生视听感官进行全方位信息刺激,不仅增强了师生互动效率,更有助于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早已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动贫困地区中学教学事业蓬勃发展,有必要着重加强对老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才能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辅助教学的重要性,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中学教师,就应当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转变落后教学思想,注重新理论新技术实践,争取成为具有时代气息老师。

参考文献:

[1]宣小红,石邦宏,纪效珲,马世洪.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实证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1,(09):123-129.

[2]刘思琪.贵州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导师:谭俊英.贵州财经大学,2021.

[3]管培俊,刘利民.加快建设教育专网 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J].中国科技产业,2021,(03):48-49.

[4]李佃志.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的策略[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5,(06):70-71.